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上海世博会原创建筑案例
2010-01-12
在世博会的历史上,曾留下许多经典建筑:英国伦敦的水晶宫、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原子塔……每一个小小的场馆,不仅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和最新科技的结晶,也是当时人们对于未来建筑形式的大胆思考与探索。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一次成为全球建筑设计师竞技的舞台。本土的设计师们在这片群星闪耀的园区里有怎样的表现?当你走近世博园区里一个个原创建筑案例,可见智慧之光在此熠熠生辉。
功能与造型,孰轻孰重?
建筑形态意象无疑是世博会建筑的重要元素。上海世博园区里,西班牙馆的藤条、英国馆的触须、挪威馆的森林、芬兰馆的冰壶……无一不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与众多标新立异的建筑不同,本土设计师在世博园区的设计,却显得相当务实。
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之一的世博中心,就是一个以“功能完善”为首选项的建筑。这个以会议和接待为核心功能的建筑,没有刻意地表现自我,而以纯净的立面形式和规则的方整形态出现,落落大方。正如林语堂笔下的中国建筑“无声地叙述着自己平和的心迹,从而也暗示着自己的端庄有礼”。
英国馆
荷兰馆
荷兰馆奇特的小木屋造型
世博中心的设计师傅海聪说:“我们也曾考虑过多种方案,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现在这种简洁的连体方案。因为无论从建筑的整体性、功能联系的便捷、还是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分析,这都是最合适的。”如今,世博中心的会议接待空间沿着外墙分布,既自然地采光通风,又坐拥临江美景;每一层还有大小不一的室外露台,不仅为多样性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也增强了室内的舒适度。
另一个永久性场馆演艺中心,同样是本土设计师原创的精品力作。然而,即使是它时尚的飞碟造形,也是因功能而生。据设计师汪孝安介绍,由于场馆规模从最初的4000座调整为1.8万座,为了解决空间不足的难题,只能通过切割接地区域,来形成“借天不借地”的漂浮形态。事实上,“漂浮”的造型是演艺中心的必然选择。它借助于场馆周边功能区的上移,使下部的开放平台有效解决了各种交通空间的转换及剧场人流的集中疏散问题。
旧瓶和新酒,如何诠释?
与“平地起高楼,白纸画彩图”相比,改造老建筑要复杂得多。世博园区的所在地,原本是上海重工业厂区,遗存了二三十幢近现代建造的工业建筑。保存老建筑,将之改造成可持续更新的新场馆,也是本届世博会的精彩之一。而本土设计师在这一领域的绿色理念,令人眼前一亮。
世博园区里的宝钢大舞台,是由原来上海钢铁厂第三车间改造而来。按设计师杨明的话说:“我们放弃了最初希望积极‘赋予’的改造思路,而代之以一种更‘顺从’的设计姿态,将注意力集中到对厂房既有资源条件的调整利用上。”他们尽可能地保留原厂房建筑的结构体系,根据新的功能空间做出适应性改造,例如利用原有钢平台,搭建二层平台容纳主要功能空间等等。
小学数学的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积极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当中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正确的评价学生的情况,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西班牙馆的特殊材质
瑞士馆模型
德国馆模型
正在施工中的德国馆
同时,对宝钢大舞台的设计,也充分尊重工业建筑的历史原貌。原有钢柱、混凝土柱、屋架、钢平台表面以除锈、清洗为主,不改变原有材质与色彩;新增构件以轻质、可重复利用为原则,并通过其他的色彩与保留结构区分开,既体现可识别性原则,也反映历史的更新过程。未来,观众在宝钢大舞台里欣赏演出时,还能感受到工业场地的历史文脉。再如,庆典广场上的和兴仓库始建于1930年,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钢铁企业的历史见证物。但80年的风雨侵蚀,使之已不能为今所用。设计团队经过分析,对其中心部位植入了3层钢结构体系,通过桥体连接。与此同时,认为其面向黄浦江的牌坊式立面及交叉楼梯较有保留价值,于是经过精心细致的现场测绘,达到整旧如旧的复原效果。
正在施工中的波兰馆
庄重方正盛邀嘉宾
作为世博会期间接待各国政要的特殊场馆,作为世博建筑群的形象代表,世博中心有别于其它场馆的“万紫千红”,却带有一份独特的庄重与神秘———方方正正的世博中心到底有什么看点?
看到已经建成的世博中心,宏伟和庄重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世博中心总设计师傅海聪开门见山,就提到了它不一般的“身份”:世博中心要在世博会期间承担高规格的接待任务;世博会后,它还将成为综合性的国际会议中心,承担诸如上海两会这样的重要使命。
从浦江之畔远眺世博中心,犹如一艘巨轮正劈波前行。而其表面富有创意的片状折线玻璃外墙,更是赋予了整栋建筑物生命化的肌理。傅海聪说:“我们所设计的世博中心,应当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会议场所,而是有情感、完整的建筑体系”。
礼乐激荡、觥筹交错间,尽显大国风采。世博中心内以金色为主基调的宴会厅,面积达到了4800平方米,可容纳2000到3000人同时用餐,又能够根据不同的宴会主题进行空间分割;通过纤维塑造的天花板灯片,墙面上层次鲜明的光影效果,营造出喜庆而热烈的氛围。
“满天繁星皆夺目”的大会堂,是世博中心的又一大亮点。大会堂净高22米,平均宽度45米,长达60米,这里以后还会举办如两会等重要会议活动,甚至具备了一定的政治意义,所以设计上更多的要考虑其严谨、大气。因此,设计中高大空间与主席台浑然一体;穿孔墙面与顶板烘托出的“满天星”效果,除了隐含有“完美和谐、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之外,还能在声学效果上得到提升。
“粗看之下,或许你会觉得外部形态有点普通,但仔细看,能发现世博中心有丰富的‘表情’。”傅海聪特别提到了一个创新性的设计———通过锯齿形的角度变化,即使打开窗户,从外部看来,也不会破坏世博中心的整体感。“锯齿形”是世博中心的表情之一,到世博会开幕,人们走近世博中心细细品味,还能发现更多的有趣“表情”。
此外,世博中心设计建造过程中,特别强调了绿色节能理念,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其它场馆的表率与标杆。傅海聪认为,环保不应该只停留在添置先进设备上,而是要尽量在设计上开拓思路。比如世博中心通过减少表面面积、节能型的幕墙系统,在满足原有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达到环保需要。正因为如此,世博中心项目获得了两项很高的荣誉———国家绿色三星标准和美国建筑LEED奖。
整体与局部、外观与内质、建筑与文化、环保与经济,建筑物的各个方面都要努力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点”,尽可能地取得协调,这是傅海聪在设计世博中心时的最大体会。他说:“每一个设计方案产生,就是一个计算‘最大公约数’的过程。找到了,也就是让建筑真正达到了平衡。”
弧形墙里驰骋想象
远远看上去像一把平放的吉他,走进“吉他”,感受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
想象的森林
上海世博园中,来自奥地利蔡廷诺格鲁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师阿雷克斯·雅鲁和他的团队将以极其大胆而创新的手法,为人们带来一次奇妙的穿越时空之旅,您不仅可以在奥地利馆中用力地扔雪球,或许还能看到小鹿、小松鼠的身影。
“比在世博园中扔雪球更刺激的,是整个奥地利馆中,除了厕所,竟然没有一堵墙是传统的直立且呈直角的!弧形的、折线形的……任由您想象。”上海世博会奥地利馆副总代表穆娥透露。
此种设计,或许有着足够的理由:
夹杂着寒风的呼啸声,参观者首先进入一片崇山峻岭的山区中,由于山区中有覆盖面积达60平方米左右的雪域,人们很快就在低温中冻得瑟瑟发抖,脚下10厘米厚的积雪伴随着每一次的踩踏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耳边还不时传来雪山的崩裂声;顺手捏一个雪团,砸在墙面上,还能看见雪团飞裂的变化。
从雪山下来,森林出现在参观者的眼前,不远处一只胆怯惊慌的小鹿正飞快地向森林深处跑去,走在散发着香气的针叶树、阔叶树、莓子、蘑菇的森林里,说不定还会有调皮的小松鼠跳到你的身上,嗅嗅气味。树叶的沙沙声和各种飞禽如歌般的鸣唱中偶尔还能听见走兽发出的低沉吼叫声;在这里,参观者还可以看到树叶由于四季更迭而产生的色彩变化。
穿过茂密的森林,将来到一片水的世界,参观者可以沿河漫步,也可以玩水嬉戏,还可以看到来自欧洲中部原始森林和多瑙河流域的各种鱼类和其他动物。跨越了雪山、森林、湖泊,参观者的最后一站到了生活的家园———城市。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会在280平方米由绿、红、蓝三种颜色搭配而成的城市里欢迎参观者,从击鞋舞到时尚服装秀、从古典音乐会到国际VJ之夜,美轮美奂的奥地利不同文化将在这里上演。
“所有神奇的旅行感受中,除了雪是真的,其他都是由72个投影仪和30台电脑向墙上播放的投影的效果。”阿雷克斯说,只有根据情景需要设计墙体的造型,产生的效果才能更为真实,“我要感谢来自现代设计集团的设计师和项目管理人员,是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完成了奥地利馆的结构设计,把我们的创意转换成了实实在在的施工图。”如今,奥地利馆的建设已经进入结构施工阶段,一次中外建筑设计师的精诚合作,带来的将是参观奥地利馆时的无限惊喜。
(摘自:中国上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