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不可分割的历史连续性
2010-01-12邓庆坦
邓庆坦
现行的中国建筑历史分期模式是典型的三段式:鸦片战争之前为古代建筑史,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建筑史,新中国成立之后为现代建筑史。但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的前后两个历史单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性和逻辑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口号下,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浪潮再度兴起,与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运动相比,尽管传统复兴背后的官方意识形态截然不同,但是,“民族形式”继承了前者的两种经典模式,即以“宫殿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和采用平屋顶略加传统构件、纹样装饰的“现代化的中国建筑”。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在极端反常的政治气候下,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被妖魔化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阴谋,现代主义风格被贴上了“资本主义”的标签;但是,一穷二白的社会现实决定了现代主义的功能理性和经济理性原则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自发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占据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筑活动的主流。
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后,经济建设热潮带动了空前的城市建设大潮,宽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催生了建筑创作的空前繁荣。国外建筑思潮流派不断涌入,国内建筑设计市场日益开放,中国建筑结束了长期与国际建筑潮流相隔绝的局面,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新时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上海即将举办世界博览会……这一切都在宣告中国已经不可逆转地加入了全球化进程中。生机勃勃的国民经济、开放而巨大的国内建筑设计市场,不断吸引着西方建筑师的目光,他们从技术手段、设计模式、设计理念到设计手法都给中国建筑师以巨大的冲击。
北京国家大剧院、2008奥运工程等一批国家级项目的方案竞赛与实施,是世纪之交中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国际知名建筑大师纷纷登陆中国,并频频在国家重大项目方案投标中获胜。尽管这些项目从方案征集到施工过程,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但是,这些方案的最终实施昭示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主流建筑观念的转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洗礼,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各级决策者还是普通民众,对待外来文化的心态已经日趋成熟和自信。如果说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大力倡导“中国固有形式”,标志着中国官方建筑文化的重大转向,即从清末民初的崇西崇洋以标榜西化开明,转向倡导民族形式以象征民族自立;那么,以国家大剧院为开端,以鸟巢、水立方为代表的一系列2008奥运工程,则标志着中国建筑走出了近百年的“民族形式”的困扰,成为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建筑走向世界、跨越21世纪的里程碑!
《图解中国近代建筑史》
邓庆坦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定价:56.80元
(资料为重庆新世纪图书有限公司提供。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建筑馆底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