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2010-01-10唐志军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禀赋湖南省劳动力

谌 莹, 唐志军

(怀化学院经济系,湖南怀化418008)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国/地区贸易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我国服务贸易方面的数据统计和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文献较少,湖南省服务贸易的相关文献资料就更少。在已有的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中,代表性的文献有:赵书华,李辉 (2005年)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系统地阐述了其存在的原因及趋势。周娜 (2007)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服务贸易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肯定了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并给出了政策建议。魏敏 (2007)研究了湖南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发展对策。唐建华 (2008)详细的剖析了湖南省发展服务业外包业务的优势和劣势,从财税政策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发展思路。本文试图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探讨湖南省服务贸易的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湖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湖南省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不断提高。2006年该省服务贸易额超过5亿美元,其比重也比2004、2005年有所提高。对外服务贸易经营主体数量增加,2006年全省新增对外服务贸易的企业达几十家之多。涉及的行业也不断增多,除了传统的旅游服务贸易继续蓬勃发展外,许多外资企业对该省金融、保险服务行业开始给予重视,例如首家外资银行——英国汇丰银行于2008年初进驻湖南长沙。同时,商业流通、物流、通信、设计咨询等新型的服务贸易也有较快发展。

按照WTO秘书处的服务贸易部门分类,湖南省的服务贸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旅游服务贸易

表1 湖南省旅游服务贸易 (出口)情况 (人数:万人次;金额:亿美元)

入世以后,湖南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开发旅游线路,并取得了明显效果,2006年旅游总收入在中部六省 (指湖南、湖北、山西、江西、河南、安徽六省份)位居第二,旅游创汇位列第一。

从以下表格数据可看出:湖南省对外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平稳快速,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旅游贸易额较低之外,其余各年都稳步发展,且近两年有加速的趋势。

2.运输服务贸易

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南北靠长江,南接两广,具有承东启西、南联北进的区位优势,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境内有多条铁路、公路、水运线路交汇,拥有黄花机场、张家界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永州零陵机场、怀化芷江机场,交通条件日益完善,如下表所示:

表2 湖南运输线路基本情况 (单位:公里)

3.金融服务贸易

由于地处内陆,与很多沿海省份相比,湖南省对外开放的步伐较缓,其外资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刚刚起步,下面以银行业和保险业为例:

就中部六省的情况来看,近两年先后有33家外资银行对中部六省进行了考查,各大银行也根据各省的金融环境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比较才做出慎重选择,外资银行的选择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湖南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到目前为止,除武汉已拥有三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 (法国兴业银行武汉分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武汉分行和香港东亚银行武汉分行)和两家外资银行代表处(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武汉代表处、荷兰银行有限公司武汉代表处)以外,只有湖南在2008年1月刚刚迎来汇丰银行,从而成为中部六省第二家拥有外资银行的省份。

类似的,湖南省保险业的对外开放程度相较于沿海地区较低,但在中部六省与武汉相仿,分别拥有中英人寿保险公司和信诚人寿保险公司这家中外合资保险企业。

4.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

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主要表现为“自然人流动”服务贸易方式,它也是湖南省对外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下表可知,2000年全年湖南省共派出劳动力人数2 280人,年末在外人数4 318人,至2005年该省派出劳动力人数上升为10 338人,比上年的13 011人上升了16.8%,为该省经济建设创造宝贵的外汇收入。2000年,该省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1 096份,金额达1.87亿美元;2005年,该省新签合同额8.65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实际完成营业额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另据统计,2006年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2.98亿美元,增长51%;营业额7.83亿美元,增长49%;外派劳务1.29万人,增长20%。

表3 湖南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

5.其他

除以上五类服务贸易种类之外,湖南省在其他一些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如教育、通信、物流、传媒、医疗卫生服务贸易方面,目前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前景看好,尤其是物流、传媒、教育。教育、传媒、体育等行业在省内发展迅速,具有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实力。

二、湖南省对外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尽管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总的来说,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还是能适用于服务贸易领域的,服务贸易的基础也主要源于技术差异所导致的成本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服务产品的构成要素除了人力外,还包括资本和各类资源。其中传统的旅游服务 (包括餐饮服务)、建筑工程服务、运输服务等属于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而新兴的金融 (含保险)、咨询、医疗、传媒等服务大都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

这里,为了清晰的界定各类服务产品是属于哪一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有必要对服务产品生产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劳动力做一个细分。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方式,可将劳动力要素分为三类:(ⅰ)高度熟练劳动力,指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人员;(ⅱ)中等熟练劳动力,指非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脑力工作者;(ⅲ)不熟练劳动力,指体力劳动者。

根据国际贸易资源禀赋理论,湖南省是不熟练劳动力相对充裕、资本相对匮乏的地区,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将该原理运用到服务贸易上来,湖南应该大力发展旅游、建筑工程、运输等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对外输出,增加金融、咨询、医疗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的输入,这样将会优化社会总的福利水平。从该省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结论是有一定解释力的。

第一,湖南省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山清水秀,名胜古迹众多,有10大名胜旅游区,1 000多处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以张家界为代表的武陵源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目录。此外,岳阳楼、南岳衡山、岳麓书院,凤凰古城、岳麓山、马王堆汉墓、伟人故居韶山、花明楼、桃花源、炎帝陵、舜帝陵、屈子祠等等都以独特迷人的自然风光或人文历史享誉海内外。同时,旅游配套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05年旅游从业人员已逾100万,拥有旅游院系 (专业)的普通高校达到24所,高、中等职业旅游院校166所,每年都向旅游服务业输送大量的人才,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娱乐得到较快发展。资源优势和人才的优势都形成湖南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该省最近几年旅游市场对外开放的趋势来看,也符合资源禀赋优势原理。

第二,建筑工程服务。湖南省总人口为6 6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 508万人 (注:指持农业户口人数),占比68%,其中真正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只有1 961.93万人,形成大量的所谓“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补充到本省和外省的第二、第三产业,也构成湖南省对外建筑工程服务输出的主要来源。湖南省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省份,劳务输出人数达到800.8万人,劳务输出年收入达500亿元左右(包括湖南省对国内其他省份的劳动力输出和湖南省对国外的劳动力输出数量之和)。

第三,运输服务贸易。运输服务从运输路径划分可分为河流/海洋运输、陆运、空运及管道运输;从运载对象可分为货物和乘客运输,前者常常是货物贸易的派生品。不同的种类对要素的需求不同。如:陆上运输和海洋/河流运输对技术的要求没有航空及管道运输服务高,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当然,四种运输模式都离不开大量的资本投入完成基础设施 (如公路、铁路、码头、机场)和交通工具的制造,所以运输服务一般也都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表2已经表明了湖南省近几十年投入了大量资本建设各种基础交通设施,为我省发展运输服务贸易奠定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大量的劳动力也支撑起我省发展运输业的广阔前景,目前相对不足的就是发展我省航空运输所需的高技术和进一步发展航空业所需的资金。我省迄今为止尚未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而许多客运吞吐量不如湖南各机场的外省(如湖北、重庆、贵州)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航空公司,这对航线的布局和国际航线的开辟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金融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 (含保险服务贸易)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而该要素都是湖南省相对匮乏的。所以目前该省的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将国外金融服务引入本土市场都是符合资源禀赋原理的。

第五,传媒、会计、咨询、教育等服务贸易。这几类服务行业都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与之相匹配的是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就目前来看,湖南的传媒业是做得非常不错的,这与政府对其资本投入的支持与湖南省广电厅合理的管理和用人机制是分不开的。咨询,会计等行业相对发展滞后,在这些新型行业里已经引入了来自国外的一些企业,如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最后,教育行业在湖南省的发展一直不够充分,湖南省拥有大学的数量不少,但是质量有待提高,这与该省的文化底蕴是不相匹配的。

三、湖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策略

服务贸易的发展依赖于服务产业的发展。根据李江帆对我国三次产业比重与人均GDP的相关性中的研究结论[1]: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持续下降,迄今为止的最低点约为3%;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大到40%—45%左右即呈饱和状态,随后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趋增大,其就业比重增幅显著高于产值比重,至今尚无回落趋势。湖南省2006年服务业占 GDP比重为40.5%,略低于工业占比41.7%。2007年,湖南省生产总值达到9 145亿元,增长14.4%,高于国家11.4%的平均水平,在全国的排名也稳中见升。虽然目前湖南省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二、三、一的顺序,但是随着湖南总产值的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将充分发展直至饱和,而第三产业占比将持续上扬,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又不可操之过急。因为根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经济增长结构的研究,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工业化进程还远未完成,没有足够成熟的第二产业做支撑,服务业的高速增长是不可靠的,毕竟许多服务行业都是第一、第二产业的附属品,而其它非附属品的服务的生长也必须以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为土壤。

除了把握湖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大方向以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充分挖掘我省服务贸易优势,有特色的发展服务贸易:

首先,明确湖南省的资源禀赋到底是哪几个,然后根据资源禀赋优势原理,扬长避短,发展服务贸易。从前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省的各类要素禀赋中,相对比较丰富的是劳动力,而且是不熟练劳动力和中等熟练劳动力;其次是部分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例如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技术禀赋虽然正在努力发展中,但相对量较低;至于资本要素,湖南省总产值在全国近几年的排名都是13位左右,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相对许多相对落后的省份还算充足,但依然够不上优势禀赋,所以还有待发展,或者积极的引入外来资本。所以,根据要素禀赋来看,我省目前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如旅游、餐饮、酒店业;建筑工程服务业;仓储、运输、快递乃至物流业,在充分发展这些行业的基础上,还要鼓励这些服务行业的对外出口,创收外汇,并回过头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对于那些非丰富的要素密集型服务,如对资本要素要求较高的金融、保险业;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咨询、教育等行业,我们在现阶段可以适度 (在不影响国家安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引进,使其补充、完善湖南省的服务业,并学习外来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

其次,对于那些受到政策严格限制或者对于本省发展非常关键的领域,只能依靠自己发展的非丰富的要素密集型服务,如广播、电视、电影等传媒服务;批发、零售等商业流通服务;教育服务等,湖南省必须坚持以依靠自身发展为主,从国外引入为辅的策略,在壮大自己实力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外来竞争。为了做好这一点,政府必须给以相应的政策支持,行业应该成立行业协会,企业则应主动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不拘一格降人才,并且做好员工的培训。

再者,湖南省可以在一些比较富有创意,比较新颖的服务行业尝试突破,例如:动漫卡通;平面、广告设计;网络文化等。这些行业的发展往往并不需要很大的资金要素,对资源也没有特殊要求,受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较小,对人才的要求也比较灵活,并不一定要求高学历或高成本的培训投入,但是这些行业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对GDP的贡献能力也随着人们对这些行业服务需求的增加而逐年递增。如果政策对这些行业给予税收、资金等方面一定的支持,鼓励更多的富有激情和创意的年轻人投入这一行业,创办这一类的企业,通过提供良好发展空间的方式吸引人才,相信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一点已经在湖南宏梦卡通集团得以充分展现。我国拥有3.67亿儿童,是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卡通市场,宏梦集团最近对其竞争对手三辰集团的并购更巩固了其位居行业第一的地位,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该集团开始筹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进军国际市场。该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活泼、温馨的企业文化对优秀人才的吸纳能力。

最后,重视人才对服务类各行业的重要性。人才是服务行业不可缺少的要素,不论劳动力密集型还是非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产品,人力资本对产品的创造性是非常关键的。虽然我们习惯上将劳动力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相应的可以划分出三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行业中的劳动力不需要进一步提高素质。

所以,从湖南省服务贸易长远发展战略来看,人才培养和人才吸纳都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一是依靠政策上的支持在服务业广纳贤才;二是社会各界共同营造良好的经济基础、环境氛围,吸引人才;三是企业须做好人才培训和激励措施,留住人才;最后,企业应该根据本行业的特性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绝不能机械化的唯学历用人。

[1]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 [J].财贸经济,2004,(1):34-36.

猜你喜欢

禀赋湖南省劳动力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