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工”提升员工内在动力
2010-01-09□
□
(作者系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为适应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管人与管事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解决人的思想、认识、情绪、观念方面的问题,但是,人的思想、认识、情绪和观念,不仅植根于而且作用于现实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和生产、经营密不可分。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离不开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责无旁贷,其作用也不可忽视。搞经济管理决不是简单地进行考核、奖励和惩罚,如果没有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渗透其中,员工对一些行政措施常常是口服心不服,气不顺,就很容易在生产中出现安全质量事故。思想工作如果远离经营管理,就会显得虚无缥缈,难以摆脱“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命运。思想工作只有融入经营管理之中,才会有力度、有作为,才能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理论教育与市场环境相结合。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市场竞争教育。要让员工经常了解有关的市场动态、市场价格以及市场对企业的要求,让员工了解市场基本规律,感受市场竞争气氛,增强竞争意识。二是危机感教育。市场是变化发展的,不管任何人的眼泪和乞求。为此,必须对员工进行危机感教育,使之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少谈优势,多谈危机,要引导员工拿出背水一战的精神,永不满足,发愤图强。三是与企业共命运教育。随着劳动关系的变化,员工与企业变成了命运共同体,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厂兴我富,厂衰我穷”的口号真正变为广大员工的内在动力。
构建“大政工”格局。不能一味地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增加政工机构和专职政工人员上。要解决专职政工人员安排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两张皮”现象。一是要充分发挥专职政工人员的作用,形成“小而精”的工作机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由少数精干专职政工人员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总结、考核,将日常性的工作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逐级分解,纳入各基层党支部、党小组的考核体系中。二是要充分调动行政资源,显现党政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与基层单位生产经营管理者的承包责任状签订过程中,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成效与其行政职责及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这样,专职政工人员虽然少了,但做思想工作的人员反而多了,实际上是实现了由“小政工”向“大政工”的转变。所以,判断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抓到实处,不能只看专职政工人员是否增加,关键要看是否有更多的人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
更新工作理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创新,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工作方式的转变,要由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多给基层一些帮助。同时,注重发挥现代传媒网络的优势,进行社会化教育,以此作为思想教育工具现代化的突破口。二是教育内容的转变。应该扩展为包括政治信念、经济知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处世之道、生活常识等在内的多种精神文化信息。三是工作范围的转变。要从员工扩大到员工的亲属,辐射到家庭,辐射到工作时间之外。除此之外,还必须努力实现由重理论向重实践的转变,由跟踪式向超前式的转变,由注解式向解惑式的转变,由急风暴雨式向润物细无声式的转变,由单纯的“我说你听”向“说做一致”的转变。
加强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目前的政工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展现其科学性和艺术性。要不断提高政工人员工作创新的能力,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上来,从思想上“解放人”、“发展人”,关注职工群众的需要,在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创新,才能吸引人,容易为人所接受,达到预期目的。要不断加强对政工人员的培训,以使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承担起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切不可依赖于“以干代学”和“以会代训”,要在加强正规培训上下工夫,逐步改变政工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