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养女被虐案”幕后调查

2010-01-04

环球时报 2010-01-04
关键词:跨国领养儿童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陆 乐 本报记者 段聪聪

“中国送往美国的孤儿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美国夫妇成群结队来到这里,因为中国的制度比大多数地方更平稳和透明,中国的婴儿也很可爱……”《今日美国报》2009年3月曾这样评价中美两国之间的跨国收养。但去年岁末曝光的一起美国养父强暴年幼中国养女的恶性事件,引起了中美两国民众对跨国收养儿童命运的重新审视和关注。《环球时报》记者在中国和美国对相关收养机构和官员深入调查后发现,这是起“几十年少见的个案”,但它还是引起了愤怒的美国民众对施暴者的“人肉搜索”和中国民众对收养程序的质疑。被跨国收养的孩子通常会加入外籍,但中国民众情感上还是对这位不幸的女孩非常关心和同情。在全球跨国收养变得越发严格和难度加大的背景下,人们希望这样的恶行不再发生。

美国领养组织分析兽行发生原因

据美国多家媒体去年12月报道,美国华盛顿州莱西市51岁的巴士司机托尼·惠森哈特强暴自己收养的中国女童长达4年之久。托尼今年年初将面临最低18年、最高无期徒刑的刑罚。报道称,这名女童7年前被这对美国夫妇收养,直到去年年初才鼓起勇气向学校辅导员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现被美国有关儿童保护机构监护。

不仅中国民众对此兽行感到气愤,质疑美国的收养程序出现问题,美国民众和许多领养机构也表示愤慨。“美国领养孤儿社”的会长戴维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是一桩“可怕的罪行”。在华盛顿州首府奥林匹亚的当地报纸网站上,许多人发帖痛斥托尼,还有人发动“人肉搜索”,指出他工作过的所有地点。托尼的妻子因为协助丈夫犯罪,也遭到了强烈的谴责。

外国收养人一般都要通过本国的收养组织进行收养中国儿童的程序,如美国科罗拉多等州都设有“中国孩子收养国际机构”等组织。在传出养父强暴养女这样令人震惊消息的华盛顿州,有4家与中国收养机构有联系的组织,分别为“国际收养促进会”、“美国领养孤儿社”、“忠诚国际收养”、“世界儿童父母协会”。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美国领养孤儿社”有自己的网站,在网站挂着很多可爱的中国被收养儿童的照片。被收养的儿童除了来自中国外,还来自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非洲和独联体国家。

戴维会长对记者表示:“美国在领养儿童方面有严格的审查程序,托尼这样的罪行是很少见的个案。”他给记者详细介绍了在美国要领养一个儿童的过程。首先,领养机构要对每个申请者做详细的背景调查,包括犯罪记录调查以及是否有过伤害儿童的任何指控。该申请者的指纹会被送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由于美国人成年后的流动迁徙很多,FBI会在全美各州的数据库调查申请人的所有记录。如果申请人在国外生活过,领养机构也会去调查他在国外是否有犯罪记录。除此,申请人还要提供详细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证明。最后,还会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申请人进行4轮谈话,评估他们成为养父母的合格性。

据记者了解,15年来,“美国领养孤儿社”牵线搭桥,为500名中国儿童找到了华盛顿的领养家庭,其中大部分是女孩。该机构以保密为由拒绝透露托尼是否是从该机构领养中国养女的,但戴维说,如果申请人成功领养一名儿童,美国的收养组织会进行一年3次的跟踪家访,申请人也要定期向协会汇报,协会将文件存档,并传回中国收养中心。戴维再三强调,领养家庭中儿童受伤害的可能性其实低于大多数普通家庭。但他也承认:“如果像托尼这样的申请人在领养前没有任何和儿童有关的犯罪记录,也是很难在早期审查中发现的。”这可能成为强暴养女这样的兽行发生和被掩盖多年的原因之一。

这起匪夷所思的案件也引起了在华美国外交官的关注。美国驻华大使馆总领事唐雷慧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我们从美国媒体上得知这个案件后,感到非常震惊。至少这是我工作几十年来听说过的第一个案例。”

收养程序要更透明更严格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想通过合法途径在中国收养儿童,都必须通过官方机构中国收养中心的批准。唐雷慧娴表示,美国大使馆针对这起事件已与中国收养中心进行了沟通,并核对了有关的历史档案。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如果符合美国法律规定,被收养的跨国儿童允许作为合法移民进入美国,基本上是立即或者很快就可以成为美国公民,而收养儿童的相关文件将被储存在政府的文件库里。唐雷慧娴说:“在我们这里只有孩子的名字、出生地,以及其美国养父母的名字和地址。”

在《环球时报》记者调查中,美国驻华使馆、中国收养中心都与美国当地的收养组织一样,以保护儿童隐私等为由拒绝透露这名女童的个人信息。据记者了解,设在北京的中国收养中心是受中国政府委托,唯一负责涉外收养具体事务的合法机构。而外国人必须首先通过本国的收养机构提交申请。据中国收养中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6月1日,与中国建立收养合作关系的国家有17个,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在这些国家中,与中国收养中心合作的政府部门和收养组织有135个。

美国大使馆官员认为,中国涉外收养儿童的条件比其他国家的条件要严格许多,做得也很透明,有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中美两国都有很多标准,不仅收养儿童的父母要符合这些标准,而且中美两国负责相关事务的机构也必须透明、清晰和合法,目的就是保护儿童。

在中国收养中心的网页上,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无论被收养人是否加入收养国国籍,中国收养中心都要求收养组织在收养人收养子女后第一年内提供2次收养家庭的安置报告,提供的时间是被收养人到收养家庭后的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如果被收养儿童在一年之内还没有加入收养人国籍,收养组织还要继续提供安置报告,每6个月提供一次,直到被收养儿童加入收养国国籍为止。”对于提交安置报告的问题,美国大使馆官员表示,一般在收养儿童被安置1年后,就没有继续提交报告的规定了。一些美国的收养机构会不定期地组织收养家庭聚会,但这只是一种服务,任何一方都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责任了。

谈到托尼强暴养女的个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杜新丽认为,这起案件实际上已经属于美国国内法律适用的范围了,跟跨国收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儿童一旦加入外国国籍,从法律上说就属于外国人了。尽管如此,中国民众对被跨国收养的儿童还存有民族感情。保护儿童的权益,中国相关机构所能做的就是与外国机构加强协作,对收养父母的资格审查方面可以再严格一些为。

美国收养家庭不忘来华“寻根”

在美国,跨国收养甚至比收养本国儿童还要容易一些。美国2004年1月新实行的《儿童公民法》规定,跨国收养的儿童仅仅需要45天就能获得美国公民身份。从1999年开始,美国家庭收养的外国儿童中,中国儿童攀升至第一位,总人数已有6万人左右。除中国外,俄罗斯和危地马拉被收养的儿童人数也很多。收养中国儿童,已是美国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话题。流行电影《欲望都市》中,不孕的女主角夏洛特收养了一名中国女孩;曾参加过总统大选的参议员克里,也因其妹妹收养中国小女孩而赢得不少亲和分;美国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1999年也从中国扬州收养了一名被遗弃的女婴。而收养中国儿童的主流还是形形色色普通的美国民众。在美国人看来,在美国国内领养机构收养孩子费用高、法律手续复杂,许多被收养孩子的亲生父母容易反悔,会找上门来要孩子,不如跨国领养更省事。

但美国人的做法,很多时候中国人不能理解。据《洛杉矶时报》去年年底报道说,很多收养中国儿童的美国人带着孩子回到中国,“不只是爬爬长城,加深孩子的中国文化”的旅行,而是为了试探着揭开最难以琢磨的秘密——“我们的孩子到底是谁”,他们的亲生父母是谁,他们从哪里来,还有没有兄弟姐妹,为什么被遗弃或被人收养等等。美国人认为,对那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迟早要问到“身份”问题,许多美国的养父母鼓励他们回到中国来寻找答案。但多数人不会幸运地找到答案,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美国不同,美国养父母和亲生父母可以相互知晓,但中国人不会这样去做。美国领养制度中可以有“开放式领养”,而中国的许多儿童因为性别或生理原因而被匿名遗弃。

《环球时报》记者在美国接触的一些收养中国儿童家庭,普遍都很在意给孩子补充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在加州圣迭戈市,一家白人父母收养了一名10岁的中国女孩,母亲阿拉纳对记者说,原来也担心收养这么大的孩子是不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培养亲情,但事情比她想象的要顺利。现在,他们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去一家四川餐馆吃饭,鼓励她继续学习中文,希望她不要忘记自己的文化背景。对这些美国收养家庭的做法,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认为,跨国收养是国际合作的一种体现,更是人类美好感情的升华。中美之间跨国收养使很多美国家庭享受到了天伦之乐,也让被收养的中国儿童因此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应该说,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跨国收养整体上是好的。

跨国收养变难成全球趋势

让美国单身女性贝基·弗雷厄2009年年初郁闷的是,她作为单身母亲,已经失去中国新收养法所规定的收养资格了。而她几年前曾收养过一个中国女孩,那时中国的收养制度还没有现在这么严。《今日美国报》2009年3月曾报道说,2007年5月中国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收养规定,这对美国人来说是坏消息,对中国来说却是进步的标志。文章描写来中国收养婴儿的美国夫妇常住的广州白天鹅宾馆空空荡荡,酒店可外借的婴儿床和婴儿推车也开始闲置,原因就是中国的收养规定开始从严。文章认为,中国有权决定自己的规则,剔除不健康的父母,把不合格的收养父母排除在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公平竞争。

据美国官方统计,美国公民2005年从正规渠道收养了7906名中国孩子,是收养数量的“高峰年”。而美国大使馆官员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2009年从广州领事馆发放的收养儿童的移民签证有3001例,2008年有3908例。美国《时代》周刊去年4月也分析了美国人收养中国孩子减少背后的原因。除了中国要求收养父母具备结婚、未被临床诊断为肥胖、年龄小于50岁、过去两年没服过抗抑郁药、面部没有畸形等条件外,还要达到一定教育和经济条件。新规定对很多美国人来说“显得有点苛刻”,但它只是部分原因,最主要的是更多的中国孩子正在中国国内被收养,这与中国经济变化带来的文化改变有关。另一方面,社会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抛弃自己女婴的父母少了。对中国收紧跨国收养制度,一些已经收养了中国孩子的西方民众也表示理解,认为中国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对于中国政府来说,首要的是为孩子找适当的收养家庭,而不是为家庭找可以收养的孩子。

越南也是美国家庭收养国外儿童比较多的亚洲国家之一。影星安吉丽娜·朱莉2007年曾收养一位越南孤儿,当年被收养到美国的越南儿童约有1000人。但越南政府2008年4月曾表示,将从当年7月禁止美国人收养越南儿童。起因是美国媒体公布了美国驻河内使馆的一份报告,报告涉及越南在收养过程中存在贩卖儿童、腐败和欺诈的情况,而越南国际收养机构认为这样的说法毫无根据。

美国还有一些影星和歌星也热衷收养国外儿童,有些人还把此当成慈善事业的一部分。歌星麦当娜曾在2006年收养过非洲马拉维的一个男孩,因为马拉维有“只有本国公民才能收养本国儿童且必须与拟收养的孩子在一起生活至少18个月”的规定,收养遇到一些阻力,最后是马拉维政府“破例”同意。等到她2009年再次提出收养一个马拉维女孩时,又打了一场“官司”,最后经马拉维最高法院宣布,才收养成功。

美国人在越南和马拉维收养遇到“麻烦”只是全球收养总趋势的一个小侧面。美联社去年12月17日报道说,美国人收养外国儿童数量剧减。过去一年,减少了1/4,为1996年以来的最低点。倡导收养的积极分子敦促国会帮助扭转这一局面。危地马拉的收养业一度兴隆但极为腐败,眼下正在进行改革和处于关闭状态。还有分析说,收养总趋势呈现越来越难的原因,也与中国、美国等70多国加入《海牙跨国收养公约》有关,公约缔约国对跨国收养儿童的保护条件比较高,要求跨国收养活动符合被收养儿童的最佳利益,防止被收养儿童受虐、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受敲诈的现象。▲

猜你喜欢

跨国领养儿童
瑞士跨国打工族人数破新高
被领养出的人生赢家?
东西方的碰撞 惊艳乐坛的跨国音乐合作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为啥呀?
大家族de兔子
什么是跨国有组织犯罪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