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之我见
2010-01-01屈武高长宏褚中伟
屈武 高长宏 褚中伟
(1、铁煤集团大兴煤矿,辽宁 调兵山 112700 2、铁煤集团铁路运输部,辽宁 调兵山 112700)
实际工作中,煤炭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除了要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环节,还要从降低各项费用入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原材料的消耗、辅助材料及节能等项的严格管理与核算,使成本降低来提高经济效益,还要加强管理来降低管理费用的支出,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环节。
1 加强原材料的管理,降低成本是重点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重要尺度,综合反映煤炭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管理各方面活动的成果。一个企业,无论是属于什么性质,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降低成本的工作始终是搞好企业的永恒主题。成本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养分,决定着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的大小。降低成本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方面、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阶段所有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最直接的结果是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支出和消耗,这个环节是企业成本管理不可缺少的。当销售价格按照国家价格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就体现利润的增加,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会随利润的增加而提高。强化财务管理,应把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作为提高经济效益活动的主攻方向。
首先应建立成本控制体系,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成本控制是根据预定的成本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约束和调节,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促进成本不断降低。实施成本控制的步骤:首先是制定标准。确定生产过程各阶段、各部门、各环节的成本费用标准、目标或定额。对各种资源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界限,包括确定目标成本、费用预算、材料备件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工序成本、零件加工成本、责任成本等,作为衡量实际消耗和支出是否合理的依据。其次是执行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预定的标准控制各项消耗与支出,随时发现节约还是超支,并预测其发展趋势,采取措施把差异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执行过程,主要依靠成本信息的及时反馈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严格的责任制,通过第一手资料,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班组,横向落实到科室、部门、个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降成本的局面。再次是分析考评。通过阶段性地集中查找和分析产生成本差异的原因、判明责任归属,对成本目标和标准的执行情况,实行定期成本分析制度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并采取措施,防止不利因素重复产生,总结和推广经验,把成本控制方法标准化。
其次是加强原材料采购的价格管理。采购价格直接决定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一定量的产品,最终所需的原材料数量是一定的,因此采购价格的高低,极大地影响了产品制造成本。采购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价格差异,关键是供应者与采购者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所致,供应者凭借较为充分的相关信息,常常占据较大的优势。但企业通过招标采购,将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将集中的权力分散化,利用不同供应者之间的竞争,可以极大地扭转劣势,并从中获取价格利益。加强原材料等物资采购监督,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原材料采购价格不能突破价格管理目标。企业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原材料采购价格标准,对原材料的采购要实行比价采购的办法,对同样质量的购买低价的,对价格相同的应采购路途近的减少相应费用的支出,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再就是原材料消耗的管理与核算。煤炭企业的产品中,原材料要占产品成本的70%左右,所以,企业应合理制定各项消耗定额,实行定额供应原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消耗。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力节约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项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不但带来本企业效益又会带来社会效益。一般来讲,原材料采购是成批量的,但生产过程中材料使用是按一定尺寸、一定数量领用的,这样,就产生了整料未用完的余料。此外,由于某个部件报废导致整台产品报废产生了可用的废料,通过对余料套材或废料改用可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成本。降低企业成本水平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管理创新。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成本控制上确实还存在很大的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多部门的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增强市场风险意识,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方法,达到原材料采购与使用的合理控制。
2 减少相应费用支出,增加经济效益
企业除负担必要的生产性支出,对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项的支出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减少支出是增加效益的途径。
企业的管理费用支出是企业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支出。此项费用分为固定性费用和可变性费用支出,对固定性费用的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等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得随意变动。可变性费用的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等项支出一定严格按开支标准执行。一定注意不能超支串项,压缩其它费用等非生产性支出,该花的钱少花,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管理费用水平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相应随之提高。
企业必须用好用活自用资金,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用原材料资金的占用;同时要加强库存成品的销售,通过销售变现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使资金变活,减少银行贷款,降低贷款利息的支出,也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3 管好用好资金,盘活存量资金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动力,切实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只有管好用好资金,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好财务会计核算,加强资金调作,减少不合理的占用,合理运用资金避免浪费,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对资金实行定额控制,实行全员资金管理,加强物资供应管理、合理减少储备资金,建立资金的控制职责并落实到实处,合理运用资金,盘活存量资金,使死资金变成活资金,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合理减少资金占用,使其企业自有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减少银行贷款的利息支出。
管好用好企业自有资金也是企业增加效益的途径。加大清欠力度,减少陈欠,防止新欠是盘活资金的重点。首先,各级管理者应重视清欠工作,制定清欠对策和方法,配备有清欠能力、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人员。其次,要严格控制新欠的发生,执行"不付款不发货"的原则。再则,还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催收货款,必要时要借助法律手段;同时,还要制定奖惩措施,坚决压缩陈欠。
另外,强化存量资金管理,有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已处于买方市场的物资要严格控制库存量,将库存降到最低点。对部分物资可以推行零库存管理。要把减少库存,压缩开支的任务横向分解到各职能管理部门,再纵向层层分解到基层,物资供应部门应从采购计划的审定到物料的现场供应,都安全过程的负责管理,以减少资金占用,盘活存量资产。在充分利用库存物资的同时,还要防止新的超储,以最少的资金占用来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对以前年度形成的不良资产要逐笔清理,同时应建立以物抵帐、以物变现的快速流转机制,盘活存量资金。
总之,煤炭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和获利,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必须完成筹措和有效使用资金的任务。通过上述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是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可缺少的途径。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田霍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人民出版社.2000.
[2]于立,肖兴志《.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