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驾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
2009-12-31范伟
范 伟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一学期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成了驾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
1 与老师做游戏,味道好极了
上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对我来说胸有成竹,但第一堂课就有几个同学给我一个“下马威”。他们根本不吃我这一套,班里老是乱哄哄的,似乎安顿不下来。一节课在我的“要守纪律”声中终于结束了,我感到特别的郁闷。反复琢磨,我想到了一点: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因为爱玩不仅是童心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天性。当儿童玩的时候,思维情绪和兴致都会处于自觉、积极的状态,此时可以说是“黄金时机”。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时,其角色迁移才能迅速增进师生的感情,学生会把教师当作“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乐意做和学生一样的人。
于是我从班主任那拿来一张名单,反复看名字,六十几人的名字记住一半。第二次去上课,我早早来到他们的教室门口,和他们做起游戏来。“炒黄豆”、“反口令”、“石头剪子布”,传统的游戏把我和学生融合在一起,听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我心中暗喜——有门!有了课前的情感交融,上课时,师生距离近了,整堂课感觉好极了。以后的每一节课,我总是早到2分钟,在教室和他们互动一阵。
为了激励孩子们认真听课,我还设立“特别听课奖”——最后五分钟去操场玩!孩子们为了那充满诱惑的“五分钟”,就非常专注地听讲。我们设计的游戏也是特别有创意的。有时我会用自己的四肢撑起一座“彩虹桥”,让学生一个个过桥,我是累并快乐着;有时,大家一起玩“鱼网”的游戏,谁也不想做“网中之鱼”,于是跑得快,笑得甜;有时,学生向我挑战,在跑道上赛跑,此项目我往往会输,相对体积大,不够灵活……师生尽情地笑,这笑声,就如我们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我始终相信,有投入才有产出。小朋友们也特别欢迎我,感到那就是成功的开始,做老师的幸福。
2 VCD里的歌曲使我感动了
上《中秋节》一课时,歌曲《天下父母心》让26个学生中的12个感动得眼圈红了,很久沉浸在伤感中。课前,我以为学生听不懂这首歌,毕竟歌词描绘的和学生实际年龄有一定的距离。使我想不到的是,在画面的配合下,学生感触颇多。
生1:听到这首歌,我想到了奶奶,奶奶也像电脑上的奶奶那样老了。
生2:太可怜了,那么老了,还要干活。
生3:奶奶把我养大,我以后要对她好。
生4:这次捐衣服,我要多捐点。他们太可怜了。
生5:爸爸妈妈老了的时候,我会加倍对他们好。
生6:我真怕爸爸妈妈也像他们那样老!
《小乌鸦爱妈妈》歌词比较浅显,学生很喜欢听,在歌曲的熏陶下,学生有了情感的体验。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不知道又有多少妈妈会感动得流泪呢!
3 我们一起合作真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指导,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儿童的合作,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
有时我会有意识地只让7个同学带橡皮泥,而让全班同学一起玩。这就必须合作,让学生自由组合,更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
“夸夸我的假期生活”这一课,主题目标: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假期生活。学会在小组中合作,合力展现暑假的收获。本课呈现了“旅游大世界”“巧手制佳作”“新学的本领”三个假期收获的主题,基本涵盖了二年级学生的假期生活全貌,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假期生活中的所得。在教学本课时,我给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整理自己假期生活的“结晶”。放手给学生足够的舞台,让他们展现自己的假期收获。
如:“旅游大世界”:①介绍风土人情;②汇集各旅游地的土特产、纪念品,供大家品尝、欣赏;③将拍摄的照片拿来,写上自己想说的话,整理成册,全班展示。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是教育认知名言,可见体验是多么重要。我们必须依托活动,生动地开展活动,实现活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体验是维系品德与生活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积累经验、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