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岛野外生存课程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体系研究

2010-01-09刘小虎

关键词:溺水者海岛器材

茅 勇 刘小虎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部,浙江 舟山 316004)

海岛野外生存课程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体系研究

茅 勇 刘小虎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部,浙江 舟山 31600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对海岛野外生存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预警系统→监管系统→救援系统”一体化的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体系,并在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实践中予以组织实施,以确保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与损失,防患于未然。

海岛;野外生存;海上救生;安全预防。

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研究在中国尚处在起步、尝试和探索阶段。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与实践的涉海内容很多,如海上泅渡、溯海漂流、皮艇冲浪、划艇搏击风浪、海礁登陆、海上溜索、搭绳过海、攀岩、涉水探险、海上定向、海上求生、自救与赴救等。通过浙江海洋学院师生于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届在原生态东海岛屿——东极岛进行的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实践的观察与分析,发现海岛野外生存活动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潜伏的危险性,存在着安全事故的突发性和重大紧急情况。如因大风、大浪或翻船导致活动者落入海浪中溺水;在码头边、礁石边因失足堕落海中溺水;在游泳中因退潮或乏力原因等所发生的溺水。为了保障大学生在海岛野外生存实践活动中的生命安全,防止或避免溺水意外事件的发生,并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1],必须建立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体系,这是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影响海岛野外生存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的要素

海岛野外生存是在地形复杂的海岛和变化莫测的海上进行的一种实地野外生存活动,影响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的要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其中海洋潮汐的变化规律、溺水者溺水死亡的生理机制、海上水温与溺水者存活时间的关系,以及必备的救生器材设施和急救用品是影响海岛野外生存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的最主要因素。

(一)海洋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潮涨潮落的现象,它主要是由月亮对海水的引力作用引起。潮汐涨落现象平均以24小时50分钟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的规律。潮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潮汐现象周期性变化较多,在不同的地形和不同季节,往往出现的时间也不一样。溺水者在水中受风向、海流、海潮的影响,会造成超出安全范围的无法控制的漂流现象,随着潮汐的变化通常可以一小时漂出几十海里,甚至于上百海里,漂流方向有的呈“Z”型,有的呈“S”型[2],无规律可循,寻找方向无确定性。不了解潮汐变化规律的海上泅渡和漂流是发生海岛野外生存实践溺水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海上活动时,必须了解当地潮汐变化的规律,摸清涨潮退潮时间。在海上泅渡时尽量不要远离海边,沿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不要离浅水区太远,退潮时不要顺流游出去,避免水流方向改变、游泳者体力下降游不回岸边或沙滩。

(二)溺水者溺水死亡的生理机制

根据溺水死亡的生理机制[3],海上救生的时效性十分重要,一旦发现有人落水或发生溺水现象,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溺水者实施救助,以保证救生的成功率,如表1所示。

表1 溺水死亡的生理机制

从表1可见,海上救生的时效性非常强,正常人溺水在1~5分钟内,成活率较高,5~15分钟,成活率就明显下降,必须要经过心肺复苏才有救活的可能性;超过15分钟,成活率几乎为零。为此,海上救生应以预防为主,施救为辅。

(三)海水温度、溺水时间与存活率的关系

根据海水温度、溺水时间与人体存活率的关系,水温对溺水者的影响很大,在海上落水人员的生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如果缺乏漂浮救生器材或不及时施救,溺水者极易死亡,既使不被淹溺,人在低温海水中浸泡,也极易造成冻僵,最终导致溺水死亡。通常是水温在0℃时,存活时间为15—30分钟;水温5℃,存活时间为30分钟;水温10℃,存活时间为1小时;水温15℃,存活时间为2小时;水温20℃,存活时间为5小时30分[4]。海岛野外生存活动一般是在夏天进行,海水的温度在20°C以上,只要有漂浮工具或救生器材,溺水者成活的时间就会大大地延长,有利于救援人员到达实施救援。为此,在进行海岛野外生存海上活动时,尽量穿上救生衣,以预防溺水死亡事件的发生。

(四)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器材和急救用品

海岛野外生存的溺水事故,一般发生于从岸上到船上或从船上到岸上失足落水,从礁石上滑入海水中或在溯水漂流、皮艇冲浪、划艇搏击风浪时意外落水,以及泅渡距离过长引起抽筋等现象引起。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和器材,是海岛野外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体系最重要、最可控的因素。在海上泅渡或漂流时,如果我们在救生艇或船上配备了必要的救生设备和器材,就可以大大降低溺水事件的发生,保障大学生在海上活动时的生命安全。穿上救生衣和防滑鞋,在游泳和登礁时,可避免溺水或被长在礁石上尖锐的母蛎壳划破手脚;配备必要的急救器材医药用品,如:损伤固定用的夹板、颈套,人丹、金银花露、矿泉水;创可贴、绷带、纱布、棉签、酒精、碘酒、红贡、紫药水、止泻药、抗菌素等常用药品[5],以保证发生伤害事故时能及时施救和治疗;准备一定数量的淡水、食品、照明工具和潜泳设备等,以保障大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能提供及时的搜救活动,避免因缺乏救生器材设备和急救用品而错失救援良机。

二、构建海岛野外生存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体系

海上安全一般指生命、财产和海洋环境的安全,而这三者中,无疑人的生命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体系,第一任务是救人,其次才是财产和其他。海岛野外生存的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体系的实施,应从预防、警戒与救援的角度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系统的目标与要求,以确保海岛野外生存课程训练实践的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措施。

构建以“预警系统→监管系统→救援系统”为一体的海上安全防范与救生体系[6],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减少或降低海岛野外生存过程中溺水意外事故,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保障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实践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具体见图1。

图1 海岛野外生存的海上安全预防与救生体系基本框架图

(一)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指对有关水域活动场地、器材与设备的安全规范、安全警告与警示等预防措施。

1.组织机构与安全教育。重点是建立健全海岛野外生存安全指导的组织机构,提出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实践海上活动的注意事项,说明与解释安全教育事项,提高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水域安全有关事项进行及时修正、改善、停止或加强。在开展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实践活动时,学校和有关单位应有专人负责,对水域活动场地、内容、规范、技术,器材与设备、自救技能与海上救生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落实,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监督和检查。

2.规章制度与规范。海上活动极易发生的危险与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使大学生了解海上活动容易发生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事件,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合理处置危险发生后的自救与求助,切实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预警标志与信号。对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预先警告和及时警告,警告的方式可采用标志警告、通报警告、广播警告、警报器警告、哨音警告、旗语警告和口头警告等。强化预警系统教育与管理,确保海岛野外生存课程实践学生的安全,这些内容可以在海岛野外生存课程中建立生死情景的模拟和演练[7]。

(二)监管系统。监管系统是指对水域安全警戒、瞭望、观察、巡逻和指导,运用有效的通讯与联系方式,监控海上活动的安全性,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或停止水域活动,排除危害性行为或突发事件,并对救援行动进行实时监管。其主要功能是对海上活动场地、活动者与器材设备进行严密监控,以维持海上水域活动始终处于正常状态。在监控过程中,可配合预警系统的评估与警告措施,对当时状况予以判定与处置。通常执行监控的管理人员始终处于警戒状态,以防止发生任何突发的、危险的事件,并及时通知救援人员实施救助,保障活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减少损失。加强安全监管,是建立海上或其它水域活动在可控制、可规范的强制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方式可分为对人的管理、对事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对时间的管理,确保水域活动的安全。当发现有危害海上活动正常进行的任何事项的征兆或可能性,应在危害发生前强制海上活动停止或排除安全隐患。

(三)救援系统。救援系统是指在预警系统、监控系统运作后,仍无法阻止危险发生之后的补救措施。通常我们不希望启动救援系统,如果安全预警和监管系统能发挥其预期功能,救援系统则处于待命状态。

1.自救与求救。海上遇险首先要解决的是漂浮和防止淹溺,主要是学会和使用漂浮工具,如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等;学会游泳和防淹技术。如果在船上不慎落水或从礁石边滑入海中,除了保持身体悬浮于水面之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引人注意,寻求救援或呼救,拍击水面发出声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切不可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声嘶力竭地呼喊,既消耗体力又徒增恐惧感,而且还会呛入大量海水[8]。如果穿着救生衣或在救生艇上,就尽可能用备有警哨或灯光装置,有规则地发出海上求救信号。如果人们在码头上、下船或在船上活动时,不小心从码头边或船上落水,首先,不要惊慌,要立即睁开眼睛,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寻找光亮处,当辨明方向后迅速向下潜水,避开码头边或船底,在人体上浮时用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顶上或一手上举保护头部,一手在体前划水,防止身体上浮时头碰到码头底、边或船底、边而撞伤头部。其次,迅速向有光亮处游去,以尽快脱离危险,千万不能向黑暗处游去,这样会越游越进入码头底下或船底;特别是在船底下时,要尽量向船体侧面游进,千万要防止向船尾游去,以防螺旋桨打到。遇到抽筋时,要保持镇静,千万不可慌张,以免抽筋加重。可一面呼救,一面自己采取措施,设法缓解或消除抽筋现象。发生呛水时,先憋一口气,把水含在口中,然后吐出,调整呼吸。不论发生鼻呛水或口吸水,都不要紧张,保持冷静,采取抬头蛙泳、仰泳或踩水姿势,使头露出水面,调整呼吸,这样呛水的感觉很快就能消失。游泳时,如遇到暗流,不要潜泳,而要在水面上游,并向水流规则的水面游去。发现漩涡最好不要接近它,如果已经接近,应顺着漩涡的外沿,采用爬泳方式迅速游过。如果游泳者卷入旋转面很大的漩涡时,千万不可慌张,更不可使身体垂直,如踩水,应立即将身体平卧在水面,用爬泳或仰泳姿势快速游离漩涡区。

2.救援。是指对危险的排除与救助溺水人员的行为。救援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救生员的素质、救援器材与设备、救援技术与救援状况的危险程度。可按危险的等级、危险区域的远近、危险状况的人数、危险状况的紧急程度分别予以不同的方式实施救援和处理。救援按方式可分为徒手救援、器材救援、乘坐装备救援;按形式可分为空中救援、水域救援与陆地救援;按使用器材又可分为动力器材与非动力器材救援等。在船上一旦发现有人落水,驾驶者要立即关闭发动机,避免螺旋桨伤害落水者,并要立即抛锚让船停泊在落水者就近的位置,以便进行搜救和打捞。救生员在实施救生时,首先应选择间接救生方法,利用救生杆、救生圈、救生球、救生衣、救生艇以及其它物品(毛巾、衣服、木板、长棍、竹竿、长绳等)救助,救生员驾驶救生艇迅速向溺者靠拢,将其救上艇,或在船(艇)上,将救助物品递或抛给溺水者,当溺水者抓紧后,将其拖至岸边,实施救助。采用直接救生方式时,首先要选择入水的方式,可采用鱼跃浅入式、跨步式蛙腿式入水、直立入水式、探索滑行入水和团身入水式等。必须要有两个以上救生员下水,而且救生员要系上安全带,带上照明工具,以便在码头或船底下发现目标,实施救助。如果救援规模与能力对已确定目标状况无法有效排除危险时,救援目标则应采取以人为主,物次之,降低损害的程度。

3.现场急救。包括对获救人员的现场急救、看护与照顾、医疗协助,当救起的是有意识溺水者,可按其生命体征予以适当照顾,如体温的恢复、伤口的处理、运送安全处休息与观察,对于惊恐者进行语言安慰和关怀,如出现骨折、流血、休克、哽塞、痉挛等状况,应及时进行现场急救与处理,或打电话通知120急救中心请求帮助和支持。对于溺水救起的是无意识者,则救援上岸或上船后,就立即实施急救措施,必须正确、有效、快速地进行呼吸、脉搏的检查,并进行心肺复苏(CPR)和便携式心脏电击(AED)的操作,使其尽快恢复呼吸与脉搏。同时及时打120或110电话通知急救中心或公安部门寻求支持,如果溺水者未恢复呼吸和脉博,心肺复苏操作不能放弃,直至医务人员赶到转交给专业人员处理为止。

4.善后处理。这是对施救、现场急救后工作的处理,如溺水者仍存活,则积极实施急救与医疗处理,使其尽快恢复生命体征和健康状况;如已丧生,则分别按卫生、习惯以及法律程序分别处理,救生员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根据溺水事件原因与责任,按程序上报有关部门,并依据法律程序和保险公司的理赔原则,对溺水死亡者予以合理的赔偿与处理。

海岛野外生存海上活动具有溺水事故和意外事件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海上救生与安全防范体系,是保障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此,必须重视海岛野外生存课程的安全和防护知识教学,加强救护技能和急救能力的训练,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预防、自救和救护能力,以抗拒风险和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危害。加强组织管理、建设和纪律性教育,以安全预防为主,重视观察、瞭望和警戒,配备有经验的救生员和医务人员,切实保障受伤、患病、溺水的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根据海岛野外生存海上活动内容的特点,建议配备救生船、艇、筏等器材设备,特别是医疗救护必须及时到位,以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一旦出现伤亡事故,要及时与学校和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做好善后处理和理赔工作,从而使组织者和参与者获得较大的风险保障。

[1]曹士云,白莉,姜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应急预案和安全救护体系的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7(4):276-279.

[2]褚新奇.海上救生难点与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2,23(2):140-142.

[3]海浪安全、溪流安全、水上救生[EB/OL].(2008-05-21)[2010-06-10].http://news.vafox.com/detail/121136248451841.html.

[4]烟台驶往大连“辽海号”海上遇难三百人死里逃生[EB/OL].(2004-11-17)[2010-06-11].http://news.sina.com.cn/cl/2004-11-17/08454264829s.shtml.

[5]张惠红,朱伟强.“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6):31-33.

[6]施纯志,邹京,许建成.中国大陆海滨浴场救生管理系统的功能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9,13(2):14-17.

[7]于立,黄永良.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课程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6(3):92-94.

[8]邱海枝,李正贤.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的安全问题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4):76-78.

Research on the Precautions for Marine Safety and Life-saving with the Island Survival Course

MAO Yong LIU Xiao-hu
(Department of Physical and Arts Education,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4,China)

Using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data,survey,experiments and observation,analyz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ea survival such as marine safety and life-saving,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ecautions like early warning-monitoring-rescuing.Meanwhile,courses are organized to practice the outdoor survival system in an attempt to ensure students’life safety and reduce the loss and prevent mishap like drowning.

island;outdoor survival;life-saving safety;safety precaution

G807.4

A

1008-8318(2010)03-0139-05

2010-06-23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课题(编号:YB07055)成果之一;浙江海洋学院2008年校级专项课题。

茅勇(1959-),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溺水者海岛器材
谈一谈如何抢救溺水患者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溺水急救技能你掌握了吗?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游泳救生解脱技术
施救溺水者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