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金融现状及发展策略
2009-12-31田茂东王平聪
田茂东 王平聪
提要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增长阶段,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汽车金融对汽车工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提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汽车金融;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汽车金融是指主要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汽车消费的增长离不开汽车金融服务的支持,汽车金融是推动汽车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美国通用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有50%的汽车通过贷款形式销售,而目前我国汽车金融信贷的比率不到10%,国际上则达到了70%以上。
一、我国汽车金融现状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汽车金融市场潜力巨大。2007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888.24万辆和879.15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2.02%和21.84%。其中,乘用车总销量超过了629.75万辆,同比增长21.68%,比2006年多出了157.6万辆;商用车总销量为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5%。这意味着,我国在去年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在欧美国际汽车巨头们惨淡经营之际,我国汽车业则“笑傲江湖”——无论是销量还是盈利的增长都令人眼红,以致国外汽车业将我国视为一块“热土”。我国在汽车产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汽车需求的增长和关联性会引发市场对汽车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的潜力巨大。
2、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2002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1,100美元;200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2,456美元。北京、上海和广州人均GDP则超过了5,000美元。而按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该国就进入了消费信贷时代,而当人均GDP达到5,000~6,000美元时,汽车消费将出现高峰。目前,我国有购车能力的人口在5,000万左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有七成以上的居民考虑将在今后几年购买汽车。收入的提高提供了汽车消费的基础。此外,随着社会观念、生活方式的变迁,为改善生活品质的适度超前消费深入人心,35岁以下的消费者购买能力较强,且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未来将是汽车金融服务的主体,为汽车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相关政策、制度、法律的环境分析。2008年出台的《汽车金融管理办法》放宽了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推动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发布,为我国设立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制度基础,为外资进入我国市场打开了大门,意味着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从此迈入了多元化、专业化,金融与非金融公司并存竞争的新时代,推动了汽车金融产业的发展。而在业务范围方面的不断扩大,使得汽车金融公司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能为我国汽车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
(二)金融服务机构及其产品
1、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国际上,汽车金融市场服务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贷联盟、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当然还有作为汽车金融服务主体的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主要是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但因为汽车技术性强,而银行并非处理二手车及新车的专业机构,所以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并不具有专业优势,在发放贷款后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商业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的比例逐渐降低。GMAC、福特汽车信贷公司、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是目前最大和最成功的三家汽车金融机构,已经垄断了全球金融服务市场60%的市场份额。从专业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具有的专业优势和其目前的市场份额可见,专业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的主体。
相比较,我国国内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资商业银行、内资汽车集团附属的财务公司、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中资商业银行主要提供直接信贷和间接信贷两种方式的汽车信贷业务;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其垄断着国内大部分金融资源,资金实力雄厚,且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来说,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完整,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比较成熟,有大量的客户资源等一系列原因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汽车金融信贷方面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
2、汽车金融服务产品。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机构的利率是受中央银行控制的,而且对所有的客户只提供一种偿付品种,即在一定首付后,分期偿付。所以,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偿付品种是单一的。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则提供多种汽车消费信贷品种,其中以分期付款和汽车租赁两种方式为主。美德日都有相当发达的金融租赁市场,美国一年在各地销售出的轿车和货车中有大约1/4进入了租赁市场,主要的汽车厂商用租赁方式销售汽车的数量占总数量的30%以上。近年来,由于汽车新车价格过高、汽车寿命延长、养车费用增加,人们纷纷加入了汽车租赁的行列;而且旧车租赁也日益发展,促进了美国二手车市场蓬勃发展。国内的租赁业务以国外的观点来说,大多不属于租赁范围,只相当于租车。因为租赁的平均期限在30个月左右,而租车的时间只有几天至几十天。租车的押金和租赁的首付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押金会退回,仅作为保证,而首付款是整个车价值折旧的一部分,需要顾客来支付,而后才能使用这辆车。
国外的金融服务注重从不同的客户角度出发,提供多种金融产品以满足其需求。以GMAC为例,它为客户提供传统分期付款,还推出了学生购车计划等专门针对学生群体的信贷品种,以期培养客户的忠诚度。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还涉及到汽车售后服务,提供全套的汽车维护方案,以帮助客户得到合理价格的维修服务,使顾客倍感方便。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不仅在汽车销售过程中,在售后服务广度与深度方面与美德日等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
二、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以发展专业汽车金融公司为主。汽车金融公司理应成为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汽车金融公司通常依附于汽车制造商,它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母公司的汽车销售。而汽车金融在扩大消费者需求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需求扩大对应的产能扩大,产能扩大到同时生产商就达到了规模经济。汽车金融公司能稳定的为汽车业提供连续的金融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同时,汽车金融公司作为专业经营汽车消费风险的机构,专业背景使他们有更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放宽政策限制,扩大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汽车金融公司在当前利润来源单一的情况下,仅靠贷款利差和有限的中间服务是不足以支撑自己发展的,必须寻求其他的利润来源。在国外,汽车从下线到报废全程都贯穿着汽车金融。中国银监会应视业务品种需求和金融监管状况,逐渐扩大汽车金融的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扩大利润来源。例如,条件成熟后应当开办融资租赁业务、汽车置换业务,并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向资本市场有限渗透。
拓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向银行融资是我国目前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融资渠道,这一融资方式的成本比较高,与银行竞争时,金融公司没有任何优势。要发展汽车金融,必须拓展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增加其资金来源渠道。例如,开办购车储蓄、放宽利率限制、可以发行商业票据和公司债等。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目前,我国的非信用化环境下,要发展汽车金融业务必须要以个人信用管理业务为核心,制定一套完整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从信用登记、信用评估,到信用风险预警及管理,再到最后的风险处置,这一系列过程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和制度。
(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要建立我国的信用体系,必须要对信用立法,并建立征信机构,规范数据采集和使用,建立相应的失信惩罚体制。
(五)完善外部环境。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还需要完善外部环境,包括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发展二手车市场、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等。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