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的变革分析
2010-01-06戴继平张晓涵
戴继平,张晓涵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知识管理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的变革分析
戴继平1,张晓涵2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各类组织将知识管理引入管理模式已成趋势。高校作为知识密集的社会公共组织,需要及时把握发展机会,调动内外部的知识进行使用、管理和创造。“校—学院—专业”的一元三级高校组织结构模式的弊端在于难以释放师生知识创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而引入知识管理下的有机模式组织结构和学习型组织能够改善这一问题。此外,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管理重心合理下行和组织结构“回路”系统建设等三个方面也是很好的探索方向。
高校组织结构;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矩阵式组织
在我国传统教育环境和模式下,高等学校是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功能的公共组织。随着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创新以及知识的学习显得格外重要。而高校作为社会公共组织,在承担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起知识创新的社会服务职能。我国传统高校组织结构是一种基于学科和职能划分的二元科层组织结构,对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下,高校组织结构的设计需要有利于知识成果的传递、聚集、共享和创新。因此,探讨知识管理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的变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校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校教育体制发展过程中,现有的高校组织结构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和支撑,在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学科就成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组织单元,由学者、学术和技术基础组成了一个资源共同体。
这种科层组织模式在纵向上来看是一种以专业为底层单元的金字塔型的直线架构,高校根据学科及其关联度进行院系设置,各院系再根据本学科的类别和规模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设置出专业和教研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是根据课程结构或研究方向将教师固定于院系,由院系负责组织对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和科研。同时,高校还普遍设立了教务处、学工部等行政职能部门,用以协助和保障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顺利实现。
(图1) 传统高校一元层级组织结构示意图
这种科层组织模式的优势是:专业分工精密、权利集中、职责分明,这将有利于高效做出决策和各种政策、方针的上传下达,提高办学效率,从而有助于发挥高校教学职能和发展专业知识,最终达到为社会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目的。但随着知识社会的迅速发展,这种传统高校组织结构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1.以学科为基础的院系划分僵化,形成学术壁垒[1]。这不利于学科间知识整合和创新,阻碍跨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直接导致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缺乏知识管理理念,也不能满足发展需要。2.组织结构科层化和政治化[1]。滋生官本位思想影响了高校学术研究的进步。3.科层组织结构配置复杂低效,权责不对称,教师照章办事应付行政指标,这妨碍教学主体发挥,教学效率低下;教师间缺乏必要的学科间沟通和创造精神[2],不利于合作和知识的积累。4.组织应变能力下降,结构设置不能及时根据环境调整,科层管理幅度大,造成高校资源浪费。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组织结构变革
知识管理是当组织在面对不确定的组织环境时,为了增强绩效,开发新的发展机会和满足未来的需要,对组织内外部的知识进行创造、使用和管理,最终实现创造知识新价值和实现知识存续发展。根据这个基本涵义,高校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的识别、获取、整理、聚集、传递、共享和创新,来实现高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高高校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保持高校核心竞争力,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背景下,组织结构扁平化成为趋势,因此各种学习型组织、虚拟学习社区纷纷出现。而对于高校来讲,学习型科研团队、跨学科项目组和研究中心等现代组织结构成为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存在于高校各学科内,大大增进了学科内的知识传递、共享和创新速度,还可以根据需要,针对某一跨学科研究课题选拔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实现学科间知识的传递、共享和创新,最终将推进学科内容的共同提高、发展和进步。
根据上文分析,本文从以下两个设计思路对知识管理下的高校组织结构进行优化。
(一)构建高校有机模式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有机模式是以追求满意、灵活性和发展最大化为目标,从组织结构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有机模式是更有利于学校教职工的成长和发展的,有机模式能更好的发挥鼓励作用,从而激发教职工的潜力。现阶段,中国高校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且其面临的发展客观环境变化呈加速的趋势,有机模式的组织结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1)多层次的目标设定。在高校有机模式组织结构中设定多层次目标。高校中的每个层次的组织结构都应该参与到目标完成过程,低层次目标的完成是为实现高层次目标服务的。在个体、团队和整体目标的实施上进行构架,在完成个人目标后再来实现团队的目标,待团队目标实现后为完成部门目标而努力,实现部门目标后才能实现学校总目标。在多层次的目标实现过程中,信息沟通融入学校的每个个体,全体人员集中参与,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度,发挥其能力,挖掘出潜力。
本期封面故事聚焦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以中国石化团建工作为切入点,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关心年轻人的成长。
(2)相对分权。高校有机模式组织结构强调相对分权,通过权力分散控制,将权力下放到高校部门中层干部手中,让更多层次上的人参与到学校的各类决策中,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中层干部则又要对各个团队进行相对分权,这样就能够为团队的成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进取机会。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分权是一种相对分权,即建立在一定集权管理下的分权,集权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相对分权的基础,同时分权是在《高等教育法》及相关政策文件规定范围内的分权。
(3)扩拓职务范围。高校有机模式组织结构在职务设计中要求各职务范围要相对扩大,重视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联性,将教职工的成长与责任建设作为目标。在一定范围内扩大职务范围,拓展职务工作内容,能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激发教职工的创造性,提高他们参与学校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首先提出的,而他的学生彼得·圣吉则在老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将学习型组织理论推到世界组织学术的前沿,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其系统、完整的理论结构,具有实地可操作性,经不断演变成为管理科学而风靡全球。学习型组织被定义为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组织的成员以突破自己能力上限,创造所追求的成果,培养全新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共同追求实现抱负,实现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的最高目标。”现阶段,通过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起到帮助高校建立持久竞争优势的作用。
(1)以人为本。在高校构建学习型组织,首先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这其中的所谓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指学校的教职工,学习型组织通过创造学习氛围、提供学习机会,为教职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以培养知识型员工。另外要赋予教职工参与决策的权利,号召教职工在工作中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教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
(2)创新机制。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管理的理念,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活动。在高校有机模式组织结构中构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鼓励教职工通过持续学习,成为学习型个体,然后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建立创新机制还要引入学习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来引发教职工的发展潜力,从而形成学校发展的动力。同时,还要形成学习检查机制,查找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共同实施以推进学校建设发展。
(3)提升学习力。建立高校有机模式组织结构,需要以提升组织学习力为核心,增强学校、部门和团队的竞争力。学习力是指面对新环境、新事物的警觉变化、预估影响、行动反应和调整安排的能力,拥有比较竞争优势,学习的更快以实现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在高校有机模式组织结构中,高校需要不断提升以团队学习力为主的组织学习力,才能提升学校竞争力,使学校在竞争中实现科学发展。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组织结构模式构建及变革展望
处在知识社会中的高等学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纵向科层教学体系结构,在科研方面加强横向学科间项目小组等创新团队的建设,在承担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主要负责科研工作。纵向科层教学体系中,教师根据专业设置服从直线管理,而各项目小组则与院系不存在直线的对应或隶属关系,是一种横向学科间或专业间学术研究的联合。这样就形成了以学院为主体的纵向静态科层教学体系,和以科研或项目小组等创新团队为主体的横向动态科研体系的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
(一)高校三维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构建
设计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横向科研项目小组等创新团队的组织管理系统。这是纵向学科和横向项目的系统有机结合,这个模式在纵向上以学科为导向成立院系,由学校领导实行直线管理;横向上以科研内容为导向,组建各科研项目小组等,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或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结构见图2所示。
(图2) 高校三维矩阵
在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中,知识的创造者——教师在纵向上隶属某一院系,保证其教学职能的实现,横向上归属于某一科研小组,赋予了教师学术研究的自由,有利于教师跨学科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整合共享,全面保证高校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三大职能的实现。
图中的课题小组是作为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课题组以不同方式实现主要活动:即整合活动、研究活动和科学活动[4],[5]。
(1)整合活动。这是用于课题组的自我维持。课题小组经过合作和整合过程,逐渐形成小组基质,即学科组织文化,这将加强课题组成员间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协调,并提供成员共同分享的信念、态度和情境,以塑造出课题组的特殊形象。
(2)研究活动。课题组以问题取向的活动,直接实现知识生产的目标。生产特定知识的研究活动是取向一个研究目标的,对解决共同问题做出共同贡献,这些活动要么被课题组的成员接受,要么被拒绝。
(3)科学活动。这主要同外部资源和课题组的生存创造条件有关,科学活动将保证课题组在复杂环境中持续生存,课题组将研究成果投入市场,并循环获得新的研究任务。
根据耦合发散结构理论,高校组织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都离不开高校的积极参与,一些高校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商业化机构,以支持学校产学研相结合。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区的科技工业园和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中,有部分就是以高校为腹地,作为其雄厚的科研基础。而高校也及时地同外界进行各方面的交流和共享,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知识的创新。
(二)高校未来组织结构的变革展望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内部经历着深刻变革,这就要求其组织结构要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优化组织结构。本文尝试从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柔性化、组织管理重心下移、完善高校组织结构“回路”系统三个方面进行展望。
(1)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日益要求减少管理层次,强化校、院两级对学校、学院工作的论证决策,把高校组织管理从单一控制型组织进化为综合支持型组织。这就要求未来的高校组织结构应转向柔性化,转化为动态的有机模式,以实现高校对知识经济的灵敏捕捉和科学管理。
(2)组织管理重心下移。未来的发展将更倚重于学科建设和发展,因此需要确定学院的管理主体地位,理顺学院与学校关系,对学院实行目标管理,责权利考核机制,学校将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简政放权,从资源配置上进行宏观管理,以调动学校、学院两级积极性,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3)完善高校组织结构“回路”系统。高校未来的组织结构要肩负决策、执行、信息反馈和监控的多层环状。通过这些系统的集成,需要不断强化高校组织结构的设计、监控、优化、反馈等功能,强化教学对高校质量的监控,强化评价在高校管理中的激励作用。
四、结论
本文在知识管理的视角下,所设计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既有利于构筑知识转化系统,使得高校教师可以自由地进行学术研究,经过跨学科的领域课题研究,促进学者和学科间的合作,有利于知识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同时这种结构使高校组织保持一定的弹性,高校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及时做出反应,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文中对高校未来组织结构变革的三点展望,为未来高校组织三元或四元架构起到一定的启示意义。
[1]刘建华.我国高校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07,(1).
[2]谢宏.教学型高校传统结构的弊端与矩阵结构的选择[J].煤炭高等教育,2006,(7).
[3]邓成剑,黄文玲,方永美.面向知识管理的高校组织结构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6).
[4]段丹,邹晓东.基于矩阵理论的高校学科组织结构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
[5]邹晓东,段丹.现代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4,(5).
G647
A
1001-4799(2010)06-0110-04
2010-05-07
戴继平(1957-),女,安徽凤阳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程师;张晓涵(1984-),女,山东济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助教。
雷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