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价新机制走过关键年
2010-01-09□
□
2009年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关键一年,表现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开始起作用。一年内成品油价格虽经历了数次调整,有升有降,但总体价格水平呈上升趋势。全年成品油价格总体上涨1520元/吨,成品油定价机制向市场化迈出了一大步。
当前成品油定价机制值得肯定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具体内容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炼厂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予以确定。新机制还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
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执行以来曾一度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从运行情况看,对于新机制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持赞同观点者认为,我国成品油实现市场化定价是大势所趋,新机制体现了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和市场化的发展方向,符合经济规律。持批评意见者则认为成品油是重要战略物资,关系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而新机制过于透明,一定程度上助涨了投机与炒作,扰乱石油企业和消费者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成品油实现由非市场化定价向市场化定价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具有过渡性质。过渡时期的新生事物出现一些“瑕疵”在所难免。但新机制毕竟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成品油价格改革面临新机遇的背景下出台的,而且从运行情况看,新机制经受了市场的考验,有力地推动了市场化进程,其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新的定价机制毕竟是过渡时期的产物,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变革和成长,从而使其运行更加顺畅,最终实现向市场化定价的跨越。
2010年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步入2010年,成品油价格改革依然任重道远。2010年国内社会经济运行环境较2009年肯定会有新的变化。如果说2009年是国内鼎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增长、促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的一年,那么2010年将是稳定发展成果,经济进入新阶段的一年。与此相对应,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也将步入新环境。新环境中影响成品油价格改革的主要因素有三类:
1.当前国内外成品油价格水平出现新变化
2009年成品油价格经过数次调整以后,价格水平总体提升。国内外成品油零售价格水平差距依旧存在,但汽柴油到岸完税价与国家公布的汽柴油出厂价已经比较接近。
附表显示,2009年末我国成品油价格水平低于德国、英国、日本、韩国和香港地区,价格总体水平较低。价格的横向比较能够说明国内外成品油价格水平差异,不能用来解释成品油价格接轨程度。这是因为由于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税收结构以及成品油获得渠道各不相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消费成品油的成本也会出现差异,成品油价格也会出现较大差别。因此,将我国成品油价格与个别国家成品油价格进行比较并将其与价格接轨联系起来的看法就显得有些片面。之前曾有过关于中美成品油价格比较的争论。部分人士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美国,但成品油价格高于美国,由此认为我国成品油价格偏高。这样的认识显然不正确。
由于我国存在成品油供需缺口,因此每年均要从国际市场进口一定数量的成品油。这决定了成品油到岸完税价无形当中成为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标杆。附图显示,2008年10月份之前,国内的汽柴油出厂价均低于汽柴油进口到岸完税价,但之后这个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进入2009年以后,并轨步伐明显加快,到年末基本实现并轨。因此,至少可以讲当前的油价改革具备阶段性接轨特征。
表 2009年11月国内外成品油价格水平(美元/升)
图 汽柴油到岸完税价与国家公布的出厂价(单位:元/吨)
2.2010年原油价格将相对稳定
之所以认为当前成品油价格改革具备阶段性接轨特征是因为2009年的成品油价格改革是在国际原油价格水平相对稳定(70~80美元/桶)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于与这一区间的原油价格水平相对应的成品油价格,我国的经济结构尚能予以消化和吸收。那么,若国际原油价格水平高于这个区间,国际成品油价格势必水涨船高,国民经济运行还能否承受则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国际原油价格在2010年的走势如何,将成为影响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重大因素。
经历了2008年经济危机剧烈冲击之后,世界各国普遍感受到了危机带来的切肤之痛。2009年世界各国加强经济协作的趋势明显加强,联合应对危机也取得了明显长效,世界经济在2010年将逐渐进入复苏期,预计不会出现大的震荡和波动。与此大形势相对应,现有的国际油价水平估计将保持稳定,2010年油价跌破70美元/桶的可能性不大,局部时段可能冲破90美元/桶。这对继续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非常有利。
3.成品油需求将继续攀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将成为2010年经济运行的主旋律。经济形势的变化将拉动成品油消费。2009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07亿吨,较2008年增长了1.4%,2010年的成品油消费水平估计还将有一定程度提升。尤其是《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以及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产业金融扶持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的潜力,成为拉动成品油消费的重要力量。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还有空间
现阶段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虽取得重要进展,但依然有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从目前的发展水平看,完全放开价格,放松价格管制是不现实的。例如2008年年中国际油价曾一度涨至14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水平,此时的成品油汽油进口完税价格也达到了近9000元/吨的水平。若考虑运输成本、流通环节税收等因素,进口汽油的成本估计在9~10元/升。若执行完全的市场定价,显然会出现价格大提升,不利于经济稳定。虽然再次出现此类现象的可能性不大,但需要有应对风险的思想准备。具体到成品油价格改革而言,宜稳步推进,不宜冒进。
从2010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看,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面临有利条件。一方面需求上升,经济运行具备消化价格上涨的能力;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估计相对稳定,为价格机制改革提供了可能。总体上看,当前的定价机制是比较成功的,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若要进行改革,很有可能在调价周期(22天)和调价幅度(4%)两方面做文章。2010年若要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需要以缩短调价周期,降低调价幅度作为切入点,尽可能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加快价格调整频率,积极培养社会公众和其他成品油消费群体的心理适应性,为今后市场化定价做好铺垫。
即使是采取了缩短调价周期,降低价格调整幅度的做法,也很难杜绝市场囤积和炒作等行为。对于此类现象需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容忍投机炒作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属于渐进式推进模式,只要宏观调控措施得力,增强三大石油公司的供应能力,囤积和炒作行为不会对成品油供需体系带来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