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祚如藤络,南天理太平

2009-12-30

关键词:禅诗

毛 翰

摘 要: 自秦至清,越南有约一千二百年作为中国郡县,约九百年作为中国藩属。作为中 国郡县的越南,经过多年的教化,已渐“通诗书,识礼乐,为文献之邦”;作为中国藩属的 越南,继续用汉字,立孔庙,兴科举,崇尚儒学,兼容佛老,中国文化仍然大行其道。今天 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首越南人作的诗,是廖有方《题旅榇》,载于《全唐诗》。安南立国后, 丁、黎、李,直到陈朝前期,由于佛教势力影响巨大,禅诗盛行三百余年。

关键词:越南汉诗;禅诗;政教合一

中图分类号:I1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3-0049-05

越南人自称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其儿童启蒙读本《四字经》云:“系出神农,首肇封疆。” 越南北部古称交趾。《尚书大传》:“尧南抚交趾。”《史记•五帝本纪》:“舜命禹定九 州岛……南抚交趾。”交趾的雒越人,是中国南方百越族的一支。自秦至清两千余年中,越 南有约一千二百年作为中国郡县,约九百年作为中国藩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 ,设置南海(今广东)、桂林(今广西中东部)、象郡(今广西西部、越南北部)三郡。秦 亡,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占据三郡,自称南越王,建南越国,定都番禺。汉武帝平定南越, 于交趾故地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其时,土著尚处于原始蒙昧状态,“凡交址所统,虽 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项髻徒跣,以布贯头而著之。后颇 徙中国罪人,使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交址,即交趾。]汉献帝时始称交州,唐高宗时改交 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始称安南。唐末天下大乱,各地军阀拥兵自重。公元939年吴权击 败南汉,割据称王。宋太祖开宝元年(968),丁部领征服境内群雄建国。此后,安南历经 丁、前黎、李、陈、胡、后黎、莫、西山、阮等朝代,一直作为中国的藩邦,明朝还一度复 置郡县二十年。清嘉庆始称越南。1858年法国入侵,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清政府被迫 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中国失去宗主权。

1333年撰成《安南志略》的安南学者黎[注:黎,字景高,号东山。约生于十 三世纪六十年代,享年约八十岁。自谓“东晋交州刺史阮敖后也”。陈朝彰宪侯陈键幕僚, 后内附。],作《安南地图歌》云:

安南版图数千里,少是居民多山水。

东邻合浦北宜邑,南抵占城西大理。

古来岭外号蛮夷,肇自陶唐有交趾。

其在成周为越裳,重译曾来供白雉。

秦名象郡汉交州,九真日南接其地。

……

由于戍边、流放、任职、经商、务工等原因,历代中国人屡有南迁者,遇中原战祸,中国人 更大批南逃,今天的越南北方人多有华人血统。越南历史上称王称帝者,也大多为华人或华 裔。试看,被越南某些史书奉为“人文始祖”的南越王赵陀,河北正定人;六世纪立“万春 国”的南帝李贲,北人[注:《大越史记全书•前李纪》:“帝姓李,讳贲……其先北人,西汉末,苦于征伐,避居南 土,七世遂为南人。”《大越史记全书》乃黎朝史官吴士连等撰修的编年体正史,1479年成 书。];自立为王的吴权,祖籍延陵(今江苏丹阳) [注:据《丹阳吴氏宗支录•季札以下世系》记载:吴权家族出自延陵吴氏,为吴季札第五十世 孙。唐昭宗时,吴权生于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日文吴是 唐朝委任的当地政府长官——州牧。];丁朝先皇丁部领 ,粤人;前黎朝天福帝黎桓,蜀人;李朝太祖[注:李公蕴,闽人李公蕴,越史说其先世为闽人。福建《晋江市志》:“李公蕴祖籍晋江县东石李家港,早 年随兄李淳安经商并侨居安南,曾任安南国殿前指挥使,而后创立安南李氏王朝。” ];陈朝太宗陈日,闽人 [注:《大越史记全书•陈纪一》:“初,帝之先世闽人。”南宋周密《齐东野语》称:“安南 国王陈日者,本福州长乐邑人,姓名为谢 升卿。少有大志,不屑为举子业。”后流落邕州( 今南宁),被安南国相招赘为婿,“其王无子,以国事授相,相又昏老,遂以属婿,以此得 国焉。”] ; 胡朝少帝胡季,浙人[注: 《大越史记全书•少帝纪》:“季,字理 元,自推其先祖胡兴逸,本浙江人,后汉时来守演州。” ];莫朝太祖莫登庸,粤人;西山朝三阮,浙人,本 姓胡,与胡季同宗;最后一个王朝,阮朝世 祖阮福映,闽人。

作为中国郡县的越南,经过多年的教化,已渐“通诗书,识礼乐,为文献之邦”[注:汉末,士燮出任交州太守,越史尊之为士王。《大越史记全书•士纪》称:越南“通诗书 ,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 ];作为中 国藩属的越南,继续用汉字,立孔庙,兴科举,崇尚儒学,兼容佛老,中国文化仍然大行其 道。

不过,越南汉诗的出现却相当晚。或许,曾经出现的诗篇,没能保存下来,随着岁月一起散 佚了。中国古诗咏及交趾(交州、安南)的,倒是为数不少。例如,西晋陆机即有《赠顾交趾公真 诗》:“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发迹翼藩后,改授抚南裔。伐鼓五岭表,扬旌万里外。 远绩不辞小,立德不在大。高山安足凌,巨海犹萦带。惆怅瞻飞驾,引领望归旆。”当时的 交州刺史顾秘,字公真。初唐沈期有诗《度安海入龙编》:“我来交趾郡,南与贯胸连。 四气分寒少,三光置日偏。尉佗曾驭国,翁仲久游泉。邑屋遗氓在,鱼盐旧产全。越人遥捧 翟,汉将下看鸢。北斗崇山挂,南风涨海牵。……”龙编,今河内。贯胸,古国名。尉佗, 即赵佗,曾代南海尉。翁仲,据说姓阮,交趾巨人,身高一丈三,秦始皇命其镇守边关,声 震匈奴。翁仲死后,其石像常用来守护宫门或墓门。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首越南人作的诗,是廖有方的《题旅榇》:

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

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

此诗载于《全唐诗》,也题作《葬宝鸡逆旅士人铭诗》,其作者小传云:“廖有方,交州人 。元和十一年(816)进士第,改名游卿,官校书郎。”[注:范摅《云溪友议》对此诗本事记述 甚详 范摅《云溪友议》:廖有方校书,元和十年失意后游蜀,至宝鸡西界馆,窆一旅逝之人, 天下誉为君子之道也。书板为其记耳:“余元和乙未岁,落第西征,适此公署,闻呻吟之声 ,潜听而微也。乃于暗室之内,见一贫 病儿郎,问其疾苦行止,强而对曰:‘辛勤数举,未遇知音眄睐。叩头,久而复语:‘唯以残骸相托。余不能言。拟求救疗,是人俄忽而 逝。余遂贱鬻所乘鞍马于村豪,备棺瘗之礼,恨不知其姓字。苟为金门同人,临歧凄断。复 为铭曰:‘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廖君自西蜀取东川路,还至灵合驿。驿将迎归私第,及见其妻,素衣,再拜呜咽,情不可任, 徘徊设辞,有同亲懿。淹留半月,仆马皆饫啜熊鹿之珍,极宾主之分。有方不测何缘如此, 悚惕尤甚。临别,其妻又至,相别悲啼,又赠赆缯锦一驮,其价直数百千。驿将曰:“郎君 今春所埋胡绾秀才,即某妻室之季兄也。”始知亡者姓字,复叙平生之吊。所遗之物,终不 纳焉。少妇及夫坚意拜上,有方又曰:“仆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 惠。”遂促辔而前。驿将奔骑而送,逾一驿,尚未分离。廖君不顾其物,驿将竟不挈还。执 袂各恨东西,物乃弃于林野。乡老以义事申州,州以表奏中朝。其于文武宰寮,愿识有方, 共为导引。明年,李侍郎逢吉放有方及第,改名游卿。声动华夷,皇唐之义士也。其主驿戴 克勤,堂牒本道节度,甄升至于极职,克勤名义,与廖君同述焉。] 。柳宗元《送诗人廖有方序》称其“诗有大雅之道”。

早期多禅诗

而一般史家注意到的越南汉诗的出现则更晚。《大越史记全书•丁纪》称:太平五年(972 )得谶诗:“杜释弑丁丁,黎家出圣明。竞头多宏鬼,道路绝人行。”这已经在《全唐诗》 所载廖有方七言绝句的一百六十年之后了。其谶言后来得到验证,短命的丁朝(968~979) ,其开国之君丁部领及长子丁琏,同为权臣杜释所杀,武将黎桓建立黎朝。

早在东汉末年,由于中原战乱,大批士民流寓交州,即将佛教带入。此后几个世纪,不断有 僧人南来,或取海路前往印度取经,交州渐成佛土。而僧人不乏饱学之士,仕族子弟争相前 往求学,寺庙遂成学堂和人才中心,高僧亦成精神领袖。待安南立国,政教草创,丁、黎两 代倚重僧侣便顺理成章。接下来的李、陈两朝,尽管倡儒学,设国子监,佛寺香火依然旺盛 ,四百年间竟有八位国王出家为僧。僧人入朝参政,国王出家参禅,成为越南历史上的独特 现象。而早期的越南汉诗多为僧人所作,多禅诗、偈语及谶词。

丁朝之后,黎朝(980~1009)国祚同样短促,传世的诗歌也还极少。据说,黎桓(即黎大 行 [注:丁部领父子被刺亡国后,十道将军黎桓自立为帝,改丁朝为黎朝,自称黎大行皇帝。这个 名称颇为别扭。在中国,所谓“大行皇帝”,是皇帝去世后,确定其谥号、庙号前,对去世 皇帝的称呼。“大行”,意即与世长辞。] )黄袍加身后,问治国之道,僧统法顺(915~990)以《国祚》一诗 作答,大致是建议无为而治,让人民和平生活:

国祚如藤络,南天理太平。

无为居殿阁,处处息刀兵。

公元986年,中国宋朝册封黎桓为安南都护静海军节度使、京兆郡侯。册封专使李觉在驿馆 以诗相赠:“幸遇明时赞盛游,一身二度使交州。东都两别心留念,南越千重望未休。马踏 烟云穿浪石,车辞清嶂泛长流。天外有天应远照,溪潭波静见蟾秋。”大概是鉴于“天外有 天”一语吧,匡越大师吴真流(933~1011)向黎桓解释说:“此诗尊陛下与其主无异。” 黎桓大喜,命回敬之,吴真流遂填一词《饯别曲送宋使李觉》,调寄《阮郎归》:

祥光风好锦帆张,神仙复帝乡。

千重万里涉沧浪,九天归路长。

情惨切,对离觞,攀念使星郎。

愿将深意为南疆,分明报我皇[注:此词有不同版本,文字有出入,一名《王郎 归》。或疑为后人伪作。]。

匡越之词仍恪守宗藩之礼,只道是经营南疆,报答我大宋皇帝。吴真流,无言通禅派第四代 祖,丁朝、黎朝僧统,封号匡越大师。

曾任黎朝僧统的万行(939~1018),在黎桓死后,公开支持殿前指挥李公蕴篡权,将一首 无题谶诗“蒺藜沉北水,李子树南天。四方干戈静,八表贺平安。”张贴于通衢大道,为黎 败李兴、改朝换代制造舆论。李公蕴幼时为僧,乃万行之徒,据说还是万行之侄。李朝(10 10~1225)开国以后,封万行为国师,从中国迎回佛经,立佛教为国教。其时,越南百姓大 半为僧,国中到处皆寺,禅诗也广为流行。万行还有一首至今为佛家信徒传诵的名作,是他 预感即将圆寂时写下的宣传空无思想的《示弟子》:

身如电影有还无,万木春荣秋又枯。

任运盛衰无怖畏,盛衰如露草头铺。

惠生(?~1063)俗名林枢,后为僧统。他有两首绝句《答李太宗心愿之问》,言释家理, 开人间慧,如偈如颂,须用心去体悟:

法本如无法,非有亦非空。

若人知此法,众生与佛同。

寂寂楞伽月,空空渡海舟。

知空空觉有,三昧任通周。

作为禅诗名作的,还有满觉(1052~1096)的一首。满觉禅师,俗名李长,学贯儒释,李仁 宗在宫城内为其建寺,延请居之,以便顾问。其晚年所作《告疾示众》宣示一种淡泊处世、 得失不惊的精神,后两句还凭添一抹亮色和人生慰藉:

春去百花落,春到百花开。

事逐眼前过,老从头上来。

莫谓春残花落尽,庭前昨夜一枝梅。

传为杨空路(?~1119)所作的一首《渔闲》:“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 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载《全越诗录》 [注:《全越诗录》,黎贵(1726~1784)编,选越南李朝至黎朝洪德年间近五百年汉诗,作 者近两百人,作品近两千首。而《全唐诗》,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编成,次年有扬州诗 局刻本。亦显然早于《全越诗录》。] 。笔者发现,此诗见于 《唐音统签》 ,复见于《全唐诗》,列韩(844~92 3)名下,题为《醉著》。应是南国禅师引用两百年前的唐人诗句,以推崇一种听任自然的 人生风度。杨空路的另一首《言怀》,其所言之怀,倒 是不甘寂寞,切近彼时彼地佛家的有为精神:

择得龙蛇地可居,野情终日乐无余。

有时直上孤峰顶,长啸一声寒太虚。

阮广严(1121~1190)有一禅诗《休向如来》:“离寂方言寂灭去,生无生后说无生。男儿 自有冲天志,休向如来行处行。”后两句流传极广,成为励志或鼓励创新的名言。不过,此 诗亦非原创。成书于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的《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载有《同 安察禅师十玄谈》,其四《尘异》云:“浊者自浊清者清,菩提烦恼等空平。谁言卞璧无人 鉴,我道骊珠到处晶。万法泯时全体现,三乘分别强安名。丈夫皆有冲天志,莫向如来行处 行。”

朝中君臣的禅诗也颇有可读之作。李朝第二代国主太宗李佛玛(1000~1054)有一诗《追赞 毗尼多流支禅师》,对越南禅宗的敬重溢于言表:

创自来南国,闻君久习禅。

应开诸佛信,远合一心源。

皎皎楞伽月,芬芬般若莲。

何时临面见,相与话重玄。

李太宗于公元1028~1054年在位,曾出家成为“无言通派”第七代禅师。毗尼多流支(?~ 594)又译为“灭喜”,南天竺人,南朝陈太建六年(574)到长安,后到广州、交州,住法 云寺,传授禅学,创立灭喜禅派。公元580~1216年,该派共传十九代,历代名僧如法顺、 万行、惠生、庆喜和圆通等均受当朝国王倚重,封为法师、国师,任命为僧统。

李朝第四代国主仁宗李乾德(1066~1128)有诗《追赞万行禅师》:“万行融三际,真符古 谶诗。乡关名古法,拄锡镇王畿。”古法,地名,万行和李公蕴的故乡。又有诗《赞觉海禅 师与通玄道人》,佛家的禅师和道教的长老同时受到赞颂:

觉海心如海,通玄道亦玄。

神通兼变化,一佛一神仙。

在仁宗朝任工部尚书的段文钦有三首诗传世,其中《挽广智禅师》,以感伤的语象为已故禅 师写神,颇具禅意之美:

林峦白首遁京城,拂袖高山远更馨。

几愿净巾趋丈席,忽闻遗履掩禅扃。

斋庭幽鸟空啼月,墓塔谁人为作铭。

道侣不须伤永别,院前山水是真形。

之后,李朝败亡,陈朝代之,佛教仍然盛行。陈太宗、陈仁宗先后禅位出家,仁宗更创立竹 林禅派。

太宗陈日(1218~1277)尝有诗《寄清风庵僧德山》表达对佛门的向慕:

风打松关月照庭,心期风景共凄清。

个中滋味无人识,付与山僧乐到明。

太宗之子,圣宗陈日火亘(1236~1287)的诗仍多禅意,耐人寻味。其《宫园春日怀旧》:“ 宫门半掩径生苔,白昼沉沉少往来。万紫千红空烂漫,春花如许为谁开?”于春色满园中反 见空寂无主[注:有人认为,此诗是以春花喻人,怜悯宫女虚度青春。参见于在照《越南文学史》,军事谊 文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11页。] 。《题玄天洞》:“云掩玄天洞,烟开玉帝家。步虚声寂寂 ,鸟落 散山花。”云烟花鸟众相罗列,反觉虚幻无凭。无疑,诗人心中有此境,眼中方有此境。

圣宗之子,仁宗陈日火[KG-*3]尊(1258~1308)禅诗尤多。如《登宝山台》:“地僻台逾古,时来春 未深。云山相远近,花径半晴阴。万事水流水,百年心语心。倚栏横玉笛,明月满胸襟。” 寄禅理于山水之间,有中国魏晋玄言诗风。《题普明寺水榭》:“熏尽千头满座香,水流初 起不多凉。老榕影里僧关闭,第一蝉声秋思长。”如此远离尘嚣,安闲入定,真可谓不爱江 山美人而独爱佛禅了。《山房漫兴》:“谁缚更将求解脱,不凡何必觅神仙。猿闲马倦人应 老,依旧云庄一榻眠。是非言逐朝花落,名利心随夜雨寒。花尽雨晴山寂寂,一声啼鸟又春 残。”出尘网,入禅境,俨然一山寺老僧。《月》:“半窗灯影半床书,露滴秋庭夜气虚。 睡起砧声无觅处,木犀花上月来初。”心有系念,方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人无 牵挂,自是砧声无觅,唯有月桂花香来袭。木犀,即桂花。

天地眺望兮何茫茫,策杖优游兮方外方。

或高高兮云之山,或深深兮水之洋。

饥则飨兮和罗饭,困则眠兮何有乡。

兴时吹兮无孔笛,静处焚兮解脱香。

倦小憩兮欢喜地,渴饱啜兮逍遥汤。

沩山作邻兮牧水牯,谢三同舟兮歌浪沧。

访曹溪兮楫庐氏,谒石头兮侪老庞。

乐吾乐兮布袋乐,狂吾狂兮普化狂。

咄咄浮云兮富贵,吁吁过隙兮年光。

胡为兮官途险阻,叵耐兮世态炎凉。

深则厉兮浅则揭,用则行兮舍则藏。

放四时兮莫把捉,了一生兮休奔忙。

适我愿兮得我所,生死相逼兮于我何妨?

最为洒脱不羁的越南禅诗,也许要数上面这首慧忠上士的《放狂吟》。慧忠上士(1230~12 91),俗名陈国嵩,陈朝宗室名将陈国峻的胞兄,曾官至海道太平寨节度使。其诗《出尘》 所抒发的,即是弃官之后的惬意之怀:“曾为物欲役劳躯,摆落尘嚣世外游。撒手那边超佛 祖,一回抖擞一回休。”

还有一位玄光(1254~1334),俗名李道载,曾为朝官,奉迎北使,后辞职出家,陈英宗赐 号竹林第三祖。今存诗二十五首,多立意高远、不同凡响之作,艺术表现也不一而 足。如《赠仕途弟子》直抒其怀:

富贵浮云迟未到,光阴流水急相催。

何如小饮林泉下,一榻松风茶一杯。

《菊花》则化用唐人诗句:“忘身忘世已都忘,坐久萧然一榻凉。岁晚山中无历日,菊花开 处即重阳。”《全唐诗》卷七八四,太上隐者《答人》诗云:“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注:或谓,太上隐者为北宋时人。]但南宋孝宗(1163~1190)时代,临安中天竺堂的中仁 禅师引以说明禅理的一首著名艳诗:“二八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可怜无限伤春意 ,尽在停针不语时。”原载《五灯会元》,不知何故,也被列在玄光名下,题为《春日即事 》,收入十五世纪编成的越南最早的诗歌总集《越音诗集》。

陈朝中期以后,儒家势力上升,僧侣集团渐行式微,自丁、黎以来三百余年禅僧入世、政教 合一的局面结束。待后黎朝建立,独尊儒学,佛教退隐民间,禅诗随之寥落。十七世纪后, 佛教在越南又有所复兴。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禅诗
唐代禅诗研究的可喜成果
中国现代禅诗二十年(1996-2016)
《紫柏老人集》禅诗的特色
《禅诗两首》
从王维作品看抒情方式在禅诗中的体现
论“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及蕴含
诗的葬礼
禅诗的“归家”之思
诗禅互动的审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