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融资”的两大创新

2009-12-29

中欧商业评论 2009年1期

  一个好的金融创新往往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分担作出合理安排,使得风险管理更为容易,从而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深发展的池融资产品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合理地安排了风险分担,其次是通过,巧妙的安排,确保风险分担的落实。通过这两方面的安排,池融资产品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和道德风险,为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同时创造了价值。
  在本案例中,华宇存在着巨大的流动资金需求,主要来自于收账款的快速增加,根据华宇的资产状况,它的信用水平不足以支持它获得足够的无抵押贷款;它的固定资产也已经抵押。从另一个角度看,华宇的资金紧张可以看成是由于它不断买入资产造成的。这些资产就是它不断增加的应收账款总领。这些资产的增加,降低了华宇资产的流动性。如果能够把这部分资产周转起来,华宇的流动资金压力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银行帮助企业提高应收账款周转能力,最常用的一种产品就是保理业务,相当于企业将它的应收账款贴现后卖给银行,我们知道,应收账款存在信用风险,主要是应付方的贸易信用风险。如果银行将华宇的应收账款以保理方式处理,那么银行将承担贸易信用风险。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银行是否比企业更能有效地管理应收账款中的信用风险?华宇的贸易对手分散在多个国家,深发展的现有分支网络无法覆盖,深发展了解应付方信用状况的成本和华宇相比没有优势,而华宇和应付方由于长期贸易往来的关系,可能比深发展更容易掌握对方的信用状况。
  另一方面,如果贸易信用风险由银行来承担,还有可能引入道德风险,即华宇放松在交易过程中对应付方的信用考察,甚至有可能和交易对手串通,合谋骗贷,这就会进一步增加银行风险管理的成本。因此,从风险管理角度,华宇承担贸易信用风险比银行承担信用风险更经济。而且,对于华宇这样的出口贸易商,承担贸易信用风险是它正常经营风险的一部分,银行没有必要为它承担这方面的风险。
  银行承担应收账款中的贸易信用风险不经济,而企业又需要流动性,深发展提供的应收账款池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在应收账款池融资中,华宇实际是将放入池中的应收账款总额当作资产抵押给银行,向银行贷款获得流动资金。将无法周转的应收账款抵押,华宇提高了资金周转能力。另一方面,池的存在避免了华宇的贸易信用风险传导到银行。银行按照池中应收账款总额的一定折扣提供贷款,合理的折扣设置可以有效避免风险的传递。同时,当池中某笔应收账款出现到期违约的情况,华宇需要立即用其他的应收账款资产更换这笔应收账款;或者直接将这笔应收账款从池中剔除,并归还部分贷款。这两个措施大幅地减少了贸易信用风险的传导可能。通过这些合理的安排,池融资产品在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的同时,避免了承担不适合承担的风险,这是深发展池融资产品金融创新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