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人性研究综述
2010-01-03崔岐恩张晓霞
崔岐恩,张晓霞
(1.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近三十年来人性研究综述
崔岐恩1,2,张晓霞1
(1.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人性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文献检索看,国内近三十年来人性研究主题围绕党的指导思想而流变,依次为异化与人道主义(1978-1985)、主体性(1986-1990)、市场经济中人的价值(1991-1995)、人性的内涵与特征(1996-2000)、人性与制度(2001-2005)、人性与教育(2006-2009)。这对我们概览人性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建构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人性研究;指导思想;主题;
人性既是热点,又是永恒的话题。人性研究在大陆经过短暂的禁锢后又以适度开放的姿态活跃起来,并出现了假设各异、观点相左、结构松散的状况。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路,掌握其脉络,有助于深化其它基于人性的理论的发展。本文基于CN KI学术平台,通过文献检索,对近30年来人性研究领域的主题、视角进行梳理。
一、关于人性研究的检索情况
为了对人性研究进行整体把握,笔者于2009年11月中旬首先在 CN KI中进行“跨库初级检索”。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在检索项“题名”输入检索词“人性”,设置检索时段为1979-2008年,匹配为“精确”。整理结果如下:
1.文献检索情况
有关人性的文献共13142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2077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32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517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516篇。
2.文献被引情况分析
通过对哲学与教育学领域篇名含“人性”的论文来源文献被引情况检索,在排除非专业人士论文和篇名含“人性化”的论文被引情况之后,得到如下结果:其中表1为近10年累计被引次数排序,表2为近5年累计被引次数排序。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引用频次较高的人性论文多为教育学者的教育类论文,一方面印证了教育与人性关系最为密切,另一方面显示了教育工作者队伍庞大,教育论文数量多。但是检索发现,2008年篇名为“人性”的论文总计1888篇,而核心期刊论文数为0篇。这反映出,人性研究表面热闹而实际缺少创见,大部分论文只是应景式的垃圾。
检索还发现,1980年以来,中央党校韩庆祥有关人性的研究成果最多,按照主题并作者搜索,其中报刊文章19篇,期刊论文38篇(范围“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与“文史哲”),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有13篇。
表1 1990-2009(11月)哲学与教育学领域关于“人性”论文累计被引次数排序
表2 2005-2009(11月)哲学与教育学领域关于“人性”论文累计被引次数排序
二、近三十年人性研究主题的流变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建国后历次关于人性研究的主题无不围绕党中央的“感召”,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指导思想对人性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曾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时期的需要”必然也包含政治环境的需要。笔者基于各个时期人性相关主题的文献梳理、论文数量和学术会议,将1978以来30年间的人性研究分为六个阶段,每阶段各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人性主题,而这些主题与该阶段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密切关联。当然,每个阶段以及阶段内的主题只是主观的大致勾勒,并非唯一主题。
1.1978~1985:异化与人道主义
此阶段党的指导思想是解放与反思。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以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标志的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催生了建国后第一次人性研究的高潮。促发了1979年以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为主题的全国性大讨论。其实质是从哲学人性论上反思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价值。1982年2月26~27日,中国社科院邀请在京科研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于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讨论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等问题。大家认为: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在粉碎“四人帮”后形成的研究热潮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并一致肯定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国外哲学研究把对“人”的研究做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社会科学研究》甚至在1982年开出专栏“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讨论”,记载了学界当年对人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如韩纪元对人性、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做了现在看来比较粗浅的阐述。[2]袁亚愚论述了异化概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
但这些讨论只是小心翼翼地套用马克思“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未曾展开的断语。1983年3月16日周扬在《人民日报》发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以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该文引发人们从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对人性的探讨。[4]刘汉华在《求实》发文认为:把异化普遍化、永恒化,在理论上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上会造成很大危害,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途失去信心。[5]仲英提出人性不能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前提。[6]1984年王锐生、景天魁出版《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7],从哲学史的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阐述了异化产生的原因及人的发展等问题。朱德生在北京大学学报发文指出“自我异化”、“人性复归”等“异化”说是形而上学的,无助于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才是正确途径。[8]
这股研究热潮自胡乔木、黄楠森1984年发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几个问题》后渐趋降温,胡、黄指出要区别对待两种人道主义:一是可以继承的——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二是必须批判的——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9]
2.1986~1990 :主体性
此阶段党的指导思想是开辟现代化建设之路。1985年前后,我国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其实即人的现代化问题。1985年掀起人的现代化的研究热潮,焦点是人的主体性,并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10]
魏秀云分析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人性基础,无论是性善(儒家人性论)或性恶(法家人性论)都会抑制民主或阻碍主体性。[11]金延从“人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者”这个命题出发,分析了考察人的主体性时必须坚持的三项方法论原则——永恒性与历史性、理想性与现实性、个性与社会性。[12]叶壬虎认为主体的人有二重本质:一是内在本质——主体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二是外在本质——常驻于主体自身的人类内在本质通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总和中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现实形态。[13]
除学术论文外,这个时期还出版了许多很有影响的著作,如欧阳谦在专著《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初探》[14]里简要分析了新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葛兰西、马尔库塞等人的观点。袁贵仁在编著《人的哲学》中对人性做了全面阐述,认为人性就是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属性,它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人性伴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社会的历史而不断发展[15]。
另外,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研究者开始系统反思中国古代人性或人学理论。如张岱年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16]1990年10月,中国社科院主办“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讨论会。会上有学者提及中国古代人性问题的特点并认为研究中国古代人性和人学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17]
3.1991~1995:市场经济中人的价值
此阶段党的指导思想是经济体制转型。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同时指出: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人。这个时期关于市场行为和人的价值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市场经济的关键词内在地包含“价值”,这个时期人性研究自然也关注人的价值。有观点认为:人的价值是主体的价值。它不同于一般客体的价值:它具有自为性、创造性、超越性;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劳动能力。[18]胡寿鹤认为人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发挥能动性所起的作用和通过发挥社会性所起的作用[19]肖前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阐述:由于人具有目的和工具的二重属性,使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20]
有学者针对中国市场经济转型,批判了西方社会交换理论的三种人性假设——理性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和享乐主义假设。[21]章海山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价值系统,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发展人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比以往任何经济形态以更符合人的价值、人性的方式来实现。[22]王锐生主张坚持认识论的唯物主义立场,把斯密的“人性→经济规律”的唯心主义公式颠倒过来,用社会经济规律的现实来说明人性。[23]针对当时经济转型中人们过度追逐私利,钱逊1993年在《哲学研究》批判性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家的性私论。[24]
河南省伦理学会于1995年召开“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这一主题,具体讨论了市场经济与道德、人性的关系、价值观等问题。[25]
4.1996~2000:人性的内涵与特征
此阶段党的指导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阶段全国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而人性和人学的研究与此呼应,一反前面三个时期主要解读西方人性学说或梳理中国古代哲学的人性理论,这一时期涌现许多有中国特色的新观点,集中体现在人性的内涵和特征两个方面:
(1)人性的内涵 主流观点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与动物之共性,但是也有一些不同观点。如俞吾金认为:人性指人先天、自然的属性,而非后天社会属性;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之属性。[26]高清海认为:人是一种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经过实践,人与自然分化出来,再经历与自然的对立状态后,重新与自然结为一体。[27]还有学者从整体上认识人性,如张廷文指出,人性即人的属性,它包括道德侧面和智能侧面;各种不同人性观之间相互补充并形成对人性的整体认识。[28]张宏把人性的不同侧面加以综合而形成对人性的系统认识——“人性系统存在论”。[29]鲁洁认为人性存在于两重性的否定性的统一之中:既在现存的实然中,又在超越现存的应然中。[30]
(2)人性的特征 王坤庆指出,人性不仅包含自然性、社会性,还应该包含精神性。人性是这三个维度特性的综合。[31]张荣认为人性具有先验性、经验性、超验性的基本特征。[32]路红梅、李河菊认为人性是一个包含客观存在性、系统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征的动态系统。[33]周继旨认为人性具有变化发展的特征,虽有异化与退化现象,但总趋势必然指向真善美。[34]胡海波认为人先天地就有一种“自身超越”和追求正义的本性。[35]1997年4月26~28日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全国首届人学讨论会于北京召开,掀起了我国人学研究的热潮。[36]而人学的核心或者基点便是人性之学,因为该会有学者提出人学可以由人的存在论、人的认识论、人的演化论和人的价值论四大部分组成。
当然,除以上创新性观点外,也有个别研究者从古典文献中梳理前人观点,如李秋零从康德论文《论人的根本恶》解读康德人性观:人性根本恶但人的本性中蕴含三种改恶向善的原初享赋(动物性享赋、理性享赋、人格性享赋)。[37]王元归纳出弗罗姆人性思想:人性的特征寓于四个“生存的两歧”——生与死、灵与肉、实现潜能与生命短暂、个人化与孤独感。[38]
5.2001~2005 :人性与制度
此阶段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2000年2月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越来越朝向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讲话中说:“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9]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1年开始,我国学术界关于人性研究掀起一股热潮,有关人性论文数量呈井喷之势。
图1 1990~2009年间标题含“人性”之年度文献数(2009年仅统计11月17日之前文献)
很明显人性研究围绕党的指导思想“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主体所在社会决定的,社会的结构由制度来规制,因此这个阶段较多讨论人性与制度。人是社会发展和制度变革的中间环节,从人性论的视角解析制度是一个直接的有益的视角。
很多论文采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维度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为性”和“为人性”为理论基奠,借助马克思关于人类存在三个历史形态的划分为理论依据,以现实的人类的生产实践生活为基础,展开对社会主义制度问题的理论探索。[40]人性是一个获得性的过程,是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过程,是去恶扬善的过程。社会塑造为人性的提升提供导向和创设必要的社会人文环境,主体选择是对社会塑造的内化、自觉与升华。社会塑造只有同人的觉悟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性完善成为现实。[41]
西方思想家是在认定人性具有欲望、私念的前提下来对政治制度进行设计的。一方面,他们认为人性中有不完善的一面,因此在政治体制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使政治体制能抑恶扬善;人性有弱点,为避免它对社会造成损害,必须对权力加以制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性的弱点,化害为利,使之服务于社会。[42]
法治作为人类对规则需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不同视域中,有着不同的人性基础理论。人性亦善亦恶的可塑论是伦理学视域法治的人性基础——法治成为必要;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统一是认识论视域法治的人性基础——法治的生成成为可能;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生存论视域法治的人性基础——法治的生成本身成为一个实践的过程。[43]因为人性结构中有冲突、缺陷,才使得法治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需求。[44]孙绵涛提出了“智慧人格”的人性观,认为求生存求发展是人的本性,在制度上要建立有利于人自由发展的规范并保障这些规范的有效实施。[45]
宋增伟论述了制度与人性的关系,他认为:正确的人性假设是制度公正的前提;制度公正必须符合人性实际的要求;人性的局限性决定了制度公正的相对性。[46]周叶中认为,对人性在哲学上和伦理上的全面认识直接影响着人们在进行制度设计时的态度偏向。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任何制度设计的基础和目标,它决定着制度设计的方向和内容。宪政既要适应人性又要适当地引导人性。[47]
制度的人性基础在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这种人性基础既有其客体性,又有其主体性。制度基于主体性经历了从神本、物本到人本的发展。刘云生考稽了近代以来人性理论与民法之关系,从人性角度论证了传统私法制度存在之合理性与合法性,更进一步确证了人性与民法价值体系与诸项制度之间之必然因果关系。[48]
新公共管理理论纠正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性恶论假设,代之以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以经济人假设做为逻辑起点的新公共管理注重公私利益的和谐,主张以激励兼容而非规制做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这为政府摒弃官僚制、建立市场驱动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49]彭志勇在2003年博士论文中阐述了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的两个矛盾:体制创新先行与人性发展水平低下的矛盾;人性发展进步与制度创新滞后的矛盾。[50]
6.2006至今:人性与教育
此阶段党的指导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个时期人性研究角度多、层次深,并反思已有研究。主题较多但偏向人性与教育,原因有二:一方面响应党的号召“提供思想道德基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人们将社会各种问题的解决寄望于教育。
三、近三十年人性研究总评
从上述关于近三十年人性研究主题流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第一,学界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人性的内容更加全面,蕴含的意义更加丰富。经历了从实在性本质的追寻到存在性生成的变迁。先天的、宿命的、静止的、单维的、终结的人性观点日益被摒弃,而生成的、动态的、多元的、无限的人性观点逐步成为主流。
第二,从我国1978年以来30年间人性主题流变可以看出,大陆人性研究与政治关系密切。如1983年周扬小心翼翼地套用马克思“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未曾展开的断语发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后,身心受到巨大压力而在郁闷中去世;人权、自由等概念在解放后一度被贴上阶级标签,直到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白皮书《中国人权状况》才使相关争论休止,白皮书中说:“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季羡林1993年不无兴奋地说“过去谁要提人性论就是修正主义,离反革命只有一根头发丝的距离,我们今天托了改革开放的福,敢于把人性提了出来”。[51]笔者认为,大陆人性研究与政治关系密切的原因有三:①文化原因:我国悠久的学术文化惯性——人文学者乐于给经典或统治思想做注脚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主流之外的倾向被当作异类,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仅仅昙花一现于大一统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②体制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犹如初生婴儿,还很脆弱、稚嫩而缺少自信,不敢也不能放弃对意识形态的严密控制;③人性原因:人性中有自私的潜流,而与统治者或社会强势集团步调一致甚至唱赞歌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因此很多人文学者甘于沦落为方针政策的诠释者而缺少批判精神,更有利禄之徒乐于为精英阶层说话而丧失民本立场和人文情怀。
第三,在进行人性研究时,一方面学者们需要秉持符合人类基本价值的立场博采众长、勇于探索;另一方面学术环境应更开放民主、兼容并包。这既是人性研究的方法论前提,也是人性研究的终极使命。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所言:“探讨人性,是为了解放人性;思考人类的命运,是为了建立一个公正自由的社会。”[52]
[1]本刊记者.北京地区座谈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J].哲学动态,1982,(4).
[2]韩纪元.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1982,(4).
[3]袁亚愚.异化概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1982,(4).
[4]庄锡华.80年代人性人道主义的两次讨论[J].文艺争鸣,2001,(5).
[5]刘汉华.异化不是普遍的永恒的概念[J].求实,1984,(5).
[6]仲英.人性不能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前提[J].社会科学研究,1984,(2).
[7]王锐生,景天魁.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8]朱德生.所谓人性“异化”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2).
[9]陶德麟.关于两种伦理原则的几个问题——读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J].江汉论坛1984,(5).
[10]韩庆祥.90年代人学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1996,(1).
[11]魏秀云.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人性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3).
[12]金延.考察人性问题的哲学方法论原则[J].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89,(1).
[13]叶壬虎.论人性的两重结构[J].浙江大学学报,1987,(2).
[14]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初探[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15]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16]张岱年.如何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1).
[17]田德文.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讨论会述要[J].哲学动态,1990,(11).
[18]邸建新,李克富.人的价值范畴综述[J].哲学动态,1990,(11).
[19]胡寿鹤.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5).
[20]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730.
[21]孙庆民.社会交换与人性假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2).
[22]章海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性和道德价值的同构[J].道德与文明,1995,(5).
[23]王锐生.市场行为与人性──对市场行为的哲学考察[J].哲学动态,1995,(12).
[24]钱逊.中国古代人性学说的几点启示[J].哲学研究,1993,(10).
[25]马进举,胡隆辉.河南省伦理学会“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纪要[J].道德与文明,1995,(5).
[26]俞吾金.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1).
[27]高清海.人的天人一体本性[J].江海学刊,1996,(3).
[28]张廷文.对人性的多侧面认识及现实意义[J].河南社会科学,1998,(3).
[29]张宏.人性系统三论[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4).
[30]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8,(4).
[31]王坤庆.人性、主体性与主体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4).
[32]张荣论.人性的三个基本特征[J].文史哲,1996,(5).
[33]路红梅,李河菊.论人性的系统结构及其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
[34]周继旨.论人性形成过程中的层次与发展趋势的指向[J].中国哲学史,1997,(2).
[35]胡海波.正义追求的人性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1997,(2).
[36]韩庆祥,韩璞庚.人学讨论的若干理论问题——全国首届人学讨论会综述[J].天府新论,1997,(4).
[37]李秋零.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J].哲学研究,1997,(1).
[38]王元.弗罗姆“人性异化论”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4).
[39]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9.
[40]李颖姣.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性底蕴[D].东北师范大学,2004.
[41]郭凤志.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J].东北师大学报,2001,(6).
[42]李荣华.论人性观与政治体制设计[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2).
[43]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6).
[44]段红弘.关于法治人性化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5).
[45]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人性观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
[46]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性制约[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5).
[47]周叶中,陈志英.宪政的人性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48]刘云生.道德祛魅与人性张扬:民法人格价值论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49]陈国权,曾军荣.人性预设转变与公共行政理论变革[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
[50]彭志勇.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3.
[51]季羡林.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J].群言,1993,(12).
[52]欧阳谦.20世纪西方人学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39.
Summary of Human Nature Research since 1978 in the Mainland
CU IQi-en1,2,ZHANG Xiao-xia1
(1 Xianyang No 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China;2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Human nature research hasobvious characteristicsof the times.Acco rding to the literature search,research topicsof human nature during the 3 decades were changing w ith the cpc’s guiding ideology through :alienation and humanitarian(1978~1985);subjectivity(1986~1990);human values(1991~1995);human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1996~2000);human and institutional(2001~2005);humanity and education(2006~2009).This analysis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our human characteristicsof the times and fo rm the theory.
human nature research;guiding ideology;topic
B82-061
A
1672-0539(2010)03-034-07
2010-05-12
陕西省教科“十一五”规划课题(SGH0902277),陕西省教育厅项目(08JK177);咸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200801003;07XSYK232;09XSYK312)。
崔岐恩(1975-),男,陕西咸阳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师发展;张晓霞(1976-),女,陕西咸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