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科学家被炸死
2010-01-13
本报驻伊朗、加拿大特约记者 包小龙 陶短房 本报特约记者 赫 晓
在美国力推对伊朗进行制裁之际,传出种种消息: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将军宣称,伊朗核问题“已到了关键时刻”,美国军方已经制定了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的计划。此外,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马苏德·阿里·穆罕迈迪12日在德黑兰北部自己家门口,被一枚放置在摩托车上的炸弹炸死。英国《卫报》报道称,这一袭击属于“罕见事件”。由于穆罕迈迪一贯支持伊斯兰革命,且是伊朗核计划重要人物,而德黑兰大学又是近期反对派一系列活动的策源地之一,因此引起广泛猜测和关注,伊朗强硬派已宣称要“揪出幕后的外国黑手”。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援引伊朗官方消息称,事发时,穆罕迈迪正准备开车上班,这时一辆停在他家旁边、绑着遥控炸弹的摩托车突然爆炸,穆罕迈迪当场身亡。伊朗国家电视台称,“目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爆炸中丧生”,这表明受害者有多人,而对于事件的动机和策划者,伊朗官方保持谨慎。《洛杉矶时报》称,尽管伊朗官方通讯社将爆炸形容为“摩托车炸弹事件”,强硬派已宣称要“揪出幕后的外国黑手”,而半岛电视台援引“可靠消息来源”称,伊朗国家电视台宣称“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幕后策划了这起爆炸”。在此前的伊朗核科学家失踪案中,伊朗官方指责美国是责任人。但美国国务院否认卷入伊朗这起恐怖爆炸。
此时正值美国政府考虑针对伊朗精英阶层实施制裁之际,美联社分析称,这里的精英是指在伊朗政界和商界均有广泛势力的伊朗革命卫队。沙特《祖国报》11日援引美国权威消息人士的话称,革命卫队占很大份额的伊朗国家铝业公司和电信公司已被列入制裁名单。美国《华盛顿邮报》也评论称,革命卫队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直接领导的军事机构,在伊朗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势力很大,这也促使美欧决心要加大对伊朗制裁的力度和范围。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2日还称,六大国周六将在纽约开会,“讨论应(对伊朗)采取什么方式和程度的制裁”。美联社称,为了将意见统一,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将于15日在马德里会见欧洲各国的外交高层。
面对制裁威胁,伊朗总统内贾德9日说,伊朗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不会作出丝毫让步。但伊朗外交部发言人11日却放软话,称伊朗已准备好就核燃料交换地点同西方国家进行讨论。法新社称,美欧各国反应冷淡,在他们看来,伊朗的这些姿态是拖延时间的“故技重施”。
美国《商业周刊》认为,更严厉的制裁也许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因为不仅中俄的消极态度让制裁难以执行,即使是西方国家,也有不少跨国企业在伊朗有实质性利益,它们也会对制裁采取不合作态度。有许多人怀疑制裁的实质意义,因为朝鲜、缅甸、苏丹和古巴遭受了多年制裁,并没有因此而崩溃。另一些人则主张转而制裁那些在伊朗开展业务的公司,迫使后者撤离,这样可以“让伊朗人知道,核计划的代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