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新的机会

2009-12-29周雪林

中欧商业评论 2009年1期

  坏消息纷至沓来,还没有看见结束的征兆,我们怀着复杂而忐忑的心情迈入了2009年,这会是一个转折之年吗?或者,这只不过是更长的恶周期的肇始?
  目前听到的最悲观的预测,是全球经济的复苏起码要8~10年之后了:70多年前的那次大萧条,完全走出来就花了17年,而这次危机更严重,格林斯潘等人的说法是“百年不遇”;更关键的是,至今为止,还没看见西方发达国家拿出真正能提振经济的良方,对导致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高福利社会——也无力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但是,我们依然不会丧失信心,上一轮经济的繁盛,也正是在一片废墟上萌芽,2009年,在倾覆、洗牌、滞顿之际,新生力量与新的格局,也将在这一年落地生根。
  例如,我们就建议企业家和高级经理人们,可以关注如下三个机会。
  首先是学习的机会。有一个深谙跨国经营的朋友,花两年时间将欧洲一个著名体育品牌引入中国,本想打造中国最大的体育连锁卖场,结果要开张了却临阵折戟。他思考再三,決定利用这个经济调整期,回校充电,好好读书。我深以为然,从机会成本讲,这个决策对他的风险是最小的,而且基奠长远。我当然向他推荐了中欧,加上刚刚荣获的AACSB认证,我们学校已经拥有了EQUIS和AACSB这两项最著名的商学院国际认证。
  然后是聚焦核心竞争力。迈克尔,波特一直鼓励企业要主动寻觅那些挑剔的市场,要主动对接那些苛刻的客户,如此方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也获得抵御突发冲击的能力,在平时,路径依赖、惯性思维是许多企业都会存在的毛病,主动变革从来都很困难。现在时艰的倒逼之下,正好是企业进行持续优化和内部变革的时机,其方向当然要聚焦到核心竞争力上来。
  最后是寻找变局中的商业机会。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困顿之际,中国却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市场变革:占中国人口主体的“金字塔底层”的需求正在被激发;一直呼唤的3G时代、移动互联时代将在2009年走进现实;越来越被强化的环保趋势也将深刻影响产业未来;还有,更多支持民营企业的措施正在出台、医疗卫生体制也正在迎来实质改变、转基因产品获得政府支持……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扩张也将从资源向核心技术与能力提升。
  学什么,聚焦什么,寻找什么,倚赖我们对于未来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把握,为此本刊编辑部大胆而谨慎地预测未来,并归纳形成将在2009年发端的十五大趋势,以供企业的战略借鉴,具体请阅封面“2009大趋势”。
  此外,本期杂志我们还将聆听94岁高龄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忠告,我们还研究或访问了钢铁业“硬着陆”后的重整之路、打破波特悖论的鸿海战略、战略的制度观、深发展的“池融资”创新、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