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活垃圾筛分性质的研究
2010-01-04冯国建
周 帆 冯国建
(1.重庆万州清泉中学,重庆万州 404100)
(2.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
伴随着城市经济、人口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生活垃圾数量也不断加大,全世界垃圾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8.42%,我国垃圾年增长率高达10%,[1]超过了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我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2]生活垃圾的污染会导致环境恶化.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城市发展的焦点和难点.[3]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丰富的再生资源,城市生活垃圾中有许多物质,均可再生或重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选必须考虑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而分选的经济性则是分选流程的最优化和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质回收最大化的统一.[4][5]为探究城市生活垃圾中具有可回收利用潜力的物质种类,本实验利用不同孔径的手动筛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筛分,研究生活垃圾的粒度分布特征,为提高垃圾再利用效率、改进综合处理工艺提供借鉴.
1 重庆市生活垃圾概况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近年来产生的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加.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重庆市生活垃圾组成成分有较大差异,并且垃圾产量也逐年增加.因此,如何减少垃圾排放量,将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已成为重庆市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表1 重庆市主城区垃圾组成成分含量/%[6]
表2 重庆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手动筛、烘箱、磅秤(量程为0~100 kg)、天平、塑料桶.手动筛的孔径分别为8 mm、40 mm、80 mm和120 mm,其中孔径为8 mm、40 mm和80 mm手动筛的尺寸为800 mm×600 mm,孔径为120 mm手动筛的尺寸为1 000 mm×900 mm.烘箱的温度控制在60~70 ℃,以免将垃圾中的有机质烧失.
2.2 样品采集
实验所用生活垃圾均取自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垃圾收运站,该收运站收集附近几个小区的垃圾,小区人口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文化层次高低兼有,生活水平的差异性较大,该垃圾收运站未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故所取的生活垃圾具有一定代表性.
2.3 实验步骤
将垃圾置于搪瓷盘内摊平,放入烘箱内,在60~70 ℃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一般烘干时间不少于10小时.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1500 g,将称好的试样倒入按孔径由大到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中,盖好筛盖后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进行机器筛分,摇筛10 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进行手工筛分.通过的垃圾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并记录称重结果和分类结果.
3 实验结果及评定
3.1 不同粒径范围内生活垃圾的含量
垃圾筛分实验结果见表 3,从该表可以看出,粒径>120mm的生活垃圾最多,其含量为25%,粒径范围在8~40 mm、40~80 mm、80~120 mm及<8 mm的生活垃圾含量分别为31%、22%、14%、8%.
表3 生活垃圾筛分实验结果
3.2 垃圾的颗粒级配
图1 颗粒级配累积曲线
3.3 不同粒径范围内生活垃圾的组分
将筛分后的垃圾进行组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从该表可以看出,粒径>120 mm及粒径范围在80~120 mm的生活垃圾中的主要物质为塑料制品和纸制品,这2类物质的质量总和分别占总物质量的90%和以上.在40~80 mm粒径范围内,生活垃圾中物质的种类较多,组成较为复杂,有机物的组分含量约为70%.粒径范围在8~40 mm的生活垃圾中80%以上的物质为有机物,其他物质含量较少.粒径<8 mm的生活垃圾基本都为有机物,可直接进行生物处理.
表4 各个粒径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组分及其含量/%
4 结 论
通过对重庆市某生活小区垃圾的筛分实验可知,粒径在80~120 mm范围内的垃圾最多,其次分别为粒径>120 mm、40~80 mm、8~40 mm及<8 mm的垃圾,并且每种粒径范围内垃圾组分及含量也不相同,其中40~80 mm粒径范围内的垃圾种类最多.通过筛分实验结果计算表明,重庆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级配不良,为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应根据不同粒径采用不同的分选技术.
[1]张莲花.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土层工程特性及净化机理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10).
[2]卢苇,马一太,王志国,等.城市垃圾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环境,2004,23(2).
[3]龙良俊.重庆垃圾焚烧飞灰特征及其化学稳定性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4]李兵,东志颖,郑琦宏.城市生活垃圾筛分性质的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3).
[5]李兵,董志颖.宁波市生活垃圾粒度分布特性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
[6]李东,顾恒岳.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1(1).
[7]朱凡,胡岱文.土力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