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林分组成与造林密度的关系

2010-01-01刘京鹏刘明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6期
关键词:混交林林木树种

刘京鹏 刘明亮

(五常国有林场公司,黑龙江 五常150200)

1 引言

贯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合理的造林树种、造林密度、整地方式以及抚育管理,采伐等一系列林业措施,必须进行造林地规划和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只有科学地确定目的和措施,才能实现林木的速生丰产。不重视造林的规划设计工作,违背客观规律盲目造林往往导致造林失败。

2 造林地立地条件

地形这在山区进行造林地区划有着极重要的意义。由于地形的作用,出现光照、温度、蒸发和湿度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小气候环境条件,从而对林木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地形条件对土壤有明显作用,一般山坡上部含石量多,土壤贫瘠而干燥,而山坡下部岩石量少、土层较深厚、湿润而肥沃。土壤质地也不一样。山坡上部一般为粗骨土,而山坡下部为细砂土或粘壤土。总的来说,山谷中日照时间短,光照弱,地下水位较高,风小,土壤湿润肥沃;而山顶、山脊日照时间长,光照强风大,土懊比较干燥瘠薄。坡向也是立地条件的重要因素日照、温度、湿度有很大差异,这对林木分布生长起重要作用.阳坡日照时间长,地温、气温均较高。但湿度低,土壤容易干涸。一般来说阳坡土质条件显,植被生长稀疏。土壤有机质少,比较瘠薄;而阴坡立地条件一般要比阳坡好,有利于林木生长。通常将山坡坡位一般分上坡、中坡、下坡,由于坡位不同,土壤的水分状况和土层的深度也有很大差别。一般上坡土层薄,容易干燥,而下坡则由于土壤的冲刷和堆积,土层较厚,水湿条件较好。

坡度即山的倾斜度。一般坡度愈大,冲刷愈严重,在水源涵养地区及水库周围进行造林地区划及立地类型划分时必须考虑这个因素。土境在造林地的规划中,土境条件是应考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土壤条件,反映看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土壤厚度关系到林木根系的分布与林木根系的吸收深度。深厚的土层可以保证林木根系的伸入,并能从深层吸取水分和养分。土层浅薄则很容易造成干早。含石量多少和石砾大小,对林木生长影响亦很大。一般岩石少、石砾小,对林木生长影响不大;但如果土层中含石量高而且石砾大,则对林木生长极为不利。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土壤结构,是土境的重要物理特性。对于水分和空气的流通有重大影响,因此,办是反映土壕肥力的一个方而。大部分树种都适宜于琉松的土壤,有些树种则适应范围宽,在釉质土壤上亦生长良好。土境水分对林木生长影响很大,在各种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土境水分状况差异显著,如山背、坡地、台地水分条件比较差,而山脚、山谷、平原地区、江、河、湖滩地,由于水分来源丰富,因而土壤湿润。水分条件的好坏对于造林地规划及树种选择关系密切,例如在干燥瘠薄的山脊宜选译南、西南、东南、西坡划为阳坡,而把北、东北、西北被划为阴坡。对于土壤盐碱化程度,也是作为造林区划及选择树种必须考虑的重要因子,不能忽视;例如池杉在中性、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而在pH值稍高的弱碱土壤上则易黄化,生长不良而如刺槐、白腊;柳树能在含盐量9.3%的土壤上生长。在具体规划时,造林地的种类按其对造林技术的要求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大致划分为:(1)草山,长期没有生长过林木,而只长杂草的荒山。大部分为多年生的根荣性的杂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很难根除。它们与幼林争水争肥,是林木生长的大致。因此,在造技前,对这些杂草必须予以清除。必须极据气候条件及杂草生长的特点。把握有利时机,进行整地。此外,增加造林密度,加强约林抚育管理,进行林农间作以及利用除草剂等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2)黄淮,这些滩池由于淤积的程度不同,往往有短期或较长时间的积水在造林前必须搞好排水设施、并且要清除河草、芦苇等,进行细致整池,然后才能造林。对于海滩要对滩地的土壤含盐量和脱盐程度、植物的演变等情况进行调查,然后作出造林地区划。(3)海丛地,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由于滔木的萌芽力强,在整地时予以韧底清除。为保持水土,可采用带状整地。(4)低产林分,即通过封山亩林而形成的经济价值不高的天然幼林,此外由于树种选择不当,抚育管理不善而形成"小老树"林地,这些部属于低产林分。对这类林分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改造更新,使其变为有价值的、生产力。

3 林组成分

人工林有纯林和温交林之分,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森林叫纯林,也叫单纯林。出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叫混交林。单纯林的特点是:造林规划设计简单,施工容易,经营管理方便,林业产量较高,能一次提供同一构种较多的林产品。但纯林病虫害严重,一旦发生,很快蔓延发烘;而旦纯林对改良土壤和防风固沙的作用相比较差。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观点来说,营造混交林有很多优点,主要是:(1)混交林能充分利用地面、空间和林地条件,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阴性树种和阳性树种混文构成复层林相,能充分利用光照;深很与浅根树种混交,由于根系分布于不同土层,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料、水分。(2)混交林能改良土壤,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混交林地土族比较肥沃、疏松,有机质分解快,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同时,混交林对涵养水源,防止地表泾流,保持水土都能起很大作用。(3)混交林对环境保护作用比纯林大。混交林树种组成复杂,树冠多层分布,叶面积系数大,对于净化空气,防止污染;吸尘隔音,增加空气湿度,均有较好的作用。同时,乔、滔混交林能形成均匀的稀疏林带,有利于发挥防风作用。(4)混交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混交林内天敌种类多,比纯林有较好的减免病虫害的作用;同时对于防止森木火灾也有显著作用。(5)混交可以促进林木违生丰产和稳产优质。混交的方法就是不同树种的植株在混交林碑的配置方法。混交的方法一般可分为:(1)株间混交,就是在行内隔株栽植其他树种。这种混交方法,树种间靠得最近,关系最为密切。但树种间矛盾大,难于调节,造林时也比较麻烦,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少。(2)行间混交,即不同树种呈单行间隔栽植。采用这种混交方法,既有利于发挥各混交构种的作用。又便于调节种间关系,是用材林、防护林常用的一种方法。(3)带状混交,主要树种和混交树种虽带状,树种之间只是在带间接触。带与带的行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这种方法种间矛盾易于调节,常用于乔木混交类型。(4)块状混交,这种方法和带状混交相似,但更均匀。

4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造林时单位面积上种植的株数,叫做造林密度。造林密度是影响人工林郁闭时间,发挥森林防护效益长短和影响木材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郁闭越快;密度越小,郁闭越迟。密度过稀,幼林长期不能郁闭,林地裸露,杂草丛生,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土壤管理次数和年限.提高造林成本。假如过密,树冠发育受到影响,林木单株的营养面积不足,生长受到抑制,如不及时间伐,就会影响林木生长。造林密度也影响林木蓄积置。密度过稀,林木个体占有的营养空间大,直径生长快,单株材积多;但由于单位面积株数少,林分的蓄积量不高。而林分过陈林木得不到足够光照、养分和水分,林木生长缓慢,推迟成材年限,虽然单位面积总株数多,但林木蓄积量仍然不高。因此,只有在适宜的密度下,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产量高、质量好的木材。合理密植就是在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形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这个群体结构既要能保证每株林木正常的生长发育,又能使群体得到最大的发展。

5 结语

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观点来说,营造混交林有很多优点,主要是:混交林能充分利用地面、空间和林地条件,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阴性树种和阳性树种混文构成复层林相,能充分利用光照;深很与浅根树种混交,由于根系分布于不同土层,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料、水分。造林密度影响林木蓄积,密度过稀,林木个体占有的营养空间大,直径生长快,单株材积多;但由于单位面积株数少,林分的蓄积量不高。而林分过陈林木得不到足够光照、养分和水分,林木生长缓慢,推迟成材年限,虽然单位面积总株数多,但林木蓄积量仍然不高。因此,只有在适宜的密度下,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产量高、质量好的木材。

[1]李世东,李文华著.中国森林生态治理方略研究,科学出版社.

[2]孟宪宇主编.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猜你喜欢

混交林林木树种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马尾松、巨尾桉及其混交林土壤微量元素调查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