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也要有“凤头”“猪肚”和“豹尾”
2010-01-08张永慧
张永慧
一篇作文写得好坏,从它的开头、主体和结尾来看,可以分别用三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或鉴别。即:开头要象凤头一样漂亮,让人一读不忍释手;中间主体部分一定要像猪肚子一样丰裕充实,令中心思想鲜明突出;结尾要像豹尾收束有力,或令人警醒,或余音缭绕,或意味深长,或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也如是,不是很好吗?教学过程其实和写作过程是多么相似呀,甚至比写作更复杂艰巨些。文章讲究开头、中间和结尾;教学讲究导入、过程和总结延伸。文章要有中心思想;教学要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文章讲究段与段的衔接和层次井然;教学要求环环相扣,渐次推进深入。文章讲究语言修辞;教学也要求教师语言简明规范,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或优雅,或幽默,或简明流畅,或旁征博引……各有风格。
下面就从三方面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与体现“凤头”“猪肚”和“豹尾”来具体谈谈。
首先说说教学中的“凤头”,就是借助各种音像、实物等教学手段,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导入课题。如果设计巧妙,对调动学习的兴趣,营造课堂氛围和促成情感潜移,顺利展开后面的教学等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也可以说好的导入等于成功了一半,是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下面举两例课堂实例来说明。
导入实例1:有一位老师教余光中的《乡愁》时这样导入:先播放一段歌曲《故乡的云》请学生欣赏片刻,然后问这首歌抒发的是什么思想情感?是借助什么物来抒发这种情感的?学生回答的很好,说抒发的是思乡的情感,是借故乡的云来寄托情感的。教师顺势从这首歌产生的特定背景引出香港、澳门何时顺利回归,以及台湾大陆统一的心愿至今未了。至此课堂回答踊跃,学生情感到位,可以顺利导入课题了。这个导入既有情感潜移,又有时事引介,还隐含一个铺垫问题:借什么物抒发情感,这对后面赏析诗歌的环节有遥相呼应的作用。可见,在导入时也要总揽全局,丝丝相扣。再举一例:
导入实例2:一位老师教一篇童话《地毯下的尘土》这样导入:同学们喜欢读童话吗?(生纷纷说喜欢,欢喜雀跃)下面请大家欣赏几幅关于童话故事的图片,大家猜猜它们反映的故事的名字。(出示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图片并伴随轻松愉悦的音乐,图片里全是学生非常熟悉又喜欢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大家纷纷猜出《白雪公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老师笑容满面,称赞不已,说今天我们在来读一篇新的童话故事。这是运用多媒体的好处,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仿佛回到了童年那多姿多彩充满幻想的世界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后面的教学怎么能不顺利呢?
其实,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还有教师不同的视野和经验等决定着导入方式的灵活选择,但导入绝不是花架子,它在教学的第一环节中起着导向、激趣、移情、蓄势和铺垫等作用。
接着就来谈谈教学主题部分的“猪肚子”,这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部分。要求尽可能以丰富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人生态度与价值观的认识。在教学中以环环相扣的环节逐步得到实现与升华,并延伸溶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就语文教学而言,它包括一些基本环节:阅读整体感知——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字词教学,注重基础和语文特点——进入文本,品悟、体验、理解、表达——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和关注自我,潜移默化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下面还以《乡愁》为例来说明:1.导入后,2.师简要介绍作者(ppt课件)并口述要点。3.接着配乐朗读,完了让学生评价老师读的怎样。并强调了几个字音:那(nèi), 这(zhèi),后来呀(yā)。4.接下来是一个小组讨论:要求给诗的第一小节画出节奏和重音,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出示如何划分节奏和重音的方法的幻灯片。(学生积极投入的互相交流)之后师生交流,共同确定节奏和重音。完了后让学生分组读,互相评价;再集体读,个别读,最后欣赏一段视频朗读后,再集体读。(在各种形式的不断阅读与评价矫正后,学生感情越来越到位,节奏、重音的体现越来越明显。)5.接下来进入评析欣赏环节:幻灯片出示两组问题:1.诗中有四个时间词,代表那四个人生阶段?四个阶段又因什么而愁,分别是什么愁?2.这首诗通过什么事物表达不可琢磨的乡愁的?通过它们你产生了什么联想?(这两组问题一个围绕诗歌思想内容而问;一个紧扣写法而问(借物抒情和联想),不是用术语,而是浅白的语言。既理解了诗的思想情感,又明白了写作方法,还锻炼了形象思维(联想))。教师随即板书要点。6.讨论:这首诗赢得了无数海外游子和台湾同胞的共鸣而传诵一时,大家说说看它到底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7.练习背诵,很快完成。8.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写乡愁的古诗,积累在本子上,最好能背下来。(2)试用托物抒情的方式写一首小诗。在欣赏<故乡的云>的音乐中结束。
这堂课曾赢得众多听课教师和专家的好评。我想主要是它很好的体现了“凤头”“猪肚”和“豹尾”。教学的中间(主体)部分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法。如欣赏评价法、诵读指导练习法、发现法、提问法、联想法、讨论法等,学法上体现为听读——习读——品味——迁移的过程,教与学有机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引作用。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诗歌教学以赏读为主的教学思路。教学中包含着寓教于乐和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了赏读和品析诗歌的方法,体会到诗歌特有的音韵美、结构美、艺术美和思想情感美,受到了热恋祖国的情感的熏陶,并有语言材料的积累与拓展。总之这堂课学得扎实,收获也丰实。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习兴趣浓厚,效果是很明显的。
最后简单说说“豹尾”,其实就是对整堂课的收束。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钻得进,又要放得开,还要收得住。就是在一堂课的尾声部分,或者总结回顾,或者课外拓展,或者加深巩固,或者练习运用,或者布置作业,或者探讨收获……形式灵活多样。
我认为,教师只要在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导入、实施过程与收束这三部分认真考虑“凤头”“猪肚”与“豹尾”的完美结合,那么语文课堂一定会一改沉闷窒息的空气,让每一个孩子爱学、向学、会学;爱师、亲师、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