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执行力的思考

2010-01-01赵宾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1期
关键词:执行力建筑施工生产

赵宾武

(温州市中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1 引言

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施工工伤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建筑施工的安全势态仍然非常严峻。造成安全生产工作只停留表面功夫没有落到实处,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力度严重不足。而执行不严成了不少企业的一个通病,主要表现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而变化、执行层次多容易中断、安全投入不足等方面,从而很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给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去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执行力。笔者就建筑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问题进行探讨。

2 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现状

建筑施工生产周期长,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施工队伍流动性大,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而变化,一个项目多头管理容易出现中断现象,甚至有些项目经理存在侥幸心理,安全设施缺乏投入,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1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和城郊的农民工,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从事工作的技术含量也相对偏低,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培训和严格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亟待提高。有的农民工虽懂得是违章作业,但是却心存侥幸、冒险蛮干没有纠正。一旦管理措施不当,这些工人往往成为建筑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

2.2 建筑施工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而变化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从基础到主体直至项目完工,因工序不同、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导致事故的因素也不同;同一个建设项目在不同的建设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同,要求配置的安全设施也不一样。因此,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给安全防护带来诸多困难。

2.3 执行层次多,容易出现中断

首先,一个建设项目从业主到监理直至施工单位,三个层次的管理,这三方面都必须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其次,施工单位内部从总公司到分公司再到项目部,也存在三个层次的管理,容易出现执行力的中断。最后,项目部又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劳务队或者其他法人单位,而劳务队又分成几个施工队,这个过程同样也存在三个层次的管理。由于多方面的管理,若协调不一致,则会出现互相推诿、拖泥带水、管理混乱的现象,导致执行力的中断。

2.4 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及时或不到位

目前,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垫资、不正当竞争或违法分包、转包等因素,致使部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现场安全员责任心不强和监理监管不力,还有项目负责人认为自己运气好不会出安全事故,公司和行政监督部门没有及时检查发现,都有可能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 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力

据有关调查统计,成功的企业30%靠策略,70%靠各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因为执行力能够弥补策略上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会因执行力的低下而夭折。所以,对于一个体系完备、制度健全、经验丰富的企业来说,执行力的强弱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如果缺乏执行力,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

3.1 加强培养和储备专业施工队伍是提升执行力的根本

建筑施工由于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提高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安全执行力低。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亟需一支具有较强的施工专业技术和较高的安全意识。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培养和储备专业施工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人员流动性、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现状。一个专业的施工队伍必须具备有一定施工技术水平,同时其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较高施工队伍。此外,建筑施工企业与专业施工劳务队伍长期合作,施工劳务队伍作业人员对于施工企业的安全执行文化比较熟悉,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安全执行力。因此,培养和储备专业施工队伍是解决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意识薄弱的有效方法,也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

3.2 服从和规范操作是安全生产执行力执行首要条件

3.2.1 要求员工要具有服从意识。服从就是没有任何借口地去执行正确的指令,而服从只是执行的第一步,是落实的前提。从一定程度上讲,有时服从是被动行为。要将执行力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必须强化每个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大家在日常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变被为自觉行动,这样,我们的安全工作就有了基本保障。在安全生产执行的过程中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作为员工,都应把安全意识落实到自己的平时工作中去,做每一件事前,先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严格杜绝习惯性违章事故的发生。

3.2.2 规范操作行为。岗位员工的执行力,就是不折不扣地按照要求做好该做的事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操作,保证只有“规定动作”,杜绝“自选动作”。对于岗位操作员工,执行就是要履行好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要加强巡回检查和隐患排除,把岗位操作程序落实到位。只有规定操作规程,才能把岗位责任落实好,所以要强化操作员工执行力,强化标准化操作,按照规程制度规定,扎扎实实执行好、操作好。同时,还要严格执行重要操作前的隐患消项制度,做到按操作程序检查,无隐患操作。

4 有效的沟通是安全生产执行力执行顺畅的基础

沟通在任何工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沟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全生产工作同样不能没有沟通,沟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没有沟通的安全生产,员工不理解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也不明白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甚至不懂得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自救知识,这样的生产如何能保证安全?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安全生产不能没有沟通。

5 落实责任是安全生产执行力的保证

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关键是安全责任制没有落实。具体地讲,就是安排部署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明确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什么时间完成,促使各级各类人员在其位,履其责。一是要明确任务,使其有追求工作的动力和目标;二是要界定职责,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具体的科室、各项目部和具体的人身上;三是要加强三级教育、岗前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人。四是要强化督查,任务布置后,公司领导就要定期进行跟踪问效,定期进行排位通报,让项目经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有关责任人始终绷紧一根弦。

6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是安全生产执行力的保障

安全执行力的有效保障需要有足够的安全投入,没有投入即使找到责任人(执行者)责任人也无法执行到底,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得到落实解决,问题始终存在,这就等于执行力为零,执行无结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投入,财力、人力、物力不到位,如何消除安全隐患?另外,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也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违法分包、转包或挂靠等现象,确保建设资金、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专项资金到位因此,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执行过程所需的基础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执行力的顺利进行。

7 结论

安全管理贵在提高执行力,要从实际出发,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通过培养与储备专业队伍、服从与规范操作、有效的沟通等措施,以责任制度为约束,加大安全投入,才能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有效调动起职工安全自律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共同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李振民,赵丽丽.论企业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及其影响因素[J].安全,2008(6)

[2]张彩前.关于提升安全生产执行力的思考[J].安全与健康,2007(15)

[3]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刘祥亚译.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梁海慧,刘冰.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8(5)

猜你喜欢

执行力建筑施工生产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