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I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分析

2010-01-01周晓冬袁正国李秀民张鑫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1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阶段信息

周晓冬 袁正国 李秀民 张鑫磊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 引言

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模式是英国政府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私人融资方式,是继BOT之后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应用的又一优化和创新的公共项目融资模式。PFI模式风险识别的主要任务是了解项目存在哪些风险,识别风险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后的结果和影响;其最终目的是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的风险评价做准备。

2 PFI风险识别的特点、依据及方法

2.1 PFI风险识别的特点

PFI模式风险识别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识别的全员性:PFI模式的风险识别不只是SPC(PFI项目管理特别目的公司)或SPC风险管理组个别人的工作,而是PFI项目全体参与方共同完成的任务。

识别的全期性:工程项目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决定了PFI项目风险识别的全期性,即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所有风险都属于风险识别的范围,PFI的风险识别必须贯穿于项目全过程。

识别的动态性:在PFI项目中,风险识别不是一次性的,在项目的计划、实施甚至收尾阶段都要进行风险识别。

识别的信息性:PFI模式的特征决定了项目风险识别具有强烈的信息依赖性,因此风险识别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就是收集相关的项目信息。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动态性决定了PFI项目风险识别工作的质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识别的综合性:风险识别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除了在人员参与上、信息收集上和范围上具有综合性特点外,在风险识别过程中也要综合应用各种风险识别技术和工具。

2.2 PFI风险识别的依据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的描述,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品描述、其他计划编制的输出、历史信息。为保证PFI项目风险识别的准确性,风险识别的依据要尽可能的广泛和准确。参考PMI对风险识别依据的描述,结合PFI项目自身的性质及特点,得出PFI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如下:

2.2.1 项目描述或服务说明

PFI项目要向政府或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PFI项目产品及服务的特征将会对识别出的风险产生主要影响。项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涉及到很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会遇到何种风险。因此要识别项目风险,可以从识别项目产品或服务的不确定性入手。

2.2.2 其他编制计划的输出

在PFI项目中,项目编制的其他计划(或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项目建设地点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有关项目的资源、原材料的资料;项目的设计文件;行业的技术发展报告;与项目运行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法令及条例等。

上述这些项目编制计划都是在若干前提、假设和预测的基础上做出的,这些前提和假设在项目实施期间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因此项目的前提和假设之中隐藏着风险。另一方面,任何一个PFI项目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会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如法律、法规、规章等,这些因素都是PFI项目活动主体无法控制的,其中也隐藏着风险。为了找出项目所有前提、假设、制约因素,需要对项目其他领域过程总的输出进行审查,以识别可能的风险。

2.2.3 相关研究报告

国外在实施PFI模式时,通常政府部门会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研究PFI项目的实施情况,他们会在总结PFI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关于PFI项目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为私营部门参与公共项目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政府部门采用PFI模式及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文件提供建议和咨询。

2.2.4 历史信息

对于PFI项目来讲,历史信息主要是指已完成的与本项目类似案例的信息。类似项目的信息资料及经验教训对识别项目的潜在风险有特别帮助。这些信息资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例如万维网、商业数据库等等,在许多领域,历史信息还可以通过商业的形式获得。

2.3PFI风险识别方法

识别PFI项目风险的方法,目前主要有德菲尔法、头脑风暴法、核对表法等。在识别具体PFI项目风险时,可以结合项目本身风险的性质和特征,将下列各种方法对比,从中选择合适的方法。

2.3.1 德尔菲法

专家评定法又称德尔菲法(Delphi),通过收集专家的预测意见,综合处理后,得到分析结果。德尔菲法在PFI模式的风险识别中应用十分普遍,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结果也比较好,能被大多数人认可。但是毕竟PFI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建设模式,采用德尔菲法要求各个专家具有丰富的参与PFI项目的经验,因此对专家的要求比较高。

2.3.2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刺激创造性,产生新思想的方法。在PFI项目中,头脑风暴法的使用也比较频繁,常常在项目各参与主体内部的风险识别中使用。

2.3.3 核对表法

核对表是基于以前类似PFI项目信息或相关信息编制的风险识别核对表,核对表一般按照风险来源排列,也常常称为检查表。

2.3.4 SWOT技术

它是对项目内部优势与弱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利用SWOT分析可以识别出项目大概的风险。

2.3.5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依据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将项目中各个子任务的风险识别出来,从而识别出整个项目的风险,PFI项目施工方应用这种方法比较多。

2.3.6 常识、经验和判断

以前项目积累起来的数据资料和经验教训,项目班子成员个人的常识、经验和判断在风险识别时非常有用。利用这些可能识别一般规划活动中未曾或不能发现的风险。

2.3.7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在项目寿命期内,当项目变数以及项目的各种前提与假设发生变动时,项目的性能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以及变化范围如何项目管理人员就能识别出风险隐藏在哪些变数或假设之下。

2.3.8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就是将复杂的事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容易被认识的事物,将大系统分解成小系统,从而识别风险的方法。

2.3.9 事故树分析

在可靠性工程中常常利用事故树进行系统的风险分析。此法不仅能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还能计算出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3 PFI项目风险识别分析

根据项目发展的时间顺序,一般项目融资的风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建设开发阶段风险、项目试生产阶段风险和项目生产经营阶段风险。每个阶段的项目风险都有不同的特点。

3.1 PFI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风险是指从政府部门发布招标公告开始到PFI合同签署完毕之间项目存在的所有风险因素。

3.2 PFI项目建设开发阶段的风险是从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签署PFI合同开始的。建设开发阶段属于相对高风险的阶段。

3.3 PFI项目试生产阶段的风险仍然很高即使此时项目建成投产了,但如果项目不能按照原定的计划生产出符合“商业完工”条件的产品和服务就无法达到项目预期现金流的目标必然危及到贷款的偿还,给项目投资者带来相应的风险。

3.4 PFI项目经营阶段的风险是属于风险相对较低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项目风险主要表现在市场、金融以及其他一些不可预见因素方面。

4 结束语

PFI项目与其他一般项目或全部由政府出资的项目相比有其固有特性,本文深入分析了PFI模式风险识别的特点、依据和方法;并根据项目发展的时间顺序,分析了项目招投标阶段风险、项目建设开发阶段风险、项目试生产阶段风险和项目生产经营阶段风险。

[1]杜静,成虎,仲伟俊.公共项目建设运营新模式的研究-PFI在中国推进与发展分析.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1),9-11[2]胡振,朱金弟.我国公共项目开发中应用PFI融资模式的探索.建筑经济,2001,(5),32-34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阶段信息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
代建项目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