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投资渠道更丰富
2010-01-01
杨 涛
如果2010年的我们还在为该把手里的闲钱投到哪而犯愁,2020年的我们将不再为该投资股票、黄金还是楼市而犹豫不决。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也可以有专属的理财顾问,他们在获得专业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像游走于“金融超市”那样,有从相对稳健的理财类产品,到风险较高的投机性产品的全方位、多渠道选择。
不仅如此,2020年,普通消费者享受各类金融服务的便利程度也将明显提高。包括支付汇兑、电子银行、信用卡等业务的迅速发展,将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金融发展的好处。而中国金融机构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使国人能更加轻松地“走出去”,体会伴随的“金融管家”服务。
未来十年,中国金融业的变革从上述普通百姓的感受上就可见一斑。
除了普通百姓之外,金融业值得期待的还有几方面大趋势。一则,中国在国际金融竞争舞台上的话语权将显著提高,也就是说,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权利架构与利益分配过程中,中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二则,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初步显现出成果,但距离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还相距较远,这是当前必须清醒认识到的。
三则,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将大幅提高,包括银行体系、资本市场都将迈向国际化,这一方面为中国金融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更高的金融监管难度,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积累与一定程度的金融波动,当然这是提高金融体系效率所必须承受的代价。四则,中国金融体系的多元化程度会有所提高,传统的金融发展“短板”会有所缓解,预计在中小企业融资、农村金融、民营金融方面的改革都将会出现突破。预计全球金融发展仍将面临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
众所周知,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重创了金融创新的信心,也促使各国开始加强金融监管,但却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基于贪婪而“堆积”金融泡沫的欲望。因此,在国际金融体系难以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伴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支撑,未来十年极有可能会再次发生局部乃至全球金融危机。▲(作者是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