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分析

2010-01-14柯永坚朱红军肖亮生黄江玲马锦霞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内酰胺酶嗜血

柯永坚,朱红军,肖亮生,黄江玲,马锦霞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 汕头 515031)

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分析

柯永坚,朱红军,肖亮生,黄江玲,马锦霞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 汕头 515031)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临床分离的136株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及产β-内酰氨酶率。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compact及配套试剂NHI鉴定卡和V+X、V、X因子进行鉴定,用K-B法测定其药敏结果,按CLSI2009版判断结果,以Nitrocefin试剂做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136株流感嗜血杆菌中产β内酰胺酶40株,产酶率29.4%;耐药主要集中在复方新诺明(57.4%)、氨苄西林(51.5%)、左旋氧氟沙星(27.9%);对亚胺培南及头孢二、三代的敏感率达100%。结论流感嗜血杆菌有较高的耐药率及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临床上应注意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β-内酰胺酶

流感嗜血杆菌为需氧、革兰阴性球杆菌,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引起获得性感染。主要引起人类中耳炎、肺炎、咽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等疾病[1]。随着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的不断提高和其耐药性的不断上升,其致病性已受到普遍关注。因此,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和产酶率的分析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本院的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及药敏情况作了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标本为来自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的住院患者及少量门诊患者,标本主要是痰液。患者采集标本前均未使用过抗生素或使用抗生素者停药一周以上。

1.2 试剂 嗜血杆菌分离平板 (HIN巧克力平板)、HTM药敏培养基 (购自广东省江门市环凯贸易有限公司),VITEK2NHI试剂卡 (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药敏纸片、Ⅴ+Ⅹ、Ⅴ、Ⅹ 因子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标准菌株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1 菌株分离与鉴定 送检标本立即接种血平板和HIN巧克力平板,置于35℃,5%CO2培养24~48h,挑取血平板上不生长、HIN巧克力平板上生长的透明或半透明、扁平、湿润的露滴状疑似菌落做革兰染色,革兰染色呈阴性短小杆菌、部分呈球杆状、少数呈细丝状等多形态性。做卫星试验,同时进行Ⅴ、Ⅹ、Ⅹ+Ⅴ因子需求试验,根据菌落形态、染色镜检、卫星试验及因子需求试验等特点进行菌株鉴定[2]。同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compact及配套试剂NHI试剂卡进行鉴定。

1.2.2 β-内酰胺酶测定 采用头孢硝噻吩法,按照说明书操作。将Nitrocefin纸片湿润,涂上嗜血杆菌菌落,观察纸片颜色变化,变红表示β-内酰胺酶试验阳性,不变色为阴性。

1.2.3 药敏试验 采用K-B法分别进行阿奇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氯霉素、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等10种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AST试验),按CLSI2009版的试验要求和标准来判定试验结果。质控菌株为ATCC49247。

2 结果

2.1 β-内酰胺酶检测 136株流感嗜血杆菌中检出40株β-内酰胺酶阳性,产酶率为29.4%。

2.2 流感嗜血杆菌的析药敏结果见表1。

表1 68例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分布

3 讨论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寄居于人类上呼吸道黏膜,常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严重疾病,由于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性强。其所致疾病大致分为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前者主要属于外源性感染,通过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儿童;后者主要由寄居于上呼吸道的无荚膜菌株所致,常见于老人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两类感染均可引起呼吸道本身疾患,亦可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菌血症、脑膜炎、脓毒性关节炎等[3]。同时,由于环境污染、药物滥用及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多方面原因,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

流感嗜血杆菌由于自身缺乏某些酶类 (生长因子),其生长需要V、X因子的共同存在和5%~8%CO2环境。本实验室采用了英国Oxoid公司提供的因子纸片及加入了万古霉素的HIN培养基,抑制了革兰阳性菌生长,增加了流感嗜血杆菌的选择性而提高分离率。但是从以往相关报道比较[4],本院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偏低。这主要与临床取材质量和送检的时间有关,由于流感嗜血杆菌在离体后存活率低,标本应在疾病早期采集;采集后应在15~30min内送检。

流感嗜血杆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其他细菌相比虽处于较低水平,但较过去已大大提高。其耐药率的不断上升,主要与产β-内酰胺酶有关,由表1可见,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48.5%,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为88.2%,说明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机制主要是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了氨苄西林分子结构上的β-内酰胺环,使氨苄西林失去活性而耐药。本院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9.4%,而国内文献报道流感嗜血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率在2.6~45%之间[5],产酶率基本一致。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全部耐氨苄西林,可见,β-内酰胺酶阳性能预测嗜血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6]。而对头孢二、三代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达100%,临床可首选这些药物对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进行治疗。

[1]臧焕平,赖国祥.老年人流感嗜血杆菌相关呼吸道疾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2):119-121.

[2]李影林.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82.

[3]吴春凤,姜焕好,曾东良,等.2004至2005年我院嗜血杆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19(1):78-79.

[4]陈民均,谢秀丽,张秀珍,等.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的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16(4):46.

[5]李雪芬,孔海深,陈东宝,等.流感嗜血杆菌在呼吸道感染意义及耐药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72-77.

[6]朱泽航,蔡逸婷.人群呼吸道中嗜血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1):13-16.

R378.4+1,R446.5,Q939.92

A

1674-1129(2010)06-0575-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0.06.017

柯永坚,1969年3月出生,男,汉族,大专,主管技师,广东省惠来县人,长期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内酰胺酶嗜血
氨苄西林钠合成工艺研究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浅谈国产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及生产工艺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