服务社会:高校学报的主导价值追求
2010-01-15王启和
王启和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的窗口、园地、桥梁,这已成为主管者、主办者、编辑出版者、行业管理者乃至受众的思维定势。在笔者看来,高校学报首先是社会传媒,在履行社会传媒职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体现窗口、园地、桥梁的功能。近年来,高校学报在学术期刊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名刊、名栏、名文在学术期刊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这些学报或学报栏目、文章发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取得了服务社会的较大效益。由此,高校学报究竟是学校的工具,还是社会的传媒,学校主办与社会需求是否应该对接,如何对接,应成为高校、高校学报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将使高校学报在办刊理念、工作思路、运作方法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进而提升其价值。
一、服务社会科技学术文化需求,是高校学报的首要职责
自 1906年《东吴月报》创刊以来,高校学报一直保持着内向性办刊传统;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基于对传统和政府现行规章的解读,许多高校学报践行着学校的窗口、学校的园地、学校的桥梁理念,从编审标准、采稿范围、栏目设置及至彩封、插页登载的学校信息,无不透发着宣传本校、展示本校的立足点。随着办刊实践的深入,对这种内向性 (或称校属性),有人主张固守传统,也有人建议调整,还有人认为这是高校学报价值偏低的根本原因所在,应予革除。
有学者认为,“学报发表的论文,应以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学报的作者也应是本校师生。这就是学报的内向性”,“高校学报的内向性也决定了不同高校学报的特色”。①王岳昭:《对高校学报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宁夏大学学报》2000年第 2期。这种解读性表述的思想基点是内向性应予坚守。而在有些论家看来,内向性“虽然可以充分体现本校的学术水平,但受稿源制约,很难保证刊物的整体学术质量”,应当适度放开稿源限制。②陈淑娴:《高校学报的作用分析及科学定位》,《编辑学报》2006年第 2期。还有学者针对高校学报的内向性和局限性带来的问题指出,高校学报“不应该局限于本校小圈子,不应让它们仅仅是作为本校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而应站在更高的层面”,“改为高校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从而去除内向性。①杨丽君:《高校学报的作用及其办刊模式的改变》,《中国建设教育》2007年第 9期。
上述意见,反映了高校学报性质与功能研究的下述见解:一是高校学报必然具有内向性或校属性,高校主办学报,如不以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将失去作为高校学报的特色。二是有些论家意识到以本校成果为主容易带来稿源的局限,学术质量难以保证,继而主张“适度”放开采稿范围,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接纳外稿的力度。三是有论者建议完全放开采稿范围,以提升期刊的社会价值。这些见解有如下研究特征:首先是抓住稿源特色讨论高校学报的特色、优势和局限;其次是从稿源角度讨论提升高校学报质量的路径;其三是在坚持高校主办的基点上,争论有限放开还是完全放开稿源控制问题。
笔者认为,稿源问题可以是我们办刊运作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从办刊理念层面看,它未必是期刊价值提升或质量提高的关键。高校学报作为社会传媒,无论采用何种稿源,都必须确立服务社会为先理念,而不应立足于宣传、推介学校,立足于展示学校风貌,使之成为谋求社会对学校好评的工具。从办刊运作看,办刊质量的提升,除稿源问题外,还有策划、审稿、编辑加工、校改、传播等方面的问题,运作全程质量评价的根本标准是社会标准,而非学校标准。至于将高校学报办成高校主办的社会化期刊的主张,笔者难以认同,如此践行,这种期刊将远离高校学报范畴,失去高校学报的本质特征。高校学报的价值提升,关键在于它在坚守高校主办,坚持内向性、学术性、综合性、公益性、非赢利性原则前提下,打造服务社会的特色,与时俱进地展示服务社会的特色。
任何面向社会公众的传媒都不可能在社会体制和机制外存在,高校学报亦然。用活动论的观点考察高校学报的社会存在,可用下图给予概括描述:这一图示,至少有以下意义需要关注。第一,高校学报的活动主体主要是主办者、编辑出版者和读者,他们是高校学报产生价值的直接行为主体,稿源或作者的意义只有通过直接行为主体的活动,才能产生价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社会的监管者、高校学报的主管者、中介组织充当的评判者也参与办刊活动,但不是直接的、最具价值意义的期刊生产者。第二,活动主体总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开展活动,他们应该走在社会的前沿,引领科技学术文化,但不可能超越社会历史提供的条件。活动是一个无限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并在总体上呈螺旋式发展状态,其质量随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第三,高校学报存在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需求,主办者的办刊宗旨和愿景应基于社会需求来构建。
从学报与受众的关系看,受众接受科技学术文化,其基本动因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需求,受众的需要折射着社会需要,期刊的社会价值,只有通过受众对期刊的接受并将接受成果带入实践才能实现。基于学校狭隘的需要办刊,必将削弱高校学报的社会性,使之与社会需要错位。社会对科技学术文化的需要,是高校学报存在与发展的原动力,高校学报应遵从这一规律,始终把服务社会放在首位,否则将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
高校主办,使学报拥有了组织保障和人财物保障;特定高校的学术队伍,为学报准备了作者队伍和审稿人团队;各高校的专业、学科、课程特色,是高校学报特色生成的基础,其价值性、可持续性,是学报服务社会效能和效度的前提,是办刊质量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反之,如果某高校学报办刊质量不高,说到底,是这所高校办学水平不高,是这所高校知识创造能力不强、服务社会效能低下的表现,其教育教学质量也容易遭到质疑。
高校是以知识传播、知识创造、服务社会为基本职能的社会事业单位,是学报的主办单位,当它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违背规律、违背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必然会表现在作为“窗口”的学报。“窗口”透发的这类问题,实际上是高校办学问题的表征。一所能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大学,应该具有至少办一种学报的能力,即应具有在多领域从事知识生产的能力,可持续生产的能力。以高校学报的“内向性”为逻辑起点,论析问题、探讨对策,漠视了高校学报性质、特点、功能与社会需求的相关性,遮蔽了主办高校的办学水平对办刊质量的影响。高校学报办刊质量存在的缺憾,主要不是稿源的局限性所致,而应当从多方面探讨原因,其中最应当审视的是,主办者、编辑出版者是否确立了服务社会为先的理念,是否把这一理念切实体现在办刊活动中。
二、高校学报可以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服务高校建设
在办刊理念上,高校学报必须把服务社会放在首位,否则,高校学报将失去作为社会传媒的意义。还应该看到,服务社会并不排斥主办者在这一过程中获取某种回报,尽管这种回报往往不是货币形态的及时的回报,不是市场交换模式的回报,但学报服务社会的积极效应对学校品牌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对学校的持续发展能产生积极影响。
高校学报服务社会是“利他”,服务学校建设是“利己”,两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利他”是行为目标,“利己”是可以期待的结果,如果颠倒了行为目标与行为预期的关系,难以使社会利益与学校利益得到统一。有的院校按“经营”思维管理学报,在期刊“审批制”背景下,学报的公开出版权容易被视为学校的可“经营”资本,这些院校总是希望学报给学校带来某种现实利益。如主办院校给学报下达评优任务、参评核心期刊任务、影响因子指标任务等,这些任务的下达,不排除其间有某些合理成分,但以评优、评核心期刊、提升影响因子为主要目标的办刊活动,主要是以“利己”为核心的活动,并非是以社会服务为主导的活动。当代中国学术期刊的评优和某些社会组织的核心期刊遴选,其标准、程序、结果等方面是有待商榷的。我们至少应该看到,不同类层的学报有不同的服务对象或目标读者,因此,评刊应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评刊方式,一刀切的做法不符合实际,其评价结果未必令人信服。“水变油”、“吃绿豆治百病”之类的所谓学术文章,影响因子一定会高,但这种高指数的影响因子,不能说明发稿期刊的办刊质量高。在这种情况下,以争取校誉,获得校益为目标的办刊活动是不符合科学办刊规律的,它无助于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所属单位,容易形成的问题是,在服务社会与服务学校发生矛盾时,学报往往将狭隘的学校利益前置。例如,在“学报是学校的学术园地”旗帜下,不讲原则地照顾内稿,从而使劣质文章得到刊发;为达到学校下达的“创收”指标,收取更多的版面费,对伪数据、伪资料构成的伪文章失察;有的学报甚至放宽了重合率尺度,降低了学报的学术品味。这些状况,异化了学报作为“窗口 ”、“园地 ”、“桥梁 ”的功能,是对校誉的诋毁,如不及时转变观念,理清思路,问题的积累将会给学报乃至学校建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高校学报如果以本校学术资源为依托,与本校办学特色培育协调发展,诚挚地服务社会,无论是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的学报,都能得到社会的相应回报,使学校与社会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高校学报服务社会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途径或方式,它的基本任务与其它学刊一样,都是为了促进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追求的是社会公益,可获取的是社会对学校的认知与肯定,进而使学校建设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多样化的支持。例如,某高职院校学报的长江航运管理栏,自开栏以来,一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由于该栏目发表的文章大多是直面现实的、第一线的管理问题,因而很少被关注学理层面研究的二次文献机构侧目,影响因子不高。但是,这一栏目得到了长江航运业界关注,它披露的研究信息,可供决策者、管理者参考,有助于推进长江航运工作。由此,学院与长江航运系统保持着互动,并开展了深度合作。以此观之,这里表现出的学报功能已不只是学术传媒,它是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呈现出以学术研究为媒,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更广泛合作。一个栏目的功能尚且如此,一种高校学报的功能更能展现它广泛的媒介意义,它既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公众传媒,又是具有主办院校特色的传媒,它在传播科技学术文化的同时,透发着院校的学术视野和底蕴,展示着知识生产的能力和特色。如果院校学术实力和特色得到了社会认可,那么,学校的课题承揽、实验室共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工作,必将拥有较好的条件。学报在这一过程中,完全可以发挥其媒介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不以服务社会为先,片面强调它是学校的窗口、园地、桥梁,那么,窗口难以为社会关注,园地构筑是为“利己”,桥梁只是教职工研究成果走出去的桥梁,这种局面将使社会与学校难以有效沟通。
有人把高校学报办刊质量不高归咎于高校学报的“校属性”或“内向性”,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高校学报的内稿比例高与它能否服务社会、能否在科技学术文化领域发挥作用、能否与社会实现有效交流并无必然联系。办刊质量低的说法,也难以得到科学依据的支持,在评刊标准、程序以及可比性等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高校学报办刊质量不高的评说难以被人接受。在笔者看来,高校学报应该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着眼发展。就现阶段而言,许多高校学报不同程度存在着把服务社会与服务学校对立起来的问题,存在服务学校优先于服务社会问题,甚至把服务学校作为唯一目标,这些现象我们应给予高度关注,观念落后、思路不清,办刊运作很难找到“利他”与“利己”的契合点。
三、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努力探索“高校主办、服务社会”的新方法
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服务社会”的学术期刊,它应当遵从社会学术传媒的基本要求,应该有高校主办的特殊性。以单个高校学报看,每一高校学报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基本作者队伍、审稿人队伍,即本校的教职工、本校的专家教授;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或优势专业、学科、课程,亦或说每一高校学报都有特殊的学术背景与稿源支撑;基于有特色的作者队伍、审稿人队伍、稿源条件,其学报应该具备构建目标读者、次目标读者、泛读者群体的条件。从高校学报期刊群看,各具特色的高校学报应该呈现多层次、多类别、全方位满足科技学术文化需要的格局。目前,高校学报的这一社会功能不尽如人意,其间有观念问题、思路问题,同时也有方法问题。
(一)充分利用主办高校特色,积极服务特定社会需要
中国的高校是有分工有合作的群体,是有层次、有类别的群体。有的院校在基础理论、源头技术研究方面见长,有的院校在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研究领域有优势,还有的院校则是直面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拥有来自“第一线”的丰富成果;有的院校侧重文史哲经管,有的院校侧重理工农牧医,还有的院校则是面向区域或地区、行业或子行业需求,打破学科壁垒,长于研究具体问题。有鉴于此,依托学校办刊的学报,应当顺应高校主办的规律,充分利用本校的学术资源,积极服务社会。
社会对科技学术文化的需求是多样的,一种学报的功能又是有限的,每一种学报的社会服务都是有限社会服务,都应根据其资源特色去寻找重点服务对象、重点服务领域。贪大求全的做法,盲目攀高的定位,既不符合高校主办的实际,又有悖学术期刊的办刊规律。高校学报的综合性主要是指它的内容范围要覆盖主办院校所设专业、学科和课程,但有重点、次重点、一般之分。作为社会学术传媒,每种高校学报应该把本校的特色成果、最具社会价值的成果奉献给社会,从而使每种高校学报都有其发稿重点,进而构成各具特色的重点、次重点和一般栏目,协同服务社会相关领域。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可以说没有科研就没有教学。一所高校要保证它教育教学活动的先进性,必须以研究为前提,高校中的重点、特色、示范专业及其学科、课程,更是科研累积的结果。高校学报以此为依托,其特色自然生成,并可以与特定社会科研需求对接。有些高校在不恰当的指标体系引导下,脱离院校实际,设置栏目过滥;忽视学术资源特色,审稿标准用学理标准一刀切;为争先创优,邀名人赐稿,拉抬身价;为影响因子提升,伪注参考文献;这些做法从长远看,对社会不利,对学校无益,对期刊品牌建设也无正面意义。
(二)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应与高校科研的多样性统一起来
有论家从传播学角度指责高校学报内容庞杂,专业性不强,受众接受不便,从而提出应把高校学报变更为高校主办的专业性期刊,按有所为有所不为运作,这一意见值得商榷。从服务社会的角度看高校学报运作,综合性、内向性并非痼疾。
学报价值来源有三个层次,一是单篇文章,二是栏目或曰文章组,三是期刊或栏目组。在单一纸媒传播时期,高校学报有论域广,但专业人士查阅不便问题。在网络传播技术成熟的时代,查阅不便问题已不存在。当代高校学报普遍采用的双文本 (纸质文本、电子文本)传播,既保持了纸质文本内容广泛、可证性强特征,又为读者提供了查阅便利。从接受现象看,公众对期刊质量的认定,更多的是通过单篇文章价值来感知,通过栏目持续展示的价值来认知,通过感知、认知的累积构成对高校学报办刊水平的总体评价。由此看来,综合性并不构成传播或服务效能偏低的必然结果。在网络传播日渐强势背景下,稿源质量、单篇文章审编校质量、栏目的策划质量应当成为编务工作的重点。如果特定高校学报的综合性与特定院校科研多样性统一起来,那么,每一高校学报的综合性都是有限综合,这有利于各高校学报和而不同,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
高校学报的采稿范围相对社会化学术期刊的确存在作者队伍的局限性问题,亦即内向性问题,我们可以采取适度放开的办法予以解决。但更应该看到,高校学报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可持续稿源,从而构成学刊体系中的比较特征和不可取代特点;学术传媒领域给予高校学报空间,是因为高校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科技学术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学报可以且已经展示了它不可替代的传媒功能。如果取消内向性或校属性,将会灭失高校学报的传媒特点,弱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高校的许多研究成果难以充分、及时地社会化。
(三)以服务社会为旨归,包容多样化的研究成果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其“学术”的含义往往被禁锢在理论层面,蔡元培先生说“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学也 ”,“法、商、医、工 ,术也 ”。①高平年编:《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版,第 41、135页。可见这里的术 ,实际上是指相对基础学科的部门科学。辞海对学术的解释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这也是说学术研究即理论研究。虽然这种意义的学术研究对人类社会实践有意义,但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或价值取向是为更高层次理论完善的研究,毕竟只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层次,一个类别。这样的学术研究不可能与社会多样化需求完全对接。
社会发展需要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有条件的高校学报就应当承担起相应责任;社会需要基础技术、应用技术,以此类研究为重点的高校学报就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社会还需要解决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高校学报就应当根据本校的科研特色,积极挖掘各种资源,组织形成相关成果,及时传递给需要的行业、地区或人群。后一种社会需求更为旺盛、急迫、量大,且需求发生频繁,更新较快,更具现实性,但它却长时间被学术传媒忽略,被高校学报忽略。
笔者认为,在当下语境中,学术研究是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技术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的自我完善。狭隘的学术研究,其价值取向往往注重国家、民族文化的积淀,充实我们的思想文化库,因而研究工作往往注重考据、校勘、订正、发掘、整理既往文献,进而进行理论分析,求得基本规律层面的结论。这一向度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向度,是以基本事实的认定与理论完善为目标的研究。这种研究倾向的缺憾在于不能直面发展着的社会需求,科研服务社会的价值难以得到直接的、直观的显现,社会还需要转化研究、直面现实具体问题的研究与之构成一个系统。从现实情况看,加大从规律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力度应当成为科技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以利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研成果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有效支持。基于这样的思考,高校学报就应该包容多样化成果。学报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但不应该排斥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技术应用报告、案例分析、专题研究综述。论文有理论的专题性、创新性、论说的系统性以及支持材料厚重等特点,应该成为高校学报的发稿重点,但我们不应该排斥以提供决策建议、管理建议、执行建议为主题的、具有研究意义的文章;也不应该排斥具有研究意义的报告事实、提供数据等类型的中介研究文章;更不应该排斥研究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问题的文章。审编文稿,应该重视文稿理论价值,但不应拘泥于理论价值,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研究文章,也应当纳入刊发范围。这些办刊观念,不仅应引起学报界的关注,更应成高职高专学报的发稿重点。文稿的文体、选题层次、研究类型、价值取向在服务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审编处理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体现了包容性的审编处理,将会提升学报服务社会的效能。
(四)基于特色的开放办刊,有助于高校学报与社会互动
综合性、内向性、学术性是高校学报与生俱来的特色,基于特色的开放办刊,有助于高校学报与社会互动,有助于提高高校学报服务社会的深度。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服务学校为中心要向服务社会为先转变;以学校资源为基础的综合性应与社会需求对接,进而形成重点或特色栏目;采稿范围应根据服务社会的需要和期刊栏目设置,有选择地接纳社会来稿;选用文章不囿于文体、选题层次、研究类型、价值取向等审编定势,应以服务社会为旨归。
高校学报服务社会的效能与服务学校建设的效能成正比,没有服务,就没有校益。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但高校主办、反映本校成果、学术理论刊物,如果解读为谁主办谁受益、服务本校成果推介,以学术理论本身为价值取向,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最初的学报的确是“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①《东吴月报 》创刊号《学桴 》发刊词 (1906年 6月),转引自宋应离《高校学报性质与功能的历史考察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尽吾校同人所能之责任”,“释校外作者之怀疑”,②《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1919年 1月),转引自宋应离《高校学报性质与功能的历史考察》,《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 4期。其后的办刊理念基于此,并有所强化。在当代,高校的办学理念及其社会性质、地位、作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所属学报的办刊观念也应发生相应变化。
有的高校把学报当作“学术争霸”、“学术争艳”的阵地,对有悖本校作者学术主张的文稿不当拒绝,对本校作者则放宽审稿尺度,使某些不达标的文稿也收编其中,这显然违背服务社会的准则。选用本校文稿可以有综合性,但要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不适合社会传播媒介刊发的文稿,可采取其它方式,在特定范围,向特定受众传播。例如,某些不具普遍意义的文稿,可采用专函、专题报告等方式给相关机构提供,或采用通报、简报、交流材料方式在内部交流。学报的综合性必须建立在为社会多领域提供科技服务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本校专业、学科发稿量的平衡而综合。在笔者看来,单期学报只发一个专题、一个学科的文章也未尝不可,关键要看所发文稿是否有社会价值。来稿尽善尽美可以是一种期待,但不是现实,绝大多数文稿或论点价值突出,或方法价值值得关注,或资料价值显著;还有的文稿或许是在政策建议、管理方法、操作技术方面有意义,或许是对解决某一问题能提供某种思路或技术研发参考,对问题的解决具有推进意义;这些文稿我们不宜按论文的一般要求去求全责备,用偏狭的学术要求去否定。只要来稿具有科研服务社会的意义,我们就应当给予肯定、扶植,使之能造福社会。
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服务社会的学术期刊,高校学报只有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才能为学校赢得校益。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内向性、学术性是与生俱来的主体特色,这一特色有助于高校学报打造服务社会特色,同时,它在服务社会方面的某些不便,高校及高校学报完全可以通过转变观念、理顺思路、探索方法予以克服。
[1]王岳昭.对高校学报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2]宋应离.高校学报性质与功能的历史考察 [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4).
[3]赵金鹏.论高校学报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 [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5).
[4]李正银、张锋、刘景昭.要对高校学报进行客观分析和正确定位[J].编辑学报,1999,(2).
[5]陈淑娴.高校学报的作用分析及科学定位 [J].编辑学报,2006,(2).
[6]刘灵芝.对高校学报在高校发展中地位作用的再认识[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7]邹惠卿.论大学学报的性质、特征及其功能[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8]佘斯勇.对高校学报定位的重新认识 [J].咸宁师专学报,2000,(5).
[9]马建华.高校学报在高校建设中的功能定位问题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