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实训教材的开发

2010-01-01吕秀娥张海晓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7期
关键词:原始凭证核算岗位

吕秀娥 张海晓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0014)

高职会计教育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岗位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会计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和会计岗位的有限性等特点,校外实训基地难以建设且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会计实训大部分都是在校内实训室完成。几年来,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校内实训,不断加大实训课时,学生实训课通常占总课时40%以上,各高职院都加大对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但是与之配套的实训教材不适合,成为教学中的软肋。为了提高实训效果,必须不断开发会计实训教材,高职教育会计实训教材的开发应该坚持职业特色鲜明、贴近生产一线、与时俱进、循序渐进等原则,能切实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率,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1 目前实训教材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出版了很多实训教材,但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这主要有以下的局限性:

实训教材内容陈旧。近年来会计准则不断更新和颁布,例如财政部2006年颁布,2007年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6年颁布、2007年起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新的会计准则和通则对会计工作和会计教学的影响都相当大,并使会计实训教材过时,但很多会计实训教材重复印刷,实训内容一成不变,严重地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急待创新。

实训教材缺乏仿真性。大部分会计实训教材是根据会计理论教材编写的,模拟企业和相关的会计业务都是虚拟的,缺乏贴近生产一线的内容,所附的原始凭证真实性不够,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发觉有些原始凭证和会计业务根本没有学过,更没有实际操作过。

实训教材缺乏岗位性。大部分的实训教材都是综合实训教材,一般都是选取某个单位一个月或者二个月的业务,不分岗位,学生自己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角色,缺乏岗位性。

2 加强实训教材建设的措施

2.1 实训教材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我国会计政策变化较快,作为会计专业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会计方面的法规政策,学习新准则,多渠道及时了解会计信息,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编写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内容新颖的高职会计实训教材。另外要及时调整变化较大的会计计算标准,因为一些经济业务计算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例如所得税税率的变化,在实训教材中必须引用新的税率,与企业的现实业务保持一致。此外会计实训教材要选择新版票据和结算凭证,坚决不用废除不用的原始凭证,使学生学会辨别、审核现实工作中采用的票据和结算凭证。编写实训教材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选择新准则、新内容。经过这样的实训,学生的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才能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实现无差距、零距离。

2.2 实训教材要具有仿真性。

编写实训教材要注意资料的仿真性,包括原始凭证的仿真性,仿真性越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越强,实训效果就越好。应根据从生产业务一线取得的企业资料来编制实训教材,原始凭证尽可能取得真实的凭证,例如能从银行取得的单据尽量从银行取得。在实训教材中不仅要设置内容真实、合理、合法的原始凭证,也要设置不合理、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既要设置手续齐全、填写完整的原始凭证,也要设置手续不齐、填写不全的原始凭证同,这样学生在审核凭证时,就面临各种情况的处理,操作才更全面。

2.3 实训教材应系统化

实训教材不应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会计实训教材,比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等,还应包括税收、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课程的综合实训教材,学生只有进行综合实训,才能将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融汇贯通,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实训教材要体现不同行业的特点

目前,企业已向多元化发展,学生不能只掌握工业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因此教师在编写实验教材上要体现各行各业的特点,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对各行各业的经济业务有所了解,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例如提供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等不同行业的业务进行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可以模拟不同岗位进行。

2.5 实训教材要突出岗位性

会计实训教材应突出会计岗位,如出纳岗位实训、材料会计岗位实训、成本会计岗位实训、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会计岗位实训、往来核算会计岗位实训、资金核算会计岗位实训、总账报表会计岗位实训、会计电算化岗位实训等。编写实训教材时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加强就业上岗能力为重点,以强化技能训练为特色,着重培养学生在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教会学生如何做、如何做得好。

3 实训教材的开发

会计实训教材的开发应是开放的而不应是封闭的,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就业,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最终的落脚点是企业,因此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开发会计实训教材,才能切合实际地反映用人单位的要求势在必行。

校内教师一般都拥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特别是对于企业会计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缺乏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而企业担负着企业一线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可以为校内教师提供实践舞台,为优化实训教材的内容奠定基础。本着校企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可使会计实训教材建设处于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首先,学校应选派理论知识丰富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教材开发小组,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各会计岗位的能力需求以及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要求等一系列内容,结合相应理论知识编写教材大纲,规定人员分工、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共同开发完成时间、教材鉴定与审核等内容,校企双方共同确认。然后进行教材编写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应以学校教师为主提供主要编写思路,企业一线人员辅助提供各种真实的单、证、票、账等资料、以及工作流程和岗位分工职责等原始资料。教师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采用多板块、多步骤逐步地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

4 会计实训教材体系在衔接方面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培养学生会计岗位技能、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一门课程、一本实训教材能够实现的。这就要求编写会计实训教材时,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陆续开发会计专业系列实训教材,并在衔接方面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实训教材应该是基础会计实训教材。基础会计实训教材要尽量提供真实票据,并提供手工记账所需账簿,许多实训教材往往忽略这一点,即使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实现电算化,但必须给学生提供手工记账的机会。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会计的核算方法,也有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

会计实训教材应该是财务会计实训教材。在实训目标上应该定位在“会计核算能力实训”方面,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包括对经济业务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等账务处理,特别是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等企业会计事项进行核算。

实训教材应该是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在总体目标上应该定位在“大中型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实训”方面,实训教材不仅要提供大中型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全部业务,而且应该提供不同类型的企业可能采用的不同方法,如分批法、分步法、品种法核算所需全部真实票据。经过实训,学生完全可以胜任大中型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

实训教材可以是商业企业会计实训教材。商业企业会计实训教材要反映商业企业的核算方法,突出了商品购销业务的特点,通过实训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商品流通业商品核算的“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明确两种核算方法的不同,可以使学生了解商品流通业会计核算与制造业会计核算的共同点和差异。

最后一部实训教材应该是会计分岗实训教材。在实训目标上应该定位在“大型企业全能会计实训”方面;在内容设计方面,应该按照实际大中型企业中的各个会计岗位,如出纳岗位、材料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销售核算岗位、往来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等有关岗位进行,内容还应该包括经常发生、偶然发生、可能发生的业务及其处理。经过实训,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大型企业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

如果深入开展职业教育,还应开发财务管理实训教材、税务会计实训教材、审计实务实训教材。这也是目前会计实训教材的薄弱环节,有待于开发、创新。

总之,开发会计实训教材要坚持职业特色鲜明、贴近生产一线、内容与时俱进、循序渐进等原则,使教材的实用性、适用性得到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实现学习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创新会计实训教材,开发衔接紧密的、循序渐进的系列实训教材,有助于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推进高职教育教学向“技能型”、“岗位型”、“职业型”方向发展。

[1]任延冬.创新会计实训教材 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教育研究,2009,6.

[2]张永欣.高职教育会计实训教材的开发与改进,价值工程,2009,7.

[3]秦淑媛浅析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天中国科技信息,2009,8.

[4]刘振威,杨宁,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训教学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

猜你喜欢

原始凭证核算岗位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论会计凭证的审核-原始凭证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原始凭证的规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浅议会计出纳原始凭证交接单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