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三门峡铝工业的最佳切入点研究
2010-01-01刘春喜
刘春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郎大展先生在他发表的《2007年铝工业发展报告》中说:“企业为了节能,减少重熔铝锭的产量,直接用铝液加工成各种产品,也有的企业向用户销售铝液,这比铝锭重熔再加工成成品节电835千瓦时/吨铝,节能效果十分明显”。郎大展先生提供的数据为做大做强三门峡的铝工业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
三门峡铝矿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配套条件优越,是发展铝工业最具潜力的地区,在此谈点想法,希望能对三门峡市铝工业有所帮助。
1 发展铝工业的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专家说过:“三门峡是铝矾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全国的铝矾土60%在河南,而三门峡又占了河南的六成。”发展铝工业这种最基本的条件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具有的。三门峡又是豫西煤仓,对于发展对能源依赖性强的铝工业而言是巨大的优势之一。在煤矿坑口或附近建设电厂的成本优势是很大的。目前,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建成的电力工业已有装机400万kw,充足、可靠而成本较低的电力供应,对于铝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近几年来,依托煤铝资源优势建成了开曼铝业、东方希望和义翔铝业三个大型氧化铝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已达到每年400万吨。
天元铝业(原三门峡铝厂),目前电解铝年产能10万吨,再生铝年产能5万吨,黄河铝电集团电解铝年产能12万吨,三门峡近邻的山河铝厂,电解铝年产能3万吨。天瑞集团年产30万吨铝铸件和恒康铝业年产48万吨铝合金铸件两个项目的陆续投产,使全市电解铝的总产能超过每年100万吨。电解铝产能过小这个制约拉长铝工业产业链的瓶颈已被打破。同时,为发展铝工业配套的预焙阳极、氟化盐、烧碱、石灰等生产企业业已初具规模。随着铝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铝工业人才也在不断积累经验,初步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
2 生产低成本铝工业品的优势独特
铝工业链的生产工序,在铝矾土矿山开采铝矾土矿、破碎-2吨铝矾土矿、220kg高钙生石灰、120kg烧碱生产1吨氧化铝粉-2吨氧化铝粉、550kg碳素、30kg氟化盐,消耗15500kwh电能,获得1吨电解铝熔液并花费400元/吨铝成本铸成铝锭——铝合金厂以835kwh/吨电力或等量的其他热能将铝锭重熔变成铝液,并加入合金元素,得到所需铝合金棒(锭)-各种铝材厂对铝合金棒(锭)进行重熔或再加热后铸造或挤压成各种铝合金部件或型材-售给下游工业用户或直接推向市场。从产业链中看出,铝工业产品的成本主要由原料、能源、运输和各种管理费用组成,在技术、工艺水平和消耗指标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产品的总成本就取决于原料、能源和运输的价格和整个产业链各工序间的相互衔接,原料、能源和运输的价格,又取决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产业链各工序间的相互衔接,则要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对项目的合理布局。
三门峡煤炭资源丰富,发电能力强大,电站靠近煤矿建设,煤炭运输成本低,发电成本低是必然的。三大氧化铝项目全部靠近铝矾土矿山建设,石灰、烧碱等主要辅料多数可以就地解决,所以,氧化铝的生产成本低是理所当然的。电解铝厂与氧化铝的生产厂靠近建设,减少了运输成本,又节约每吨氧化铝100元的包装费用。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成本优势,这里以吨铝制品为单位,以原项目布局和集约化经营后、合理布局后的运输及能源节约两项成本作以对比。
五年之前,三门峡没有氧化铝企业,离三门峡最近的三个氧化铝企业在郑州、焦作和山西河津,最近的企业距离矿山也有200km。而铝制品深加工企业大多数集中在2000km外的广东佛山南海区,而在人口密集的中原、华北、西北地区又有铝制品的广大市场。粗略讲,每吨铝制品需要1吨铝锭,2吨氧化铝粉,0.55吨碳素和氟化盐,4吨铝矾土,0.44吨石灰和0.24吨烧碱。汽车运费按0.5元/吨公里计算,则每生产1吨铝制品的运输成本是:把矿石和主要辅料运到氧化铝生产厂:4.68吨×200公里×0.5元/吨公里=468元
从氧化铝生产厂把氧化铝运回电解铝厂:2吨×200公里×0.5元/吨公里=200元
从电解铝厂把铝锭运至主要铝制品加工厂 :1吨×2000公里×0.5元/吨公里=1000元
这里还未考虑可能的短吨加价运费损失。而且,这种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远距离布局,无法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如果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三门峡实际,将相关项目就近布局,电解铝厂靠近氧化铝厂建设,这样,对于电解铝或合金厂而言,不仅氧化铝的运费节约了,而且也可以节约每吨氧化铝粉100元的包装费,对于氧化铝厂来说可以减少成品包装工序,同样节约了成本。这种布局就允许下游企业直接从电解铝厂购买铝熔液,加入均质炉添加合金均质后,加工成合金铸件或型材。这种工艺对电解铝厂而言,每吨铝可以降低铸锭成本400元,减少铝液氧化损失8kg,价值约160元。对于合金厂来说,节约重熔用电835kwh/吨铝,节约电费415元/吨铝,同时减少铝锭熔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该工序间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合金厂与电解铝厂最远不超过50km的距离。
铝工业项目集中建设,每吨铝制品可节约的成本是:
468元+200元+1000元+100元+100元+160元+415元=2443元
3 做大做强铝工业的最佳切入点
最新资料显示,2008年1-4月份,全国氧化铝产量7153788吨,河南为2769084吨,占全国的39%,居全国首位,三门峡为1008069吨,占全国的14.1%,占河南全省的36.4%,居全省第一位;同期,全国电解铝产量4259584吨,河南为1115660吨,占全国的26.2%,同样位居全国之首,三门峡为73398吨,占全国的近1.7%,占河南省的近6.6%,就地加工率为14.56%;而同期,全国铝材总产量为4204994吨,河南为878721吨,占全国的20.89%,退居全国第二,三门峡铝材产量为13755吨,加上铝合金轮毂654455件,每件按平均重量10kg计算,则全市铝材总产量为 13755 吨 +654455 件 ×0.01 吨/件 =13755吨+6544.55吨=20299.55吨,占全国的0.48%多一点,也只占到河南的2.31%就地加工率为27.66%。①而既不产电解铝,更不产氧化铝的广东省的铝材产量却占到23.42%,位居全国第一。
到2008年年底,三门峡铝工业的状况是:氧化铝年生产能力400万吨,电解铝年生产能力100万吨,铝合金件(汽车轮毂300万只)及型材加工能力6万吨。总体上仍然呈前大后小,初级产品生产能力大,中间产品加工能力差,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态势。改变这种现状的目标应该是:除了将少部分(例如20万吨)氧化铝加工成用于特种氧化铝制品外,应将400万吨冶金级氧化铝粉就地转化加工,就还要增加9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国家目前的调控目标,可行的渠道就是报批铝制品深加工项目。这既是获得立项的技术手段,更是又好又快发展铝工业的可行之路。总之,合理布局铝工业项目,大力发展铝制品的深加工能力,拉长铝工业链条,最大限度地提高铝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是三门峡做强做大铝工业的最佳切入点。
注释
①市统计局提供的2008年1-4月份铝工业品产量:
氧化铝粉:1008069吨;电解铝锭:73398吨;就地加工率为 73398×2÷1008069=14.56%;铝材:13755吨;轮毂:654455件。每件 10kg/件×654455 件=6544.55 吨,就地加工率为(13755+6544.55)÷73398=27.66%
[1]郎大展等.《2007年铝工业发展报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王伟东等.《中国铝挤压材生产与市场》安泰科信息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