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体育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2010-01-02尹晓峰

体育科研 2010年1期
关键词:上海体育发展

尹晓峰

上海体育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尹晓峰

主要是以上海建设“国际知名体育城市”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为切入点,针对目前上海在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过程中所处内外部环境复杂且相对模糊特点,拟将管理学中两种重要的战略环境分析工具SWOT和PEST整合后提出基于SWOT-PEST模式的环境分析矩阵,对上海政策、社会、经济、技术宏观环境以及4个层面中内外部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及战略决策和选择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打造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都市体育发展格局,并提出决策方案。

上海;体育;发展;环境

“十一五”是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力争实现“四个率先”,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作为这一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体育在谋划未来发展蓝图时,充分意识到了当前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所带来的历史契机。根据《上海市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这一时期上海将着力提升体育的整体实力和在国内、国际体坛的竞争力,形成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体育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并明确提出了“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总目标。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指出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是要探索都市体育的上海模式,充分发挥体育在现代化大都市的功能作用,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城市间体育发展的枢纽、国际体育资源整合开发的平台、国际体育产业的重要基地和市民体育权利的共享之城。毫无疑问,总目标的确立为上海体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系中找准了位置。

然而在面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出的后续效应、上海加快经济转型形成的巨大发展空间、上海举办世博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以及市民对体育需求形成的强大动力等众多机遇与挑战时,能够对上海体育发展战略环境进行清醒、客观、科学的分析与讨论对于准确把握上海体育发展脉动,加快实现“国际体育知名城市”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原因,本课题期望通过对当前上海体育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深入的剖析,为“十二五”期间制定“国际体育知名城市”战略目标的实施方案,加快实现“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目标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与支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于战略的规划和实施而言,战略环境的分析与研究应是组织做出根本性决定和选择重要行动的前哨战,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影响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并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为组织顺利开展规划实现目标打下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以上海建设“国际知名体育城市”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为切入点,针对目前上海在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过程中所处内外部环境复杂且相对模糊特点,拟将管理学中两种重要的战略环境分析工具SWOT和PEST整合后提出基于SWOT-PEST模式的环境分析矩阵(见表1),对上海政策、社会、经济、技术宏观环境以及4个层面中内外部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及战略决策和选择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为探索上海特色的都市体育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都市体育发展格局,并最终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目标提供决策方案。

表1 SWOT-PEST矩阵分析模型Table Ⅰ SWOT-PEST Matrix Mode

2 分析与讨论

2.1 上海体育发展环境的SWOT-PEST分析

2.1.1 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内部资源及能力的优势分析(S)

(1)政治优势

● 城市战略定位的科学明晰提供了上海体育发展的政治优势

城市战略定位是基于对城市现状和潜力的充分认识、对城市所处国家和国际格局的全面把握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各个方面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纵观上海城市定位的变迁过程(见表2),大体上经历了4次修订。

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思路定位于“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的城市功能,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重要的外贸口岸,成为全国重要的金融市场”。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至此,上海的城市发展进入到了站在全球高度研究自身发展战略的复兴发展阶段。1996年通过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八五”计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定位进行了修订,把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目标,同时将“现代化国际城市”升级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步入新世纪后,在“十五”伊始,上海再次对自身发展的定位做出了修订,提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根据党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上海又对未来城市功能做出了进一步的具体明确,除了仍然紧扣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之外,提出把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作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主线。

表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定位与体育发展战略变迁Table Ⅱ Change of Shanghai City Orientation and Sports Development since 1980s

从国内中心城市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知名世界城市的定位转变,一方面源于对时代主题和国际以及国家大格局的判断和认识,一方面也在于上海改革开放发展的飞速变化。科学准确的城市功能定位为上海各行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纬度提供了政治优势。作为发展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上海体育事业,在这一大背景中也获得了稳定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在上海市政府统领性的部署和规划下,上海体育的发展目标同样在进行着有序地升级。

● 政策与体制的锐意改革提供了上海体育发展的创新优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积极发挥国家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排头兵的作用,锐意改革的步伐延伸到了各个领域之中。在注重经济改革的同时,尤其加大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改革,全面塑造“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正是得益于政策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探索,融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上海体育获得了难得的创新发展优势。

“八五”期间是我国深化改革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战略目标确立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为了保证体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上海市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首先从完善体育法规政策入手,《上海市体育场所管理办法》以及为配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建身计划纲要》而制定的《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在这一时期相继出台,就体育法制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力度而言,在全国范围也是带有突破性的首创之举。这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的近十年,关于体育竞赛运作经营、体育工作评价、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科技保障、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体育场馆管理、体育彩票发行管理、运动员管理与安置等涉及体育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相继出台,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体育权益,使上海体育改革走上了有法可依的法制轨道。

在政策的保障和指引下,上海体育的改革创新之路顺利拓展。体育管理体制方面,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了体育行政部门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开始探索政府管与社会办相结合、业余与职业相衔接、重点培育与全面普及相协调的组织模式;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方面,通过承办东亚运动会探索出了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型体育赛事的运作模式,开创了国内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力量兴办体育赛事的先河;体育运行机制方面,逐步理顺了单项运动协会、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体育俱乐部的关系,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各级体育总会及其单项协会的性质和职能加以明确,加强了体育总会组织、制度和队伍建设,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2)经济优势

● 优越的地缘经济格局提供了上海体育发展的区位优势

上海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十分有利于资金的积累和扩散,金融辐射作用非常明显。加之它所处位置是中国经济影响力最强,规模最大,受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最多的长三角都市群,腹地优势明显。

从国际地理位置来看,上海又处于东北亚、东南亚中心,东临太平洋,与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隔海相望,资金集散、流动,向外开放辐射功能同样十分明显。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庞大的经济腹地使上海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人口、生产、消费、资本、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具有高集聚性的中心城市,而“四个中心”建设的顺利推进更进一步凸现了上海的这一优势。

对于上海体育而言,这种区位优势为上海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既包括适宜体育开展的场馆设施、资金投入、相关法律法规等,又蕴含适宜体育发展的居民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标准以及思维方式等。这些变化都为体育健康休闲产业的资金融通、中枢管理、体育服务产品流通等服务活动的高度集聚打下了基础,也为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体育旅游、体育信息、体育人才培训等一系列体育产业的行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并将对周围地区体育产业的提升产生较强的吸纳和辐射效应。

● 良性的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了上海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截止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受到改革开放初期各种制度条件的约束,上海工业以结构调整为主,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上海经济增长率在1982-1991年的时间跨度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个阶段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时间区间,截止到2008年,上海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17年以较大的幅度高出全国变化,根据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见图1),上海市生产总值(GDP)在2006年首次突破万亿元,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仍然达到了13 698亿元,人均GDP达到72 552万,按可比价格计算,2001年至2008年上海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在以“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呈现出了长期、整体高速发展的态势,增长形态趋于完善,增长基础更加坚固。

表3 2000年-2009年上海体育场馆建设情况一览Table Ⅲ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s Facilities in Shanghai in 2000-2009

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为上海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赖以需要的资金和物质基础条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用于体育事业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根据全国体育场地第五次普查情况,截止到2003年底上海市体育场地的投资金额达到125 998万元,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54.1%,场地个数也由“四普”时期的3 390个增加到14 425个。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按照不断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做强做大国际品牌赛事的“双轨”方向同时纵深开展,一方面继续加大增建各类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力度,切实抓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一方面为承办国内、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打造城市品牌赛事,新建或改建了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场馆(见表3)。

● 日趋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上海体育发展的依托优势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是支撑城市发展体系的重要框架之一。上海在确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与定位目标之后,就提出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原则,并把城市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对基础建设投资方式和渠道的进行积极探索之后,上海依靠城市建设与管理并举的多元化融资模式一举解决了制约城建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从表4可以清晰地看到,“九五”和“十五”时期成为上海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期,市政建设总投资额达到2 448.64亿元,占到总投资额的33.3%,以铁路、道路、河道码头、机场、市政管线以及水利工程为主的公用设施得到了完善。进入到“十一五”计划期,为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步伐,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上海市政府着重加大了交通运输和市政建设投资额的比重。对外完成了浦东机场一期和虹桥国际机场的扩建工程,航空客吞吐能力和货邮吞吐量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3.4倍和5.9倍;港口建设方面实现了集装箱吞吐能力561.2万标准箱,跃居世界集装箱的第六位;全面建成了沪杭铁路复线,建成沪宁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对内以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建设为主体,市中心初步形成由“申”形高架和“三横三纵”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十字加半环”组成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到2020年上海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22条。城市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大型换乘枢纽及停车设施建设以及城市道路和外围公路接口工程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表4 各时期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额情况一览(单位:亿元)Table Ⅳ Investment in Shanghai Urban Infrastruc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凸显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架构,加快了上海与外周地区劳动力、技术、物资、设施、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为包括与体育产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制造业、以及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托优势,有利于促进上海内部之间以及上海与外界各类要素的移动与互补,为搭建国际体育资源整合开发平台提速。

(3)社会优势

● 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提供了上海体育发展的人文环境优势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是彰显城市魅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血液。代表了上海城市文化的海派文化在经过了时间长河的洗涤之后,已经撇去了参杂其中的浮尘与糟粕而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汲取容纳域外文化,以倡导时尚、文化、娱乐与休闲消费理念的同时注重审美情趣与适度理性消费的最佳结合,以洋溢创造活力,散发创新气息的创新精神开创未来,构成了海派文化特征的缩影。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与代表上海“精、气、神”的城市精神融合之后,最终构成了“海纳百川,服务全国,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人文环境。由“海派文化”孕育出来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等品格,业已成为上海未来发展必不可缺的魅力与张力,贯穿在许许多多的行业之中,体育也不例外。

开放豁达的人文环境营造了体育权利共享的氛围,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观念由过去的单纯健身观向身心健康、休闲娱乐、达成目标、满足需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市民参与体育的形式更加丰富,除了自愿加入体育协会组织、自发性体育组织以及各种体育健身俱乐部,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之外,更将欣赏体育赛事作为余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群众基础,推动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展,这其中既有NBA中国赛、国际汽联F1大奖赛、ATP网球大师系列赛、汇丰高尔夫精英赛、“东丽杯”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统赛事,也有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世界龙狮锦标赛、中国上海国际风筝邀请赛等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民俗赛事,还有上海国际攀岩大师赛、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等现代极限赛事,而这些赛事之所以能够落户上海并生根发芽,也得益于以体育赛事为载体的多元文化形态迅速在充满海派气息的上海找到了可以融合的最佳契点。

● 对现代化高水准生活方式的诉求提供了上海体育发展的需求平台优势

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所经历的是一个知识经经济主导化、社会城市化、政治民主化、文化理性化的多维一体的文明演进过程。人们对现代化高水准生活方式的渴望和追求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而在对这股力量进行解构时,不难发现需求层次的提升与社会发展水平的进步互为支撑。

按照联合国关于衡量国家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划分标准,恩格系数达到50%~59%属于勉强度日状态(即我国的温饱状态);40%~49%属于小康阶段;20%~39%叫富裕状态;20%以下叫极其富裕状态。从表5中可以看到,上海自进入新世纪起,实现了小康社会向富裕阶段的过渡,城镇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用于消费的支出比例也明显增加。

从近十年的情况来看,伴随着上海城市经济和改革的深入,上海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悄然发生着变化。表6显示了上海近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比例情况,数据清晰地说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之后,用于基本物质生活的需求出现了下降,由世纪初的44.5%下降到35.5%,而在服务消费方面,尤其是包括体育消费在内的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改善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则呈现出了背向上升的趋势,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从2000年的人均147元攀升至2008年的874元,文化娱乐用品消费也从当时的人均555元增至如今的835元。对体育娱乐消费需求的增加势必激活了体育相关产业的功能释放,以实物形态为主的体育消费需求将刺激体育生产和加工制造业的升级,为打造国际性体育产业基地蓄能;以服务形态为主的体育消费需求将对上海的建设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培训市场、体育传媒市场、体育博彩市场以及体育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专业化起到推动作用。

表5 上海近年城市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一览Table Ⅴ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Life of Shanghai Families in the Recent Years

表6 上海近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一览(%)Table Ⅵ Average Expenditure of Shanghai Citizens in the Recent Years

(4)科技优势

● 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上海体育发展的竞争优势

自上世纪年代中期以来,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新时期新发展的既定国策之一,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上海率先与国家战略对接,先后制定并实施《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和《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旨在不断增强城市的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内外竞争能力,把城市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上来,转移到不断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全市范围内构建创新体系和营造整体创新环境。在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将科技创新渗透到上海市的每个领域之中。

体育竞争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两个基础。一是经济层面的硬基础,二是科学技术层面的软基础。前者决定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后者决定着体育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可以说,新世纪体育事业发展速度快慢、质量高低、效益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与结合程度。毋庸置疑,在科教兴市主战略的体系中,“科教兴体”的提出是对整个体系的丰富和完善。“科教兴体”一方面要求注重体育科技研究和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了科技成果在全民健身领域的“民用”转化,竞技水平提高的科技攻关与服务以及体育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另一方面,要求体育工作者素质的提高。无论体育管理者、科研人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还是体育健身指导员等等体育从业人员,都从培训和教育环节狠下功夫。简言之,科技为翼,教育为本,将是抢占体育竞争实力制高点的有力保证。

2.2 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内部资源及能力的劣势分析(W)

(1)政治劣势

● 政府管理型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体育自治组织与体育社团力量遭到“挤出”的基本格局没变

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是保障社会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是长期过程。由于受到诸如该地区或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体育、民族传统文化等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按照管理权力的归属划分的话,大致有政府管理型、社会管理型和二者结合型3种分类。从上海体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来看,之前长期形成的政府管理格局,使政府的管理触角已深入到体育事业的各个层面,尽管结合自身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现状,在浦东新区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向结合型积极推进的尝试,期望通过政府和社会体育组织共同管理体育,但在权限划分和利益分配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使得体育的发展过程依旧处于政府的强势控制下,基层体育自治组织和体育社团的力量遭到“挤出”,社会参与力度大打折扣,造成政府在对基层具体事物的管理中很难得到社会的有效共鸣,同时又影响了本应履行的宏观管理和监督职能。

● 体育法制化程度仍需提高,政策法规对体育的调控不强制削弱了政府体育管理的有效性

体育的法制建设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和稳定中起着引导、推进和保障作用。因此,上海体育在新时期向“国际体育知名城市”总目标迈进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起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体育法制环境,运用法律手段在发展体育产业、维护公民体育权利、健全体育纠纷解决救济渠道、构建体育保险体系等方面达到国际化要求。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制度法规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是制约法治环境建立的主要问题。颁布的体育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或者体育部门的内部事务上,突出强调了政府发展体育事业的职能和权利,而对于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方面缺少具体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以保障和实施。一些政策的制定仍旧较为宏观,缺少实际层面的可操作性和可量化的依据。处于萌芽期的体育产业,因缺少管理、优惠扶持政策而影响到社会资本的投入阻碍体育产业迈向国际化的步伐。而反观群众体育,市民是城市体育的承载主体,确保每一位市民拥有和享用体育运动权利是体育立法的灵魂,而现在的政策法规并没有特别具体强调公民体育权利的问题,这样也就无形地影响到了群众体育工作在依法治体中的分量。

除此之外,现有的法规大都以《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宪法》的相关条文为基础,配合有限的行业管理规范、制度、条例共同组成,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国际间的体育交流与合作时,这些法规政策效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依法办事存在较大的困难,政府难以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对体育事务有效的宏观管理。

(2)经济劣势

● 体育发展资金主要依赖政府,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上海经济运行态势的持续良性运转,人们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行为的多样化正逐渐显现,因此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体育服务体系是未来上海体育必须面对的事实,也是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上海体育发展的资金保障体制仍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除了用于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以外,竞技体育优先投资、先行发展的体制对财政形成的压力日益加大。从运动员培养与奖励、教练员聘用到竞赛组织以及运动员的退役安置都需要政府给予较大比重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社会力量举办体育的积极性却由于体制和政策的滞后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致给社会资本进入竞技体育领域的通道增添了诸多障碍。在群众体育方面,政府投入明显不足,群众体育的低经济效益、长回收期的特征加之缺乏实施市场化筹融资的政策措施以及优惠的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举办群众体育的积极性不高,使得群众体育发展面临资金约束。

● 体育产业的地位和规模仍需提升,体育产业结构配置的不合理未得到实质性改变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20世纪90年代上海体育事业开始尝试以社会化和产业化为方向拉开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转换的序幕,体育领域内的经营活动逐步活跃,一个以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为龙头的体育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并在整体上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距离“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的差距仍然不小,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的规模仍需进一步的扩大,体育产业结构还需不断优化。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尚没有将体育产业单列,上海也没有反映体育产业总量和结构的官方统计数据,但是经课题组的走访调研,虽然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制造、建筑、建材、房地产、高新技术、旅游、传媒等体育外延产业,但体育产业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及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员的比重都还很小,对全市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尚没有完全发挥出朝阳产业的潜力和优势。

从体育产业的结构组成来看,以发挥体育自身功能和非实物性为其主要特点,以提高体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体育素质为主要目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场馆租赁业等体育本体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并没有形成,仍然是高度封闭、行政集权的管理模式。体育服务公司和体育经营实体大都隶属于体育行政部门,主要是由体育行政部门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作为创办资金,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注入的份额很小,限制了体育设施市场化运作。这也直接导致了体育本体产业滞后于体育用品业、体育建筑业、体育彩票、体育赞助、体育广告、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格局。

(3)社会劣势

● 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对城市有限空间的争夺日益加剧,城市空间规划缺乏体育人文元素思考

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与扩散作用日渐突出,城市发展中各空间要素的布局也愈发引人关注。上海在新一轮的城市扩张和发展中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城市拥挤、交通堵塞、土地紧张稀缺、商务成本上升等“都市病”。从目前上海人口与基础设施等城市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来看,全市人口分布呈现出了从中心城区向外围扩散的分布态势,人口分布相当不均衡,落差较大。其中以黄埔、卢湾、静安的户籍人口密度最大,为每平方公里4.4万人以上,虹口、闸北、杨浦、徐汇、长宁、普陀次之,为每平方公里1.5万人以上,其余的区域都在每平方公里千人左右(截至到2005年)。随着上海中心城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各要素的聚集,中心城区的规模相对太大,郊区城镇规模又相对太小,加上各自进行、互不衔接的人口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与交通和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导致了郊区大部分城镇单一的居住功能,而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空间拓展面临瓶颈制约,土地、基础设施以及包括体育在内的公共服务产品的空间要素分布和利用受到社会阶层分化、社会需求多元化、住房与通勤等因素的影响而在空间争夺上更加激烈。对体育资源的配置在这一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造成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无法满足人们增长的体育需求。其中,政府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缺少体育人文元素的思考,是造成体育公共服务缺失或不足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政府在对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时应该充分挖掘公共设施的功能,在不改变公园、绿地、广场、环湖道路、街区原貌的基础上,增添体育休闲功能,如沿行人廊道铺设跑步带,在空地开设风筝放飞区等,这样既可以就地取材,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便利的休闲健身场所,又解决了因空间局促而无法建设专门性体育场馆的尴尬。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海在这些方面还缺乏进一步的人性化考虑。

(4)科技劣势

● 体育人才队伍“储能系统”有待完善,依靠科技创新增加和提升上海城市体育竞争力的格局尚未形成

上海体育事业要想在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体育科技的强力助推,而城市体育竞争力的提升归根结底是体育人才实力的整体提升。将体育事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体育知识创新和体育技术创新的轨道上来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体育人才队伍的储备蓄能工作。随着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的推进,上海体育也将直面与国际大环境的全方位接轨,体育事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体育人才的专业门类更加细化。由于目前体育与社会其他领域的融合程度还比较低,上海体育人才类型主要以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社会和体育科技人才为主,高水平、国际化的体育法律、体育运筹、体育管理、体育信息、体育经济类的人才则相对短缺。另外,从人才培养渠道来看,上海体育人才队伍主要采取体育院所、师范体育院系、综合大学体育院系或体育专业以及上海体育系统内部消化吸收的“自给自足”式培养模式,其他综合类高校的生命、医学、材料、信息、电子信息技术、管理、经济、法律专业的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的优秀人才却很少直接参与到体育发展之中。体育科技人才质量和规模的局限直接影响到了上海体育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兴体”、“科技强体”的蓝图还需进一步勾勒。

● 体育科研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失衡,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高

合理的体育科研机构布局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科技持续进步的基础和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保障。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和发展,上海体育科研逐步形成了体育局直属科研单位、体育科学学会、高等院校和专项体育科研机构的4个序列科研机构。通过对这些体育科研机构的调研发现,为配合奥运、全运战略,上海体育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策略,管理部门普遍重视竞技体育的科研攻关和科技保障,体育经费的投入集中在竞技体育运动队的训练比赛以及为竞技体育服务的体育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如耗资千万的游泳水槽实验室、体能测试评定实验室、低氧实验室等。相比之下,群众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还是明显不足,尽管2000年和2005年上海体育科研机构曾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但依然弥补不了群众体育研究科技含量不高的现实。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如同两条无法相交的平行线各自延伸,竞技体育研究的成果和设备的“民用”意识淡薄。

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效果不佳也是上海体育科技方面的一个明显短板。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大多数的研究成果还停留在描述、分析、总结的阶段,很难发挥出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很多研究成果与实践脱钩,仅仅停留在学术论文、原理模型的形态而没有开发为实施方案、方法、技术,或者研究方与应用方缺少必要的沟通,导致了研究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链条脱节。除此之外,体育科研工作者对研究成果的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也为科技成果的最终转化筑起了壁垒,尤其是公益性质的研究,如果只重研究而漠视转化和推广,那么体育科学研究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当然,体育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与体育科研“自我造血”机能不强,是制约当下很多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开展攻关性研究以及后期推广的主要原因。

2.3 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外部机遇分析(O)

(1)政治环境

●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进一步为上海体育的前进指明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各项事业在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做出了精辟的阐述,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上海体育在谋划未来版图时也将更加从容与镇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和分析上海体育在新时期的新特点,从理论层面上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进行重新认识,对于认清新形势,正视新挑战,准确把握现阶段上海体育发展的大势大局,最终实现上海体育新一轮更快更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重要的作用。

● 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体育综合竞争力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组织工作、开闭幕式的创意与效果以及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佳绩,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力量,也极大地增强了全体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对中国体育的优异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发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这一论断的提出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化,体育强国应是一个国家体育综合实力的体现,包括国民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高度的体育意识,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和高水平化的竞技体育,发达的体育产业,繁荣和国际化的体育文化与传播,高水准的体育科技研发实力等。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上海在体育事业的推进上面,也应立足国家层面,服务于“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体育综合竞争力,为促进中国特色体育的新发展、新跨越做出应有的贡献。

(2)经济环境

● 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将进一步促成上海体育区域合作的格局

根据最新出炉的《2008年度长三角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截止到2007年末,长江三角洲苏浙沪两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又创新高,达到5.6374万亿元,超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区域协作又好又快地发展,为逐步打破区域内部的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区域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快各种要素资源的区域内流动,实现良好的互动发展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体育也在区域间的联动发展中注入了活力。早在2003年江浙沪二省一市就首次举行了关于长三角体育互动多赢、优势互补的协作会议,并签署了《促进长三角体育合作构建长三角体育圈意向书》。经过2004-2006年的首轮合作,区域体育合作尝试带来的积极变化逐渐显现出来,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体育圈构建模式开始进入积极地探索阶段。2008年国务院下发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体育也赫然在列。面对长三角合作交流日益加深的大好局面,上海体育要以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意识,在做强区域体育实力的同时,强化自身的实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将进一步增强上海体育相关产业能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经历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结构进入到了最深刻、最剧烈的变革时期。产业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产业比例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几乎增大到了极限,达到了国际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饱和空间;第三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按照我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21世纪我国将实施“推二进三”战略,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随GNP的增长大幅度下降,保持第二产业产值与GNP基本同步增长,第三产业产值将以高于GNP增长的速度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为上海体育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多的社会资金将注入体育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明显效应之一。其次,体育产业将可能得到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包括投资融资、税收减免、用工用地的优惠政策等。另外,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将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体育产业也将获得新鲜血液的补给。

(3)社会环境

● 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将进一步丰富上海体育功能内涵

2000 年我国已基本达到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小康目标所涉及的各种指标,标志着我国目前总体上已经迈进了小康社会的门槛。整个经济社会表现出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变化趋势,在这个背景下,体育事业将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文化建设以及拉动经济等多重责任,尤其是在扩大内需、化解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大众对余暇时间的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上海体育的发展也将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围绕体育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两个层面的目标,加强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让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分享到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进而丰富和充实体育在多元价值观下的功能内涵。

● 承办世博会与全球聚焦上海,将进一步提供上海体育发展的契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世界的目光将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再次聚焦中国,聚焦这个享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都市——上海。世博会是人类新思想、新文化、新成果、新发明的集中展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将在此次盛会中获得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内函之中,体育将以其独特的功能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向外界传递了城市中人居功能开发的重要性。城市美好的人居特性体现在宜人的生活环境,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良好的城市精神风貌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而这些条件的实现都离不开体育功能的释放。因此,体育在演绎世博主题的同时,自身也必将获得上升到一个更高台阶的契机。

(4)科技环境

● 现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革命,将进一步加快上海体育科技创新的脚步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革命将波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能源。随着高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各个环节的渗透,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器材设备的制造、体育赛事新闻的转播报道、体育比赛的评判、运动水平的提高等等都越来越依靠高新技术。而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则会使体育科研和体育运动的过程更加科学、精确和合理,现代体育正在形成科技信息——体育科研——成果应用的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中,上海有理由能够找到实现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目标所需要的体育科技创新因子,选择一条符合上海目前条件和未来目标的体育信息化途径和策略。

3.4 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外部挑战分析(T)

(1)政策环境

● 现有体育立法工作尚存差距,对上海体育依法治体进程的推进提出挑战

1995 年新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经全国人大常委通过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治理的道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体育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而且为中国体育立法向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进一步奋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从实现现代体育法治为着眼点来全面审视我国的体育立法现状时,还是会清醒地看到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特别是在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体育立法滞后的问题仍旧非常突出。目前体育法规的总体数量还非常有限,已发布的500多件中央级体育立法文件中,大多数已经废止,其余的许多需要修改。《体育法》颁布以来,中央级的体育立法速度缓慢,体育行政法规仅出台6件,部门规章制度不足40件。从体育立法的效力等级来看,除了少部分是中央级体育立法,大量都是体育部门或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行政规章。内容上也表现出了体育法规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竞技体育立法远大于群众体育方面立法,中央体育部门本级管理与内部管理的法规数量远大于对公民和有关组织就体育权利方面的授权和权利保护的专门法规或条文规定的数量,同时对体育工作系统性的行业管理和社会性管理的法规也明显不足。尤其是在目前体育产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关于制定体育经营和市场管理方面的全国性法规立法操作仍旧比较缓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上海在内的地方体育管理部门如何结合自身体育事业发展特点开展有效地体育立法工作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2)经济环境

●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对上海体育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出现了新的格局。就上海而言,体育市场开发力度的进一步扩大,很容易受到国际自由贸易的冲击,国外体育资本在国内将急速扩张必然导致上海体育资本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其最终结果有可能导致体育企业重组或被兼并。与此同时,外资知名体育企业抢滩势必造成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吸纳,使得原本就十分紧俏的体育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削弱了上海本土体育企业的竞争力,遭受来自资金、人才、技术等多重危机。

另外,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本土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问题。一方面很多企业还处于简单模仿,甚至抄袭国外知名体育用品的阶段,包括盗用产品的设计、包装和标识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国内知名体育用品企业不注重品牌的保护,遭到国外企业的抢注,如上海体育名牌产品“红双喜”乒乓球、“航空”羽毛球等都先后在东南亚地区遭到恶意抢注。

(3)社会环境

● 各类重大公共事件的突发,对上海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塑造提出了挑战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也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风险社会。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成为摆在面前的严峻挑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公共性特点,加之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大,因此及容易对社会各行业及人群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带来文明的同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恶意透支也在加剧,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传染病疫情、动物疫情等等呈现出不断蔓延和扩张的趋势。体育的发展同样会受到这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冲击而遭受到影响,例如2003年女足世界杯因“非典”疫情在中国的爆发而被易地至美国,主办城市之一的上海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该年度上海举办的综合运动会次数由76次锐减至21次。除此之外,国际政局的多极化发展,使得国际恐怖恐怖主义活动日趋猖獗,我国境内外分裂势力也纷纷借助大型赛事伺机制造事端。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是上海在向国际体育知名城市迈进过程中必须接受的挑战之一。

(4)科技环境

● 科技因素在体育中的体现不断加大,对上海的体育科研体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化阶段之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提升,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在新技术革命加速崛起,多学科连锁效应的推动下不断提速,现代体育发展的也在科技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从运动服装到运动器材,从场地建设材料到光电计时测距装置,从借助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进行组织管理到大型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采用,从闭路电视转播比赛到数字卫星电视的实况转播,从X光透视、CT断层扫描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等,现代科技与体育的交织,将竞技运动带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水平,也将大众体育推向了更科学、更多元、更生活的方向。面对科技如此快速的发展,上海应该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体育科研系统,不断拓展新的科研领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多学科、多层次的进行综合研究,这个挑战同样艰巨。

3.2 上海体育发展环境的SWOT-PEST矩阵分析

3.2.1 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SWOT-PEST环境分析矩阵

根据上述分析,课题组对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环境进行了归类,并最终形成SWOT-PEST矩阵,见表7。

2.2.2 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战略决策方案

根据表7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SWOT-PEST环境分析矩阵,总结出4类决策子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1)S类策略:未来上海体育的发展首先要在服务、服从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在上海城市发展总战略的统领下有序进行。继续进行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与探索。发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功能,加快上海内部之间以及上海与外界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为搭建国际体育资源整合开发平台提速。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经济物质基础,以开放豁达的人文环境营造体育权利共享的氛围。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提升上海体育国际竞争力。

(2)W类策略:进一步加快体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体育管理上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强化政府的宏观监督职能,加大体育社团和基层体育组织参与力度。健全体育管理的各项法规和制度,推进体育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建立起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体育法制环境。通过制定市场化筹融资的政策措施以及优惠的政策社会资本参与群众体育的积极性。着重扩大体育产业的地位和规模,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加大体育本体产业发展速度,深度挖掘体育产业的潜力和优势。在城市空间规划中融入体育人文元素,切实解决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无法满足人们增长的体育需求之间矛盾。打破“自给自足”式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体育人才培养的渠道,增加体育学科与社会其它领域学科人才的融合度,吸纳各个领域专业的优秀人才,为体育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提高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效果,改变体育科研的固有思路和理念,尤其是对于公益性质的研究,不仅注重前期的研究,更要重视后期转化和推广。继续加大体育科研的投入的同时,提高体育科研“自我造血”的机能。

(3)O类策略: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上海体育的发展应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认清新形势,正视新挑战,准确把握现阶段上海体育发展的大势大局。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体育综合竞争力,为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促进中国特色体育的新发展、新跨越做出应有的贡献。紧紧依托长三角区域合作平台,在做强区域体育实力的同时,强化自身的实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千载难逢的调整期,大力提升上海体育相关产业能级。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围绕体育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两个层面的目标,加强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让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分享到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将承办世博会作为彰显体育功能的重要契机,丰富和充实体育在多元价值观下的功能内涵。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中,找到实现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目标所需要的体育科技创新因子,选择一条符合上海目前条件和未来目标的体育信息化途径和策略。

表7 上海体育发展的SWOT-PEST环境分析矩阵Table Ⅶ SWOT-PEST Environmental Analysis Matrix of the Sports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4)T类策略:勇于正视体育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坚持走依法治体、依法行政的体育发展道路,结合自身体育事业发展特点开展有效地体育立法工作。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当中,深入了解并努力适应国际通行规则,在扩大体育市场开发力度的同时,做强做大上海本土体育企业。进一步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尽快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体育科研系统,不断拓展新的科研领域,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1]于晨. 腾飞中的上海体育[M].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2]上海体育年鉴[M].

[3]上海统计年鉴[M].

[4]课题组. 改革开放30 年上海体育的发展回顾与前瞻[J]. 体育科研. 2009(1): 5-11.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 of the Sports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YIN Xiao-feng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Shanghai 200030 China)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course of turning Shanghai into a World Famous Sports Cit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licated and relatively indistinct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integrates SWOT with PEST,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environment analysis means in management science. Using the SWOT-PEST environmental analysis matrix,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olicies, society, economy and technology micro-environment in Shanghai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dvantage factors, disadvantage factors, opportunity factors and threats in those four aspects. It suggests a typical exemplary pattern for urban sports development.

Shanghai; sport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G80-05

A

1006-1207(2010)01-0005-10

2009-12-18

2009年上海市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研究项目(TYSKYJ2009064)

尹晓峰,男,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社会科学.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上海 200030

陈建萍)

猜你喜欢

上海体育发展
上海电力大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上海之巅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