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保健的误区

2009-12-29唐黎标

祝您健康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消化人体

唐黎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深入,在养生保健方面,有些传统观念、传统习惯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改变。以下认识便属此列。

1、不生病就等于健康。在传统观念中,许多人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现代科学认为。健康的新标准,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人们心情舒畅时,其感受力与创造力特别强。相反,当受到挫折而沮丧消沉时,便会出现记忆力衰退、性格变异等现象。现代医学证明,许多躯体疾病,诸如高血压、偏头痛、溃疡病、癌症等,常与心理因素有关。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2、锻炼愈多愈好。“生命在于运动”,这是至理名言。但不能片面地去理解它,把它强调到绝对的地步。认为运动锻炼愈多愈好。许多事实证明:片面、过分地强调运动量,反而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创伤的危险。其实,从锻炼身体的角度看,每天只要经过20~40分钟的运动就可以了,而这种锻炼,每星期有三四次也就足够了。除此以外的更多运动,非但不会有什么好效果,有时还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过度的锻炼会使肌肉与韧带损伤,发生肌炎、疲劳性骨折及其他疾病。一些医学家、保健学家与体育学家认为:运动绝对不是非要累得不得了,即使是比较轻缓的运动锻炼,如用比平常快1/4的速度走20分钟,就能使心血管系统达到锻炼目的。过分剧烈运动,即使对于年轻人也有致伤的危险。因为,剧烈的运动往往容易破坏人体内外运动的平衡,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严重“磨损”与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导致生命进程的缩短,从而使人早衰或早逝,至于运动员的运动,那是逐步加大运动量并养成习惯的。

3、深呼吸利于健康。人类的生命是靠氧气也靠二氧化碳维持的,人体血液中不仅要有2%的氧,也必须有65%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氧的浓度是很高的,它是人体所需要的10倍,在一般情况下,平静呼吸即可获得所需的氧气。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很低,只有人体所需要的1/20,人体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就可以不断产生二氧化碳,以弥补空气中含量的不足。如果不停地做深呼吸,吸入过多人体并不需要的氧气,就会导致人体血液中氧的供过于求,而二氧化碳则因从空气中吸入很少,经肺排出过多,致使血液中含量急剧下降,造成酸少碱多的碱血症,破坏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损害人体免疫功能,以致丧失对疾病的自卫防御能力。现代医学认为,因机体二氧化碳的不足而造成的疾病已多达150余种,因此,对许多健康状态不好的人来说,只要正常的呼吸就可以了。

4、“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步行是老少皆宜的有效锻炼方式。我国有句老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意思是饭后散步,有益于畅通气血,疏通经络,增强心肺功能,可促进消化,增进健康。但据科学分析,饭后马上行走,并不完全正确。因为,饭后食物集中在胃里,需要大量的消化液与血液来消化胃里的食物。此时若适当地休息,全身血液就可适量地流入消化器官,使食物充分消化。若是饭后立即散步,胃肠的血液供应就会相应地减少,食物就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再说,胃里的消化液,是由吃进食物的条件反射而产生的,胃部饱满,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果饭后百步走,胃部在活动中快速蠕动,很可能把没有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入小肠,使食物的营养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饭后百步走”对患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严重的糖尿病、胃下垂、慢性食管病以及进行过胃手术的病人,尤其不利。它有可能导致心绞痛、加重头晕、上腹饱胀不适、体位性低血症、早搏、心动过速以及阵发性房颤等病症的出现。因此,科学的做法,应是饭后稍休息半小时后再散步为好。

5、“男儿有泪不轻弹”。人们知道,笑可以使人健康,所谓“笑一笑,十年少”,这是因为它是进行生理与心理的调节手段之一,殊不知哭泣,也有益于人体健康。这点常被人们所忽视。因为,伤心诱发的泪水中,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这两种物质随泪水排出后。可缓和悲伤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痛感与消除忧愁。如强忍悲痛,不仅不符合生理卫生,久而久之,还可能诱发高血压、溃疡病、结肠炎等。从生理角度看,眼泪可使眼球保持湿润。保持角膜表面的规则性而使视力增强。因此,传统观念中“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并不正确,当遇到悲痛的事时,长吁短叹有好处,挥泪哭泣又何妨,这样才有益于健康。

6、饭后喝汤。我国人民用餐习惯一般都是先吃饭,后喝汤。而西方人的用餐习惯是先喝点汤,再吃饭。这两种不同的用餐习惯,究竟哪一种更科学、更合理?从科学卫生的观点看,先喝点汤再吃饭比较好,这是因为,人的胃在一般情况下,经过4~6小时可把原存于胃中的食物完全消化掉,这时胃是空虚的,所以有了饥饿感,如果这时马上吃饭,对胃的刺激就比较大。日久天长,容易发生胃病或消化不良症。我国人民患胃病者比外国人多,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如果吃饭前首先喝些汤,就会减轻空胃时突然受到的刺激,对胃的保护有一定的好处。这正如运动前做些活动准备一样,能够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够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更有利于食物养料的消化吸收。

7、“千金难买老来瘦”。这似乎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成为定论。但是医学界及营养学界的一些专家研究后提出相反的观点——适当胖一些要比瘦一些好。这是因为脂肪是人体亿万个细胞原料的来源之一。据研究。在生病或某些疾病须禁食时,瘦人就没有足够的脂肪可动员起来提供热量。身体过瘦的老年人,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血色素与高密度胆固醇值也较低,一旦患病则经不起疾病的消耗,使病情加重,甚至加速死亡。胖一些的老年人,易度过生命难关,而瘦者则厄运难逃。只要肥胖不超过10%,即为正常体重。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消化人体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人体“修补匠”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