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永林:心泊商海间

2010-01-11字如方

时代名流 2010年8期
关键词:凝聚力企业

字如方

入刊理由:

他勇于拼闯,快意商海,创造了一个从白手起家到势如破竹的商业奇迹;他稳抓机遇,永不放弃,成就了每一个鹰击长空、黎明破晓般的商界辉煌;他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却始终笑而不露,谱写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人生乐章。从农村到城市,他历经风云变幻、叱咤商海数载却始终“默默无闻”。他在商界,至今仍是“谜一样”的骄子……

提起“投资”一词,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感觉会是,它很深奥、很神秘,想了解和触碰,可又不知该如何走近它。

2010年11月11日的上午,在风光杂志社社长办公室,田永林董事长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与想象中略有些差别,作为一名一路奔跑、驰骋商界的企业家,田永林穿着普通,朴实无华,没有更多的修饰,但看上去却精神抖擞,言谈举止间透着企业家的睿智和坚毅。初冬的昆明,颇有些严冬的寒意,但与田永林的交流却让人感觉暖意浓浓。正式采访前,田永林与记者做了一些简单的交流和沟通,甚至还饶有兴味地给记者说点题外话,举手投足间让记者看到了他幽默风趣的一面,彼此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很多,看得出田永林是一个富有亲和力的企业家。通过简短的交流,记者对田永林和他所执掌的云南永林投资有限公司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因为他的平易近人,让我们少了些许约束与拘谨,这些因素也为接下来的采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谦和、宽厚、质朴是田永林留给记者的初始印象。没有滔滔不绝、高谈阔论,田永林缓缓道来的话语,就像幽林里传来的一曲古乐,朴实而素雅。言谈中,田永林甚至非常淡化自己的成功,他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熟悉的行业里做了一种平淡无奇的坚持,简单得不值一提。

识时务为智者

就在两年前,昆明市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2008年2月15日,在昆明市召开的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第一政绩”。昆明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在中共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开启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新局面。

任何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外来强势资本的介入,要想快速崛起都是不可能的。因而如何招商引资便成为各地各级政府极为重视而又十分头疼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自身优势尚未被外界认知、认同的地区和城市。

近些年来,招商引资一直被各地各级政府视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商人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不少商机。这本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却因为双方的供给和需求没有调到同一个频率上,以至于错过了不少机会。政府希望招来的企业帮他拉动经济发展这部大车,但是企业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于是政府会给出一些优惠条件,就像拴在牛鼻子前面的一把青草,吸引他们往前走。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小牛来说是可以的,对于一些大牛来说则缺乏吸引力。因为这些大牛考虑的不仅是今天,还有明天的青草在哪里。如果不能够告诉他们前面有一块草地,即便今天出现的青草再多,他们也很难下定决心。

政府端出来的都是很好的资源,就像放在前面的一把青草,希望这些企业家能够感兴趣,拉动所在城市或者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车。但是这些企业家感兴趣的却不只是政府手里的那一把青草。

因此,很多时候政府招商引资,一个偌大的项目却找不到一个好的大企业,在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代理公司或者代理人出来整合资源,以此实现政企双赢。

田永林告诉记者并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一栋大楼的建造决非一个公司能够独立完成,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商家厂家来供给,不同的施工需要不同的工程队来实施。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出来搭建一个平台,进行资源整合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同一个项目工程建设中,最终实现小钱汇合成大钱,小智慧汇聚成大智慧。

近年来,昆明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执掌云南永林投资有限公司的田永林来说,似乎意味着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他从中看到了商机。

商机对于创业者而言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只有具备敏锐的眼光,能够准确洞悉商机的存在,并以迅速的行动抓住它才能成就事业。但是机会往往隐藏于缥缈的表象后面,来去匆匆,创业者只有时时锤炼自己的“火眼金睛”,才能找到隐藏的金子。机遇没有注定要被谁发现,善用头脑、细心观察的人在普通的事物中就可以发现许多机遇。田永林说,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想领悟机遇的奥秘,就必须拥有对商机的敏感,有人发现了机遇,那是因为他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田永林承认虽没有“火眼金睛”,但自己一定是善于发现机遇并抓住机会的人。

田永林的超前眼光贯穿其企业发展的始终。他很早就看到了昆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宽松环境和出台的系列优惠政策,但是要真正利用好环境和政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所有人都盯着这块“肥肉”而无计可施的时候,田永林有了另类思考:为何不在政企互动间搭建一个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呢?藉此拉动昆明城市建设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时间证明这样的创举无疑是抢了潮流之先的。

田永林所执掌的云南永林投资有限公司也就是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一级开发等领域在政府与企业互动之间搭建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为政府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领域的招商引资注入强劲的热力,为找不到青草的企业寻找好的项目。

在采访中,田永林没有过多地提及这些丰富而辉煌的过往,一切似乎已尘封在他的影集里。而他始终能敲准时代的鼓点!

我们没有理由小觑这样的企业,虽然目前在云南百强榜上还看不到他们的名字,但是荣光自会刻碑铭记,相信明朝定能见分晓。

无招胜似有招

在众多外行人看来,这是个点石成金、却神秘莫测的世界;对竞争求生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个书写神话、却诡谲多变的世界——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一级开发等投资领域,一次“伯乐相马”式的合作,能带来叹为观止的回报;但倘若不幸“指鹿为马”,再多资本也有付之东流的可能。

而田永林和他执掌的云南永林投资有限公司每一次都能立足本土,总结并贯彻自己的投资理念,把企业做强做大。

田永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把企业做强做大需要一个有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人来实施。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必须具有善于思考善于抓住机遇且有很强的大局观、很强的判断力、很强的策划能力的素质。朴实无华的田永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原则是密不可分的。他是一个善于博纳众长的人,他的睿智和超前的眼光是令人叹服的。靠白手起家的田永林,遇事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常理做事,总要领先别人一小步。在他的意识里,务实的元素无处不在,他不停地寻找和利用时机,不断寻找下一桶金。因此,田永林的成功也就成为必然。

能取得成功的人,决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历长期准备,深思熟虑待机会到时果断地采取行动。田永林的商业天赋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当他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时,那些审时度势、开创先河的系列举措反倒不足为奇了。

从农村到城市,从腥风血雨的江湖再到热浪滚滚的商海,田永林经历了太多的悲喜。悲喜过后,淡定下来的便是田永林的财富人生。现在的田永林是个“先帮助成功者工作,再找成功者合作,最后寻找成功者为自己工作”的企业家。

而田永林和他执掌的云南永林投资有限公司如何在今天取得傲人的成绩,保持流转不息的生命活力呢?

田永林说,这与自己骨子里的傲气有很大关系,“越挫越勇”“没有失败,只有放弃”一直是田永林的人生信条。可以说,作为商人的田永林是同龄商人中的佼佼者。

云南永林投资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简单来说就是:项目投资及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管理。在与田永林交谈的过程中,记者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与员工探讨、确定,然后员工自己来做,田永林负责监管。采取双向或多向沟通,倾听、鼓励、辅导、澄清和激励。当大家对投资有新体会,对工作流程较熟悉时,田永林给员工定目标,大胆放手让员工自己来做,他只重视结果。

田永林是个给自己确立明确目标的人。目标是一个人努力的依据,是对人生的鞭策,能给人一个看得见的彼岸和可以攀登的高峰,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能帮助人抵达成功的彼岸。对于企业来说亦同样如此,一个企业要飞多高、飞多远,走到哪里去等问题必须在决策者的心里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设计,这样所有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价值。

确定了目标后,需要得力的措施。措施就是如何做的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还要有得力的措施来实施,这样才能把目标落到实处。同样地,企业管理是为了实现管理企业的目标,只有有了得力的措施才能使企业的管理迈上新台阶。

得力措施的实施需要时间,将时间量化才能把措施落到实处。在武林高手的眼里,因为“没有时间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只有通过时间规划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尽快达到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

行动、行动、再行动!这是云南永林投资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因为抓落实比什么都重要。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只能是白日梦,光说不做的话目标就永远无法实现。只有行动、立即行动才能发现行动过程中的错误。这好比打枪有三个动作:预备、瞄准、射击,而很多人一辈子都停留在瞄准阶段,错过了射击机会。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行动,不要仅停留在决心和计划上,很多机会就是在你不停地准备中而错过了。

调整与改进是必不可少的。在行动的过程中发现错误就应该对目标进行调整和改进,田永林说企业的管理者就好比大海航行的掌舵人,风向不能改但是可以改变风帆,只有找准了自己的航向才能使管理更为规范化。

在调整和改进之后应该对目标和措施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才能在总结中前进,在前进中总结。

所有的管理方法在田永林的眼里只孕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无招胜有招”。在田永林看来,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必须用艺术的方法来加以表现,而所谓的“无招胜有招”其实就是一种将管理艺术化的方法。

田永林说进行企业管理时,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还要“找对人、做对事、用对方法”,也就是说,要找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而管理者只要像刘邦一样“将将”就行。

由于员工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不能遗忘员工。对员工的管理要实行“面包与大棒”的原则,让员工明白做什么将得到什么,田永林如是说。所谓的“无招胜有招”其实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形到有形再到无形”的过程,就好比禅的最高境界是由“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三个阶段所组成的。万变不离其宗,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是武术的至高境界,那么对企业的管理来说,你可以不懂各行业的专业知识,但是你应该经常了解这个专业的常识性问题。这样,慢慢地你就会达到一个化管理于无形的境界,真正将企业掌握在股掌之中。

在田永林的眼里,这些不仅是云南永林投资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精髓,胸有成竹的田永林早已深谙管理之道了。

心泊商海世界

在别人眼里看来,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田永林无疑是一个富翁,那么他的生活也应该是普通老百姓所无法企及的奢华。然而,了解田永林的人都知道,他的吃、穿、住、行都极其俭朴。在田永林身上,很难看到什么名牌,大都是普通的衣服,甚至是在街头上花二、三十元就可以买到的汗衫。他以前最喜欢穿的鞋也是普通的“人字拖”。他走在大街上,几乎没有人能够看出他是一个企业的老板。在他的餐桌上,没有山珍海味,即使是招待客人,也经常是一些普通的家常菜,但是客人们也并不觉得受到了怠慢,反而都对他的俭朴肃然起敬。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谨慎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田永林悄悄告诉记者。

在采访前,记者对田永林和他的公司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可是有关他的报道却难得一见。作为一个成功企业的掌舵人,能如此低调,实在是难能可贵!而这,也让记者对眼前这个略显发福的中年男子产生了不尽的好奇,一心想通过这样的采访,走近他和他麾下的永林投资,去深入了解他和他的企业,并且把记者所了解到的讲述给更多的人!

处事低调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显得太张扬,这一点,在田永林身上体现得很充分。采访伊始,当记者提出让他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他笑着对记者说:这个再过五年谈吧!

正所谓,和气人长寿,心宽福自来。心宽是一种人生境界,心宽更是一门处世哲学。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大业者,莫不是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有着肚里能撑船的雅量。真可谓,心有多宽,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宽。

未来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力”和企业人才的竞争,它是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田永林在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战斗力,积极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

谈到企业文化,田永林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一个稳定发展的企业,一个能逐步走向繁荣昌盛的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他认为真正的文化体现在企业上下一致的行动中,他注重文化产生的实效,他反对那种空谈理论的学者作派。作为公司领导人,他能顺利地将自己的管理意图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他深知,职工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靠文化聚力。利用文化来谋划长远,永林投资才能达到昌盛。

人类创造了物质,但没有文化的物质只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增加敌意。因为欲望常常会逼迫我们放弃那些更加令人激动的属于人的东西。物质让我们只想起地位、等级、欲望,只想那些金钱、汽车、房子,只想那些吵吵闹闹的无休止的争辩和商场上尔虞我诈的争斗,没有文化、没有精神、没有良好的品质,是会让我们很快忘记人类最主要的目标和最珍贵的东西。

企业之间的角逐,当然表现为经济实力之争。但从长远看,是什么力量造成企业的兴衰并促使彼此经济实力发生转化?答案只有两个字:文化。在中国做事,无疑要懂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从外部看,永林投资告诉在常人眼光不及之处找到了独特而重大的发展契机是“出奇招”。但从永林投资公司内部来看,选择带有明显公益性质和明显难度的项目,是企业文化的自然结果。

在企业文化所应该具备的特征上,田永林谈到了信誉。不管对于政府或者企业,信誉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可以赢得客户和各方面的合作伙伴。就好比我们的党提出来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党和政府只有具备了信誉,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企业也是一样,企业之树要长青,信誉是第一位的。任何不诚信的行为,只会得逞于一时,不能畅行于永远。永林投资公司一直要求员工要诚信待人,信誉做事。

市场经济越发展,对社会诚信的品德要求就越高。如果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还不断地需要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的话,实际上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品德资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经济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资源多少还显得较为稀缺。作为一个企业家,有良好的到的品质,无疑是拥有了推动自身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品德是一种能够赢得资源的无形资产。

田永林还谈到了执著和兴趣。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任何企业都无法抗拒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做企业需要细致的、扎实的、不急不躁的努力,不要幻想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讲,具有执着的追求和浓厚的兴趣,始终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时刻都在千变万化,这对企业领导不断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但保持对事业的执着和兴趣仍然是沉着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方法。有人总结说,在竞争中,最害怕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的奇招怪招,而是那种把工作和事业当作一种乐趣来做的人。只有把事业当做一种乐趣,他才会“咬定青山不放松”,才会充满激情和创意,也才会体察到市场变化的根本所在。袁伟民从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位置上退下来以后,在谈起自己执教成功的经验时只淡淡说了一句话:“浓厚的兴趣。”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兴趣,袁伟民才能够把所有的激情倾注到他所热爱的排球事业中去,在执教的过程中始终信念坚定、敢于突破、因材施教,结果带出来了一支同样对事业有着浓厚兴趣、坚定自信的中国女排队伍。成功者大多是有一百次的努力,而常常有九十九次都失败了,但最后一次却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功靠的就是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精神。永林投资公司是在执著和兴趣中一点一滴,一天一天甚至在不经意间强大起来的。浮躁是做企业的大忌。

田永林更谈到了凝聚力。在田永林看来,具有战斗力的企业一定要有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指的是企业和职工的相互吸引力,具体说是指企业对职工的吸引力,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一种情感,凝聚力首先可以通过企业对职工的关爱表现出来;其次,凝聚力又可以通过职工对企业的依恋体现出来。这种凝聚力还必然会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表现为职工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的合力。

在一个企业中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是多样的。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基提出,增强企业凝聚力要从加强企业内部情感联系入手,达到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最终实现目标的彼此内化。美国管理学家西蒙和马奇提出的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有效方法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企业目标的共享意识,扩大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渠道,加强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效地控制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强度,等等。

田永林提及的凝聚力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有一个能凝聚各方面人才的领导班子。具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是包容了各种风格的人,包容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可以形成风格互补,最大限度地聚集各个领导风格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已有知识,发挥抱团作用,才能产生极强的执行力。二是能凝聚各方面的人才,包括用市场的方式招录人才。三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团结和凝聚员工。企业的凝聚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更需要日积月累来培养。

田永林是个具有过人胆识的企业家。他有胆魄,有见识;他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具有过人的胆识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条件。胆识包括胆魄与见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胆魄,就能敢于决策,敢于用人;有见识,才能善于决策,善于用人。有胆无识,容易造成滥决策、滥用人的情形;有识无胆,容易错过决策和用人的最佳时机。只有胆识兼备,才能做到有勇有谋,才能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取得超常的成绩。三国时代,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多次交锋。论智商,司马懿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是诸葛亮在街亭失守以后,面对司马懿15万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毅然打开城门,带领书童登上城楼,焚香弹琴,泰然自若,用一出“空城计”吓退了强大的敌人。在这一关键时刻,诸葛亮取胜的秘诀,就是靠过人的胆识,是靠超常的情商。

“永林投资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取决于永林投资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是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田永林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

视社会责任为第一责任,把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在为政府和社会排忧解难的同时使企业获得发展,永林投资公司之所以得以保持持续发展、资源整合能力增强、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是因为永林投资公司不断创造条件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和丰献爱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企业应有的一份力量,这是永林投资公司社会责任感的核心体现。

田永林,让记者洞悉了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在创业的道路上的坚守,坚守让他如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同龄企业家心灵的上空。

回顾过去,田永林微微颔首,显现出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情怀。不论过去多么灿烂辉煌,在田永林的眼里,未来还是一个无法确定的未知数。面对不可预测的未知世界,田永林坚定地点了点头,记者知道,他即将亮出他的王者之剑,再一次征战在漫漫商海之中!

责任编辑:王丽

相关链接

田永林简历:

田永林,1972年生,玉溪人。现为云南永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主要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一级开发等领域进行项目投资并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管理。

猜你喜欢

凝聚力企业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