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在逆境中起飞

2009-12-31

职业·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导师

徐 琪

大学时,学校没有视频类专业和社团,他自己创办了“可追工作室”;毕业后,团中央YBC正准备尝试运营,他报名成了第一个“试验品”;现在,作为80后创业者,他正带着他的“可追传媒”一路逆飞,身后是他曲折的创业经历,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一个多云的上午,记者如约来到左晟的公司。

左晟正在电脑前忙着公司的业务,几名员工围坐在他身边,年龄都相差无几。见到记者,左晟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带记者参观自己的公司。公司不大,两个小格间分管着视频创作和市场营销,环境非常安静,只听见鼠标和键盘的敲击声,像时钟一样有条不紊。接着,左晟推开一扇侧门,门外是一个露天的阳台,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办公用品。

左晟走到阳台边向远处眺望:“天晴的时候,这里的视野很好,可以看到半个市区,从那边望去可以看到鸟巢甚至昌平。”说话时,左晟目视着远方,目光自信而坚定,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看得出这里是这个80后经常休息和思考的地方,与办公室内的繁忙比起来,这里更像是孩子作业之外向往的午后操场。这时,阳光透过微薄的云层斜射下来,柔顺地照在这都市看似平凡普通的一角,暖意正浓。我们的采访也在这里开始了。

大学时期“可追”诞生

左晟在中国农业大学学的是机械设计专业。在大学里,左晟没有像大部分同学那样过着轻松单纯的学子生活,而是不断地找一些兼职类工作做,以此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其实这都是做一些创业的尝试,做赚钱的尝试,也是在追随我自己的心,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提起那段经历,左晟说得很淡然。

在一系列的尝试中,有一天,一个偶然的事情使左晟突然想到了DV(数码摄像机)出租这一赚钱的方法。于是他便买了部DV机做起了这档买卖。当然,当时的左晟并不会想到,这一举动竟然对他日后的创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三的时候,一名同学找到左晟,想要他帮忙给大四毕业生做纪念光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左晟揽下了这个活。顺利完成任务后不久,左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北大、北师大的一些同学用DV机拍的片子,“我当时就觉得他们做得挺不错的,自己也想拍一个”。但当时的农大根本没有视频制作类专业,也没有相关社团。于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左晟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创办了一个以拍DV片为主的社团,这就是“可追工作室”。

谁也没料到,这个当初因为兴趣而建立起来的小社团,后来却发展壮大了起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创作了20余部DV电影作品,成为全国高校中最有影响力的DV团队之一。谈到自己曾经的辉煌,左晟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自豪:“我们当时发展得还不错,有一个自己的网站,土豆网刚出来的时候都在我们论坛上发帖做过广告,此外,我们还曾经办过自己的作品展。”

“可追工作室”发展的良好势态,让左晟并没有在毕业后急于找工作,虽然离开了学校,他却仍常常跑回去与在校同学一同经营着“可追”。这个校园社团也成为了日后可追科技有限公司的雏形。

YBC的“试验品” 公司成立

关于创业的念头,早在高中以前左晟就有了,但具体成型还是在大学时期。大学毕业后不久,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开始在北京招幕合适的创业者及项目合作。“当时YBC在全国还没有全面展开,但该计划的人员、结构、模式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差具体的实施,所以就打算先扶持两个项目试试,我就成了那个‘试验品”。左晟略带诙谐地解释自己当年的这个机遇。

YBC是参考总部在英国的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International)扶助青年创业的模式,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力量为青年创业提供咨询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以帮助青年成功创业的一个公益组织。每位申请成功的创业者可以从YBC拿到5万元的免息贷款并且还有一名有资历的创业导师一对一对其辅导,规定辅导期限为三年。

当时,左晟只是几百位申请者中的一员,最终只有两人得以如愿,左晟就是其中的幸运儿。“我觉得也许是因为自己比较主动吧,当时YBC在清华美院开交流会,提问发言时没有人举手,我就第一个站了起来。 ”左晟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于是,2004年9月16日,左晟通过了所有的相关审核,最终成为了YBC第一位资助的创业者。他的创业导师是创业智源创业管理顾问公司的总裁姜博仁先生。2004年12月,左晟沿用大学时“可追工作室”的名字,注册了北京可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是帮企业制作宣传片。

逆向思维 逆境起飞

左晟生于1980年,时间上也赶上了人们常说的80后一代,这一代的关键词中被提到最多的一个就是叛逆,左晟也一样。

首先,在YBC资助的5万元的用途上,左晟与姜博仁意见相左。左晟想把这些钱全部都用在购买设备上,而作为商场成功人士的姜博仁,则认为创业初期不宜大笔花钱,一些固定资产能租就租,手头上应该有现金流通才好。然而左晟并没有认真听取导师的话,他把5万元全部投入到房租里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左晟的公司开始了拮据运营。员工的工资长期得不到提高,公司的业务也并不是特别理想。这样的“经济危机”持续不久后,左晟和他的“可追传媒”又面临了“人员危机”。2006年春节过后,左晟一度成为“光杆司令”,一个人守着公司。“春节是一个小公司的生死节。因为首先在春节前大家都忙着过年,这期间基本上揽不到什么业务;春节过完各个公司都要很长时间才进入工作状态;再者,过年前理所当然要给员工发一些资金、福利什么的,节后还得考虑涨工资,需要大笔的资金啊。”说到这里,左晟略带调侃的语气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左晟当时并没有把公司已经成为“空楼”的事情告诉姜博仁,而是依然定期到导师那里去请教、交流。但是,公司的境遇始终没有好起来。或许左晟的坚持正应了那句“天道酬勤”,又或许真的是“自助者,天助之”,在一次招聘员工的面试中,左晟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建议,使公司的生存发生了转机。这个建议就是:在网络上做广告。这一招果然有效,随着广告的投入,公司渐渐开始有了一些固定的业务,也坚定地生存了下来。

曾经带着“可追工作室”在校园里无限风光的左晟,如今真正体会到当时与现在的巨大不同。“当时大家都是兴趣使然,现在毕业了大家都要赚钱养家糊口,总要现实一点。”最初,姜导师给左晟设计的发展模式是先走低价标准化的路线,最后实现连锁加盟。而左晟实际走的路线却完全相反,“在业务上,我想起点高一点,后来就越做越高了,现在我们专门做比较大的项目。”不管听不听导师的建议,“可追”几经周折总算是存活了下来。

抛开这些公司运营理念上的分歧,左晟对导师姜博仁是非常尊敬的。“姜老师是我的精神支柱,一遇到问题我都会向他请教,有时候遇到困难,我就想我背后还有姜老师呢,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这种精神支柱太重要了。”现如今,创业导师三年的期限早就过去了,而左晟和姜博仁依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导师对他的点评是:左晟聪明、好学、胆子大,其果敢坚毅的性格,会有助于他成功创业。虽然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他在创业初期走了些弯路,但相信他会做好这个非常有前途的项目。

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左晟计划下一步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公司。“先准备在广东深圳这些沿海地方做,虽然他们那里竞争很激烈,但我认为竞争激烈往往更容易生存,因为竞争激烈的地方必然有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

虽然目前左晟的公司年收入还只有200多万,但是左晟的创业之路却值得每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深思、借鉴。

对话:创业要付诸行动

身为80后,饱尝创业艰辛的左晟对创业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

记者:您觉得一名好的创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左晟:很重要的一点是行动力。他应该愿意尝试,创业不能只是想想而已,要付诸行动。如果只是单纯地想想,那没什么用,有些事情你只有去做了才会有收获。想和做是很不一样的。

记者:大学期间应该怎么锻炼自己?

左晟:我推荐大学生去看零点调查集团董事长袁岳的博客,他上面关于这方面的很多观点我都认同。

记者:您是否认为创业成功跟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有关?

左晟:以前我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不是。以前上学的时候,我觉得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品质,但后来发现什么样个性的成功者都有,像我原来做过中国互联网协会2006中国互联网大会的视频,采访了近百位中国领先互联网公司的老总,我发现,他们有温和的也有孤傲的,现在我觉得成功与个性无关。

记者:现在的经济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您觉得创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左晟:有一点感受非常深刻,就是应该注意一下成本问题。特别是创业初期,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钱你什么都干不了。应该尽量节省,能不花的就不花,把成本压缩到最低。

记者:你怎么看像您一样的大学生创业?

左晟:创业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我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两三年再去创业比较好,要不然会面临很多困难,很容易失败,而失败对人的自信打击很大。我也走了很多弯路,遇到过很多困难,况且我认为我现在并不成功。

记者:可是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就业市场也是供大于求,而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您对此怎么看?

左晟:就业压力大这是事实。但你说的带动就业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现在创业带动了就业,但如果一段时间后失败了,不又导致失业了吗?我还是认为,作为大学生最好先就业,积累经验,等时机成熟了再来创业,这样成功的概率会大一点。

记者:您觉得创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左晟:经验、资金、人脉那些都是外部的东西,我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经验你可以自己靠行动去积累,资金也可以自己去筹集,人脉更是可以去营造,但是自身一定要努力。所以相比这些外部的东西,最重要的还是内部的动力——自身的努力。

珍惜现在,拼搏未来

家境并不好的左晟,从小就很爱看书,尤其喜欢古诗文,这就有了“可追”名字的由来:“读高中时,听到语文老师讲‘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一名句的时候就很有感觉,一直记着,大学时要创立社团就想到它了”。而他更是给“可追”赋予了新的涵义:珍惜现在,拼搏未来。

在被问到自己有别于别人的成功之处时,左晟略作思索,答道:“我觉是能够坚持吧,创业路上肯定会有困难,但是我坚持了下来。”

对于自己的项目市场,左晟很有信心。他认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用视频载体传递信息来开展营销、培训、广告等活动会有巨大需求,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以视频形式传递的信息也会越来越多,必然需要专业机构来提供视频内容的制作和传播服务。

尽管身上带着一丝叛逆者的气息,但左晟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被问及日后是否会从事创业导师之类的公益事业时,他的回答很迅速:“我喜欢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心得,早就有做创业导师的想法,不过现在我还不够资格呢,YBC现在的创业导师们在创业经验和业界影响力上都是我现在远不能比的。”

猜你喜欢

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感恩有你 与师同行——“72变change”人气导师评选结果出炉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导师负责人制的建立及作用机制研究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导师”
做学生心灵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