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桥梁桥头跳车成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2010-01-01徐云肖郑少午
徐云肖 郑少午
(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浙江 杭州 310000)
1 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
现行的桥涵规范中规定,简支梁桥台的工后沉降量的容许值为2.0cm,跨径小于25m时仍以25m计算。以25m跨径的简支梁为例,该桥台的工后容许沉降为l0cm。而在实际的桥涵建设中,简支梁桥台的设计容许沉降量比规范中要小得多,特别是桩基桥台的沉降量更小,通常为不超过3cm。而在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容许沉降量为:桥台与路堤相邻处≤0.10m;涵洞箱型通道处及过渡段≤0.20m;一般路段≤0.30m。桩基桥台的轻微沉降要比地基路堤的沉降小得多,而正是这种沉降差造成了桥头跳车。桥台是刚度很大的构造物,在施工结束时沉降已基本完成:而高填土路堤的刚度很小,它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这是产生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把造成桥头跳车的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路基沉降
台后填料本身含有水分,存在孔隙,施工中无论采用什么措施,采用何种填料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填料颗粒间的空隙,即使压实度达到95%以上,在填料及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路基填料逐渐被压缩,在通车后一段时间内产生压缩沉降。另一方面,台后填料及路基填土在竣工通车时并没有全部完成固结沉降。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土颗粒(填料颗粒)骨架会发生蠕动变形,它所产生的次固结沉降可以达到总沉降的10%左右,这也是桥头跳车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地基沉降
桥涵结构一般位于沟壑地段,桥台背后的地物地貌和其他路段相比,明显要差些。该地段地下水位较高,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大,土质具有湿陷性。在其上填筑路基肯定会产生较大变形。同时,由于桥头段路堤填筑比一般路段要高,约在5~l0m 左右,有的甚至在l0m 以上;其产生的基底附加应力就大,从而引起的地基沉陷也大。
2 桥头跳车的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台背与路基的工后沉降差是客观存在的,难以避免的。一般桥台采用桩基来承受外荷载,发生沉降很小,而路堤建在柔性地基上,必然产生较大沉降。笔者认为,主要要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将错台高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并使之产生平滑过渡段,减少或消除跳车现象,并通过使用甲加强养护来弗补差值。
2.1 合理设置桥梁长度,减少桥头填土高度
桥梁长度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桥台背填方路段的地基情况、填土高度,改善堤长度,综合分析其沉降问题。选择经济合理的桥梁位置、桥梁跨径和长度及路堤护坡形式。
2.2 地基处理
对桥台背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手段,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如换土浩、超载项压法、强夯、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碎石桩法等等。实际运用中应结合实地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软土地基.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同时应采取技术措施,设置透水层,清除原地面杂物,压实度控制在90%以上,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值,基坑回填用石灰稳定土和砂砾分层回填整实至原地面。
2.3 路基处理
2.3.1 合理选择填料
台后填科应选择内摩擦角较大压缩沉降量小的透水性材料,如我们选择强度高,易压实,透水性好的砂砾土、石灰稳定土、卵石土等填料。试验表明灰土压缩性比素土减少25%,压实度提高2%,使填土压实度提高,最终可减少沉降量12%。台后填料也可选择轻质填筑材料如粉煤灰菩,通过减少自重,达到减少沉降的目的
2.3.2 减少工后沉降
施工期间台后路基范围内不允许做施工场地。故桥台施工保养完毕后.应马上开始桥台台背后的填土工作,尽量增加桥头填土的沉降期,减少其工后沉降。此外也可采用超填预压的方法。
2.3.3 保证密实度要求
为保证台背及台前填土质量,根据台背填土工作作业面小这一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每一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l5厘米。压实机械要台理配置,并配备气震,保证基坑及死角处的压实度要求,特别是对桥台墙后侧及翼墙内侧难以达至l 规范要求处,应翻挖再回填细式砼。
2.4 台理安排施工工序
桩基施工时应尽早进行台后填土,减少工后沉降。为保证桥台台后填土压实度要求,应先将台后填土填至台帽底面标高,再浇注带措板牛腿的台旧。为使伸缩缝与两侧桥梁及台帽标高一戥.不发生错台.在施工时就必须由生产厂家专业队伍安装伸缩缝,根据不同的温度。采用不同的预伸缩量。要求铺筑路面时先将伸缩缝预留槽临时用沥青填筑,路面一次铺筑,再对预留槽进行切缝,安装伸缩缝。
2.5 桥头搭板的设置
台后路基沉降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均有不均匀沉降,设置桥头搭板可使其产生的较大沉降逐渐过渡到桥台所在地段。搭扳的长度可根据台后填土破坏破坏的长度来确定,与道路路堤填筑高度成正比,并与土基状况有关。经计算一般情况下填土高5米以内搭板长度定为8米,板厚30厘米;填土高度太于5米,搭扳长度定为l0米,板厚35厘米。
当桥粱为斜交时,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渐变扳,渐变板一端搁置于枕粱上与搭板连接.其余直接置于路基上。渐变板块数视桥梁斜交角度大小而定,大于75度设1块,75~45度设2~3块,小于45度设3块板以上考虑到受力关系,渐变板的短边长度不小于5米,长边不大于l0米。
为防止搭板下路基下沉、搭板断裂和纵向移位,应在搭板下浇筑素砼垫层,提高搭板底层的强度。在桥台背墙上预埋钢筋锚栓,牵制搭板纵向移位。
搭板及枕粱设计较为复杂。搭板按两端支撑的简支板进行内力和配筋计算,其面层可以按构造配筋。而在实际运行中,当荷载作用在搭板上时,路基并没有全部与搭扳低面相脱离,尚对其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板顶有可能出现拉应力、这种复杂的受力过程,设计时难以从全面考虑,配筋与实际会有出入,因此对面层筋要适当放大。枕粱按地基梁计算,关键在于确定地基反力的分布规律,再通过有关理论和方法加以解决到目前为止,关于弹性地基上结构计算理论,虽然不少,但不很完善,各种理论只是部分地不同程度地反映地基性质。因此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比较符合实际,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加以综台考虑。
2.6 横向加筋技术
横向加赫技术主要是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把浅层软弱地基加固成加筋土形式。通过铺设土工格栅使上部填土的抗剪切变形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3 小结
3.1 对桥头地基进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工程中应结合经济、安全、工期、土质等实际因素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及施工方法
3.2 桥头搭板是一种缓和桥台与路堤之间沉降差的比较有效的措施。不过这种措施的设计、配筋计算有待进一步完善
3.3 桥头跳车是由于桥台台背填土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塑性变形的积累和固结沉降以及地基自身的压缩变形引起的,而施工质量不高又加剧了跳车现象的产生,因此,施工质量也必须严格把关。
[1]王明怀.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的成因与防治研究[J].华东公路;199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