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演达与毛泽东的农运情缘

2009-12-31牛莉博

党史纵览 2009年6期
关键词:毛泽东农民运动

杨 飞 牛莉博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就是邓演达。作为坚定的民主革命斗士,邓演达是孙中山的亲信,国民党的要员,却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过从甚密。他积极支持工农运动,促进国共合作,在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北伐战争中,通过汹涌澎湃的农民运动,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情谊。

邓演达又名策成、仲密,字择生,1895年8月1日出生于广东惠阳永湖乡鹿颈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出身寒微的邓演达自小就目睹了农民在社会上受人奴役、毫无政治地位、整日辛劳却不得温饱的悲惨境况。因此,从懂事起,他便对农民抱着一种同情的态度。

191 1年,邓演达参加了辛亥革命。革命的失败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民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并开始坚定地认为:只有彻底发动农民,组织农民,解决农民问题,才能取得革命斗争的最终胜利。

1926年7月,深受孙中山器重的邓演达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在北伐战争中,他每到一地,就要求下属调查当地农村状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当北伐军占领武昌后,他进一步提出“今后总政治部的工作重心应放在农民运动上”,积极支持各地成立农民自卫军。

1927年初,邓演达在总政治部之下特设农民问题讨论委员会,聘请毛泽东、恽代英等为委员,讨论中国革命中的农民地位及具体运动方案。从此,邓演达开始与毛泽东结缘。

当时,毛泽东担任着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之职,在他的建议下,中共中央农民委员会在汉口设立了办事处,直接指导农民运动。毛泽东曾长期在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对农民问题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他在1926年9月发表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主张在各省广泛发动农民运动,支持北伐。这一观点与邓演达不谋而合,毛泽东也因此受到邓演达的尊敬与钦佩,这为以后两人联手领导农民运动打下了基础。

邓演达借鉴了毛泽东在湖南成立省农民协会以领导全省农民运动的经验,于1927年3月召开了湖北省农民代表大会,并同毛泽东一起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邓演达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号召广大农民“背起锄头,拿着镰刀,来革那长袍马褂的命”,“团结一块儿携着手去与敌人拼命”。毛泽东对邓演达积极支持农民运动的行为极为赞赏,向他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农民运动发展的建议。在毛泽东的建议下,邓演达借鉴湖南省农运的经验,在湖北省各地成立了农民协会组织,领导当地农民运动。

在毛泽东和邓演达的共同努力下,从湖北省开始,全国各地农民运动迅速蓬勃发展,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邓演达不仅在政治上支持农运,在经济上提倡减租减息,还建立农校,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随后,在邓演达的提议下,全国农民协会成立,统一领导各地农民运动。他还推举毛泽东担任总干事,主持农民工作。在3月10日于汉口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他和毛泽东联名提出了《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案》和《对农民的宣言》两个文件,并在大会上通过。这两个文件,集中体现了邓演达和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一致见解,为全国农民运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法律保障。

农民运动的如火如荼,使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右派惊恐万分,他们开始疯狂破坏和攻击农民运动。

1927年2月27日,阳新县地方反动势力残酷杀害省农民协会特派员、县农民协会委员、县工会干部9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阳新惨案”,造成了恶劣影响。邓演达得知后,义愤填膺,当即在国民党中央会议上予以揭露,并要求彻底调查,严惩凶手。

会后,成立了以邓演达、毛泽东等5人组成的处理“阳新惨案”的委员会,对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当了解到这是一起反动势力蓄意攻击农运的案件后,委员会便决定由邓演达到阳新查办。邓演达组织农民武装开进阳新县城,逮捕了反动县长和公安局长,处决了几个罪大恶极的惨案制造者,恢复了农会组织。这一举措极大地支持了各地农民运动。毛泽东对邓演达的这一正义行为十分赞许,在调查过程中也给予了他很大支持。

“阳新惨案”后,社会上各种反动势力开始对农民运动大肆污蔑,国共两党内部对农民运动也存在着种种误解,严重阻碍了农民运动的继续开展。为驳斥这种污蔑,毛泽东特地回到湖南,在农村进行了为期33天的考察,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援引大量事实,戳穿了反动势力的污蔑。

邓演达看到这篇文章后极为兴奋,他十分赞同毛泽东的观点。在国民党中央会议上,他引用《报告》中的事例、观点来反驳右派的攻击。他说:“湖南乡村政治日继清明,如赌博鸦片盗贼之风,日益减少,此全由农协监督之力。”4月,在向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介绍农运状况和计划时,邓演达再次引用毛泽东在湖南搞农运的成果:“4个月前,人人都说湖南不得了,现在都歌颂湖南了。”

通过农民运动,广大农民纷纷组织起来,在政治上翻了身,不再受地主奴役压迫。可邓演达认为这还不够,要使农民运动持久地开展下去,还必须使农民在经济上也独立起来。他说:“我们党(国民党)这个时候应该切实给农民以利益”,“使他们认识我们的党是为他们利益而奋斗的,他们就会跑到我们党的旗帜之下来,去反对军阀”。这一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邓演达对农民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成为后来农民运动得以在全国持续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如何“使农民切实获得利益”的问题上,邓演达与毛泽东商量后,提出了两项措施:一是取消陈年旧债和高利贷,二是解决土地问题。随后,两人便在农运中大力贯彻执行这两项措施,使各地农民运动获得极大发展,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1927年4月,在邓演达提议下,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议成立土地委员会。在成立大会上,邓演达亲自提议毛泽东为委员。为了加强对全国农民运动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委会,特请毛泽东为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在邓演达的主持下,土地委员会先后召开了5次常委会和多次扩大会议,并邀请湖北各驻军军官参与讨论。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在邓演达等众多革命志士的共同努力下,土地委员会提出了4个重要议案:一、解决土地问题决议案;二、处分逆产条例决议案;三、革命军人土地保障法决议案;四、佃农保护法决议案,虽然这4项议案在提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时,受到国民党右派阻挠,最终仅通过《处分逆产条例决议案》和《佃农保护法决议案》两项,但却进一步扩大了土地委员会的影响,提高了邓演达和毛泽东等农运领导人的威望。

邓演达身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

长,却积极支持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的农民运动,还亲自与他们共同制定有关农民运动的计划,克服众多困难和阻力,采取了制定乡村自治法、组织农民自卫军、规定减租减息办法等许多便于操作的措施,从而使毛泽东的农运设想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也为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打下了基础。邓演达和毛泽东也在共同的战斗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农民运动需要大量的农民干部来领导。鉴于此,1927年3月,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举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邓演达亲自担任所长,并聘请毛泽东为副所长,具体负责讲习所教务工作。

讲习所面向全国招收学员。第一期学员共700多人,大多为各地农会骨干,其中尤以在毛泽东指导下农运形势较好的湖南以及北伐时期革命形势较好的湖北两省居多。邓演达在农运讲习所正式开学典礼上讲了话。他说:“农民讲习所的学生们不是为求官而来,要练习革命的能力技术。”他的讲话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也激发了学生的斗争热情。

6月19日,农运讲习所第一期学员毕业。在毕业典礼上,邓演达又作了《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讲演。此时,蒋介石已经公开叛变革命,武汉方面对农运也有很大争议,国民革命实际上已经失败。邓演达此时作讲演,要冒很大风险。他在讲演中阐述了中国农民运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学员:“目前是和封建势力短兵相接的时候,谣言甚多,封建势力极大,农运进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责任,是要站稳立足点,了解目前困难形势,努力打败前进的障碍。”他要求学员们“以实际工作的经验,来和革命理论相论证”。这都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和鼓励。在邓演达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中共的农运事业以及后来的土地革命战争输送了大量有用人才。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工农群众,农民协会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农民运动陷入低谷。受汪精卫集团操纵,国民党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决定:由陈公博、陈克文分别接替邓演达的总政治部主任和中央农民部部长职务。邓演达被迫离开武汉流亡欧洲,他与毛泽东的农运合作生涯也就此画上句号。

虽然不能继续与毛泽东合作,但两人在农运中结下的深厚情谊仍影响着邓演达。1930年回国后,他一方面在上海积极筹建中国农工民主党,另一方面又主动找中国共产党负责人商谈建立共同反蒋联合阵线问题,但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对邓演达的主动合作不予理睬。在这种情况下,邓演达没有失望,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当时还不是中国共产党主要负责人的毛泽东身上。他说:“看来共产党在‘左倾错误占上风的时候,联合阵线是不可能实现的,将来如果毛泽东一派当了权,我们是可能合作的。”邓演达对毛泽东的信任,可见一斑。

1930年8月9日,一心为国的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不到一年,基层组织便遍布14个省、市,并准备在江西发动武装起义。尤其是邓演达邀集黄埔军校进步学生组织的“黄埔革命同学会”,更是成为跟蒋介石嫡系组织的“黄埔同学会”相抗衡的团体,在军事上对南京政府构成很大威胁。因此,蒋介石对邓演达的革命活动极为嫉恨,曾悬赏30万元捉拿邓演达。1931年8月17日下午,邓演达在赴上海愚园路愚园坊20号出席江西起义干部训练班结业式时,由于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上海市干部会负责人陈敬斋叛变告密,不幸被捕。11月29日,他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

邓演达遇害后,宋庆龄于12月19日公开发表通电,强烈谴责蒋介石的卑鄙行径,指出:“中国国民党早已丧失其革命集团之地位,至今已成为不可掩蔽之事实。亡国民党者,非其党外之敌人,而为其党内之领袖。”毛泽东亦深为惋惜,1961年在与周谷城的谈话中还说:“邓演达先生这个人很好,我很喜欢这个人。”周恩来也说,邓演达是“小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赞成土地革命,能与我们长期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演达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57年,国务院划拨专款,在南京紫金山麓为邓演达修筑陵墓,何香凝亲自提笔写下了“邓演达烈士之墓”。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邓演达和毛泽东在革命中携手合作的这段农运情缘。却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传奇佳话。毛泽东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感慨地说:“大革命时代做农民运动,陈独秀、彭述之不同我合作,倒是邓演达肯同我合作。”一代伟人能发出这样的慨叹,足见与邓演达的这段情缘在其心中分量之重。

猜你喜欢

毛泽东农民运动
耕牛和农民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农民
不正经运动范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