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010-01-01徐宇包兴亚
徐宇 包兴亚
(温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325000)
水泥稳定碎石属于半刚性结构,在我国被广泛运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它初期的强度高,并且随龄期的增加而很快结成板体,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若施工不当则极易开裂而引起反射裂缝,从而导致整个路面结构的损坏。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底基层的优点,需要对水稳碎石基层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为了保证基层各项指标达到要求,从下承层准备到养护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细化施工工艺要求。现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简要介绍如下。
1 在基层施工前,应对底基层进行一次认真的检验,标高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无松散,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并由专人负责,专职队伍对下承层进行清理清扫,表面洒水湿润。
2 原材料控制
2.1 集料
集料材质必须符合要求,压碎值最大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控制好细集料中<0.075mm 颗粒含量不能超过7%。
2.2 水泥
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小于3h 终凝时间不小于6h 的32.5级水泥,按设计要求的用量进行掺配并按规定对水泥进行检测。若采用散装水泥时,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3 施工工工艺的质量控制
3.1 施工放样及挂线
在底基层上进行施工放样,直线段每5m设一个桩,根据复测高程进行挂线,两边采用钢丝绳法中间采用可调标尺法进行控制。并设专职挂线员对标高和钢丝松紧程度和脱落进行随时检查。
3.2 拌和
选用电子计量自动配料的稳定土拌和站集中拌和。拌和时水泥用量比设计要求用量提高0.5%。含水根据情况提高0.5%-1.0%。在搅拌机进料口加设筛网,以限制大颗粒进入料仓,现场试验人员及时抽查含水量,水泥用量,和碎石级配情况。以保证拌出混合料色泽一致,级配良好。
3.3 运输混合料
为避免混合料离析,运输车数量应能保证混合料及时运出和摊铺连续作业,车辆装料时应分三次装料,不能装太满,车辆行驶速度30km/h,并根据天气情况和远近程度设置覆盖层。
3.4 摊铺混合料
混合料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而且每天坚重复此项工作。如果采用两台同型号摊铺机阶梯并列施工,为保证横坡,摊铺时两机前后控制在5m-10m。且派专人指挥车辆,必须保证有车辆在等待摊铺,并根据运输车辆和拌和站的拌和能力选择合理的摊铺速度,并保持匀速行驶,不得时快时慢或中间停机。在摊铺过程中及时检测厚度和平整度,若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应及时进行修正,并设专人对粗集料进行挖除处理。
3.5 混合料的碾压
初压:由于混合料摊铺后松散呈半流动状态,应先用皮轮压路机静压2遍,使其初步压实,初压必须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速度控制在1.5km/h-2.0km/h。
复压:在初压完成后,并选择40m 为一个碾压段落进行复压,用振动压路机错轮40m进行强振2-3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km/h-3.0km/h。
终压:复压结束后,立即用18T-21T 静压路机,进行终压,目的是消除轮迹,表面提浆,进一步密实。碾压速度控制在1.5km/h-2.0km/h。
压路机碾压完毕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达不到要求及时补压,并形成梯形逐渐向推进,形成流水作业,应到水泥初凝时间前碾压完毕。
3.6 养生
碾压完成后,经检验压实度合格后,立即进行洒水车喷雾养护,并用土工布进行覆养生,每天根据天气情况洒水养护,始终保持面层表面湿润,养生7天。如若要继续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宜在养生期结束后在下层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4 结束语
公路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虽然受到人员、机械、材料、水文、气候、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只要严格按要求施工,完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通过对已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测试,其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横纵断面正确,最低压实度大于98%,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在路面基层的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将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1]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