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2010-01-14王延超
王延超
中考思想品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近年来,材料分析题在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大量出现,占有较多的分值,而一些学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存在诸多困难。下面,筆者结合实例谈谈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解题技巧
一般来说,材料分析题可以分为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等类型。客观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等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能力;主观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尽管材料分析题类型多样、设题角度灵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题目紧扣实际生活,道理尽在书本之中;题目在预料之外,答案在情理之中。
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设问方向、范围。(2)答题时要抓住要点,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做到内容清楚、言简意赅。(3)要利用题中有效信息,紧紧扣住知识点从多角度分析。
二、典例解析
例1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创新为中心”。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本题属于辨析型材料分析题,注重考查主干知识。解答此题时,我们要仔细阅读材料,认真审题,结合材料和设问回归课本,找出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比较片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应提倡和发扬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例2
目前,随着使用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校园里的手机声此起彼伏。课堂上不时响起的手机声干扰了老师的讲课思路、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许多学生用手机查成语解释、英语单词等,把手机变成了“学习的好帮手”。对于上学该不该带手机,某校九(二)班同学议论纷纷,为此该班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2)假如你是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拟定班会的议程。
(3)以“合理使用手机,让手机助学习一臂之力”为题,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解析:本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解答本题时,我们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注意答题格式,联系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班会主题:正确使用手机,营造课堂氛围;让手机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等。(2)班会议程:主持人讲解手机进校园的利与弊;分小组讨论:中学生该不该将手机带进课堂;小组指定学生发言;主持人总结。(3)略。
例3感悟辉煌成就,喜迎六十华诞。
回想2008年,令人难忘,有大悲也有大喜:“悲”!“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喜”!我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共同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展望2009年,我们豪情满怀,充满希望与信心,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
为感悟祖国建设成就,迎接国庆60周年,泉州市某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手抄报活动。下图是其中一位同学设计的,现请你帮她完成相应内容。
(1)请在主题栏内,填写手抄报的主题。
(2)请在“展示成就”栏目列举两例建国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3)请在“分析原因”栏目阐述取得60周年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至少两个方面)
(4)请在“展望未来”栏目畅谈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怎样立志报效祖国。
解析:2009年我们迎来了伟大祖国60华诞。回顾建国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本题用主题手抄报形式,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发散思维能力,题型新颖别致,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行动”,综合性较强,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作答时,我们要仔细阅读材料,认真审题,明确设问方向、范围。回答第(1)问、第(2)问时,要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回答第(3)问、第(4)问时,要从课本中找出理论依据,全方位、多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