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导弹一起心跳——李鸿
2009-12-30
她是知识报国的“典范”
仅有一腔热情,没有雄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再崇高的理想,再远大的抱负,再明确的目标,必将是一纸空文。自到戈壁滩参加工作的那天起,李鸿就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每一点时间,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李鸿都十分地珍惜。1990年夏天,某型处于研制阶段的导弹在靶场试验时,遇到了技术储备不足的困扰,李鸿被送派到上海航天研究院跟踪学习新技术。由于该型导弹还处于研制阶段,许多技术资料没有经过系统整理,也没有成形的可供学习的资料,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向她提供资料时十分谨慎。李鸿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到的东西太零散、琐碎,没有系统,形不成体系,以致对该型导弹的总体设计及其原理还没有一个总体认识。一向认真、好强的李鸿开始留意导弹各分系统的资料和电路图,每找到一个分系统的资料和电路图,她就迫不及待地躲在招待所里抄资料、画电路。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她把该型导弹各分系统的资料、原理框图、电路图等整整收集了三大本,电路图画了70余幅。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十个不眠之夜过后,她绘制出了一个详尽的该型导弹的总体原理框图,很快掌握了该型导弹的总体设计原理,为她后来编写导弹试验大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求学道路上的痛苦经历,犹如火热的心腑吃进了冰块,也更加激起了李鸿畅游知识大海的欲望。每次出差,商场她可以不去,但图书馆、新华书店、出版社是必去之地,带回家的几乎全是书。她先后自费购书1600多册,装了满满5大柜。2000年,李鸿又开始攻读清华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从自动化控制到人工智能,从工程数学到系统工程,从仿真技术到信息技术,她都如饥似渴地研读,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到了学习上。到2007年底,她10多次应邀参加全军、空军的学术交流和评审会,成长为机载武器及装备试验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
她是铁面无私的“考官”
导弹试验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战斗力生成的关键李鸿曾发自肺腑地讲到:“面对着一枚导弹,我其实是很矛盾的,从感情上讲,我很想让它尽快试验成功,交付生产,装备部队。但我又决不能有半点私情,还要想方设法为导弹出难题,最大限度地检验每枚导弹的性能。”
20世纪90年代初,某型导弹的试验任务下达到了李鸿所在的单位当时的试验大纲已不适应该型导弹的试验了,李鸿便主动独立承担了该型导弹试验大纲的编写工作,这是参加工作后首次领受重大任务。如果按传统的试验方法,对李鸿来说完成此项任务十分容易,可她没有照本宣科。在大纲编写过程中,她改变了以往导弹试验过程中单纯得出命中与不命中比例的办法,大胆提出了小子样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导弹试验结果评定,注重从全局上去检验一种导弹的试验结果。可单位的同志们对这一设想一直是疑虑重重。传统的方法简单易行,大家也比较熟悉,再换一个新的方法,检验导弹性能的标准是提高了,但能搞好吗?面对大家的质疑,李鸿只能让实践来解释她在全面了解国外靶场组织相关任务时的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小子样数理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详细了解了小子样导弹试验方法理论与实践的成熟经验。试验任务在一天天的逼近,试验大纲也不得不提前提交专家评审,李鸿把一份带有很多理论辅助说明、技术论证的某型导弹试验大纲提交讨论,并向专家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专家们被她详尽的论述折服了,一致举手通过了她制定的导弹试验大纲。单位的同志们感动地说:“她真是铁面无私的‘导弹考官”。
大纲编写制定了,全面、准确、可靠的检验导弹性能的依据有了,可李鸿没有坐享其成。在一次靶试任务结束后,李鸿跟随靶机残骸搜索分队的同志们一起深入戈壁滩找残骸时,她发现靶机的残骸损伤并不是很大,当场引发了李鸿深深的思考——“能否利用一个靶机进行两次试验?”处于研制试验阶段的导弹不带战斗部,试射后对靶机的损伤不大,靶机还可以继续飞行,再进行一次试验的机会从实践中看也有,这是毫无争议的。但是,这个时机怎么把握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个想法行不行得通,能不能真正形成试验的方法,大家的讨论并没有形成最终的结果。因为长期以来,靶场组织试射了上千枚各种类型的导弹,在试验过程中,一直沿用的是以往的老办法:一个靶标试验一枚导弹。带着问题参加试验任务,似乎成了这位“导弹考官”的一贯做法。每次进行靶试,李鸿都要坚持到指挥所观看导弹遇靶、靶机中弹后的滑行轨迹,以及靶机坠毁的全过程,并且每次都要跟着残骸搜索分队进入戈壁滩到残骸的第一现场去查看,观察现象、摸索规律。最后,她与其他科研人员一道,通过科学论证,周密计算,完成了实施“一靶两弹”试验方案的编写工作,找到了科学根据,完成了可行性分析,正式提出了“一靶两弹”的试验方法,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开创了导弹靶场试验的新途径,提高了靶场试验的科学性,为国家节约试验经费近1000万元。
她是科研攻关的“尖兵”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导弹技术的发展对靶场试验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传统的静态试验方法显然难以适应新型导弹试验的需要。面对这一日益凸现的问题,李鸿和其他同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向上级组织提出了在靶场引进模拟仿真试验的思路,并获准“空空导弹靶场仿真工程”进行立项,成立课题组。
从那以后近3年的时间里,她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反复论证和大量计算,从理论上解决了该项目的所有技术问题,并提出了运用综合视线法进行导弹试验的思路,完成了该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1995年8月,李鸿作为该项目总体方案设计人和评审答辩人参加了评审会,方案评审一次通过。可李鸿却由于连续加班,加上长时间坐在电脑视屏前工作,患上了严重的角膜炎,视力直线下降。尽管这样,她还是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们辗转于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就方案实施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外协和调研,终于使靶场半实物仿真系统在1998年的某型导弹试验中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由经验到科学、由传统到现代的试验方法的转变该项目填补了我国航空机载武器试验全系统动态检测的空白,为我军在研的许多新型机载航空武器提供了新的试验手段,大大提高了试验效能,有效避免了靶试的失败,为国家节约和避免损失高达3000多万元。
她是新装试验的“医师”
2006年底,某新型国产战机进入了最后的试验阶段,为验证该机的火控系统,要进行发射某新型导弹的试验。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实弹试验之前,首先要进行传统的地面联试,试验队和厂家的专家们都认为这个环节不会有任何问题。可意外还是发生了。在联试过程中,一直无法构成试验条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参试单位的人员摸不着头脑,有些人开始怀疑飞机或导弹系统有问题。于是,各参试单位分头检查飞机系统、导弹系统,可问题一直没有找到,试验也中断了将近半年时间。
后来,参试单位找到了李鸿,和她一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能否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帮助研究单位改进武器装备的性能上去,她愉快地答应了。凭着对国内外导弹技术丰富的知识结构,李鸿认真分析了飞机火控系统和导弹的各性能参数,与自己曾组织过的一次同类试验进行了对比,发现该型飞机的火控系统的准备程序中缺少了导弹预先加电程序,这是飞机火控系统设计上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缺陷。这一缺陷在技术成熟的飞机火控系统中是正常的,但对处于试验阶段的飞机来说,缺少这一步却是很致命的。无法完成预先检测,试验风险太高不说,飞机升空后不能预先对导弹加电,使得导弹准备到试验条件构成之间的时间缩短,很难抓住最佳试验点,装备部队后对维护造成较大的困难,可靠度也会下降。李鸿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对飞机火控系统进行改造、加装导弹预先加电程序的建议。几个月后,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庆功宴上,该型导弹总设计师专门向李鸿敬酒致谢,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句话就让我们摆脱了困境,这就是专家。”李鸿却只是淡淡一笑,因为这样的小故障对她来说很平常。近年来,她先后解决了在研新装备的数十个技术难题,为我军航空新武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