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亥革命这一天

2009-12-31李庆生

文史月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军都督武昌

李庆生

1911年10月10日,是我国旧历辛亥年中秋节后的第四天。

长江中游的武汉三镇还在军事戒严中。这天凌晨,天色未明,城门紧闭,码头停渡,兵舰在长江穿梭巡航,官兵在街头巡逻放哨。清政府在武昌的首脑机关总督府更是剑拔弩张,署内署外布满卫队、巡防队,马队、炮队如临大敌。

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原来这年的3月29日,孙中山所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武汉地区两个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革命党人,在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会员的参加和引导下,联合起来,准备于10月11日午夜在武昌城举行武装起义。这一机密不久便被清政府侦悉,在一星期前便下令湖广总督瑞澄戒备巡防。9日晚11时,瑞澄又接到密报,武昌小朝街、楚云楼一带有革命党人在活动。他命令新军第八镇统制张彪(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前往缉捕。密报果然不假,一批革命党人正在印刷起义文告,搬运弹药,当场有27人被捕,起义军总司令蒋翊武在众人掩护下翻墙逃跑。瑞澄命令新军督练铁忠连夜审理这批“人犯”。

铁忠上堂审案前,翻阅了抄来的起义人员名册,发觉竟多是新军士兵,不由得暗暗吃惊。他深恐对新军士兵的镇压可能招来不可收拾的局面,便和武昌府的军政官员商议对策,向瑞澄建议销毁名册,不予追究,以此收买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稳定军心。谁知瑞澄不予理睬。铁忠只得上堂传令:“带彭楚藩。”

彭楚藩是共进会的领导成员,他本是一名知识分子,为了推翻清朝专制打入新军,充当一名宪兵。铁忠问他:“你们同党有多少人?”彭楚藩厉声回说:“狗官休问,全国四万万同胞都是我们的同志。要杀便杀,何必多言。”彭楚藩当晚便被杀害。同时被害的还有革命党人,新军士兵刘复基、杨宏胜等人。

起义

彭楚藩等英勇就义后,天色已明。这天是10月10日,逮捕、审问依旧在继续,被禁闭在军营中的新军士兵人人自危。夜色降临武昌城,城内的工程第八营前队排长出来巡营,看见士兵金兆龙在擦枪装弹,厉声责问:“想造反吗?”金兆龙是个急性子,听得排长的斥责,气得大声咆哮,“是的,老子正是要造反。”排长要上去逮他,金兆龙猛地扑去,扭住便打。工程营的管带(相当于现在的营长)闻声赶来盘问,没提防身后飞来一梭子弹,应声倒地而死。这时,左队里的革命党人见事态扩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再扔出一颗炸弹,接着一声呼喊“整队集合”,工程营内的200多名新军很快齐集操场,左臂缠上白布,在后队正目(相当于现在的班长)革命党人熊秉坤率领下,杀奔楚望台而去。

楚望台是清军的军火库,原由工程营左队官兵把守。熊秉坤率队到达时,守军见是本队士兵,立即加入起义部队。左队队宫(相当于现在的连长)吴兆麟不是革命党人,平时同情革命,宽待士兵,又有作战经验,便被起义军留住,并公推为临时总指挥,指挥部就设在楚望台。这时在城外的炮兵营听得城内炸弹声,知道工程营已首先发难,便发炮响应。架在凤凰山、蛇山上的大炮炮口,直指总督衙门。

困守在督署内的瑞澄,得知工程营、炮兵营的士兵起义,急忙用电话调兵遣将。他命令张彪从速拦截,可张彪已兵败外逃。他责成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相当于现在的旅长)黎元洪出击,可黎元洪善于看风使舵,见革命军势盛,出击未必能胜,便向守营官兵宣布:“革命军来,可退入营房。”以退为守,留个后路。瑞澄眼看众叛亲离,气得直骂。现在,他仅能凭借他的一些旧军巡防营、马队和消防队固守督署街,以待天明。这时,督署外面中了起义军的炮弹,一时火光冲天,马队、炮队里的革命党人也宣布起义,和旧军发生激烈枪战。瑞澄的卫队急忙入内报告,吓得瑞澄冷汗直流,寻思片刻,立即命卫队速去后院围墙打洞,以便应急逃命。

却说会集在楚望台的起义士兵,经过整顿,重新部署了作战方案,在吴兆麟的统率下,挥师督署。仅几个小时,就肃清了督署街各个据点的清军守兵。等到革命军冲入督署,瑞澄早已从后院穿洞而去,上了楚豫兵舰逃之夭夭了。

这时,天已微明,武昌城内炮火停止,几个制高点黄鹤楼头、蛇山上空,已飘扬着革命党人的星旗,它向武汉三镇,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告: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第一炮——武昌起义,已取得了胜利!

尾声

武昌起义虽告胜利,但革命政权谁来领导?当时,革命党人中众望所归的孙中山还在英国宣传革命,筹集革命经费;勇敢善战的黄兴尚在香港,宋教仁虽然对这次革命有所筹划,此刻正忙于在上海部署江浙军事,起义军原先公推的鄂军都督刘公、总司令蒋翊武、参谋长孙武,又都在起义前夕失事逃离武汉,革命的突然胜利,让群龙一时无首。由于吴兆麟指挥有方,有人推举他暂代湖北军政府都督,吴兆麟以“官卑职小,压不住众”为由,坚辞不受。又有人想到黎元洪,认为他没有坚持和革命党人为敌,也可权充都督。吴兆麟赞同说:“推一个非革命党人做都督,实是表示革命军的大公无私,不争权力,可以鼓励一般非革命党人消除顾虑,共同参加革命,这样就可以减少革命前途的阻力。”代表们听说也有道理。都同意了。

黎元洪虽然没有镇压革命党人,可他也并不赞成革命党人搞武装革命。武昌落到革命党人手中后,他便在黄土坡的一个同事家中躲藏起来。吴兆麟派人骑马去请他,他避而不见。后来革命党人在床帐后找到他,他因为害怕被干掉,才骑马跟着来到楚望台。到了那里,吴兆麟向他行了甩刀军礼后,他才宽了心,随吴兆麟来到省谘议局。

谘议局是清朝末年设立的“民意机构”,是省议员聚商全省大计的地方。此刻,革命党人正召集各起义军代表、各界代表,共同商议推举“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人选,黎元洪一到,由于他的名望、地位在各革命代表之上,会议自然首推黎元洪了。可是,黎元洪回答说:“我不是革命党人。平日黎某待人不薄,诸君切莫害我。”起义军代表李翊东听得不耐烦,拔出手枪大喝一声:“谁若甘心充当清朝走狗,谁吃我这一枪。”黎元洪吓了一跳,急忙低下了头。就在这时,冷不防从身后过来一人,抓住黎元洪的辫子就是一剪刀,等到黎元洪转身看时,辫子已经落地,他也不敢再吭声了。他不敢作声,却有人认为他已同意出任都督了。会议很快通过了成立湖北军政府的决议,并以鄂军都督黎元洪的名义,向全国各省发出《告全国父老书》和各项布告、文电。黎元洪就这样被抬上鄂军都督的宝座。

3天过后,武昌对岸的汉阳、汉口相继光复,湖北各州县也纷纷响应,脱离清政府而独立。又过了两个月,孙中山回到上海,全国响应独立的17省代表齐集上海,选举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也当了临时副总统,并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诞生。武昌起义的英勇事迹,从此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责编 张静涵)

猜你喜欢

新军都督武昌
鄂州历史歌谣人文背景略析
说说“名词所有格”
害怕别人知道
我远不及父亲清廉
鄂州古铜镜述略
晚清新军:朝廷重金打造的掘墓人
武昌区公共文化品牌建设管窥
用心诠释“孝为先”
真正的清廉
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