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威廉:抗击打能力最重要

2009-12-29支维墉

中欧商业评论 2009年3期

  对于创业者来说,资本、学识、谈吐、抱负等等一切都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具备超强的抗击打能力,是否能在一次次的打击之后重新站起来
  
  1994年,20岁出头的美籍华人朱威廉怀揣3万美元从美国到中国创业。15年间,他创办过著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担任过盛大网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加盟过游戏公司天联世纪,期间还投资过各种各样的小公司。2007年下半年,朱威廉创办暴雨娱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CEO。暴雨娱乐主攻网络游戏,成立不到一年就开始盈利,这也是朱威廉创业生涯中现金流由负转正最快的一次。
  有过无数次创业和打工经历,既做过职业经理人也做过老板,一度春风得意,一度穷困潦倒;有过财富暴涨之时,也有一文不名之际。无数次的跌宕起伏,也伴随着诸多的争议和褒贬,作为一位商人,朱威廉的经历丰富而富于启迪性,本刊对话朱威廉,与他分享其15年职业生涯的感受和体悟。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你投资网游好像有点赌气的意味,现在暴雨娱乐的经营状况如何?
  朱威廉:我这次属于冲动型创业。史玉柱曾经说过,没有1亿元投资别碰网游。我不同意,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驳斥这个说法。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我就创办了暴雨。事实证明我没有吹牛。
  暴雨在2007年12月成立,至今共投了两笔钱,加起来大约400万美元。2008年8月28日游戏公测后,当年最后4个月的收入就使我们2008年全年现金流为正数。我们收入最多的一天达到60万元。我亲自操盘的几家公司中,这次是现金流转正最快的一次。暴雨娱乐在2008年的4月底才1 50人,现在有330人,远远好于我自己的预期。
  我希望公司2009年的净现金流是七位数的正数。到2009年暴雨第二个完整财务年度结束的时候,我们的财务指标将可以符合在任何一个资本市场上市的要求。
  2008年中国的网游市场规模是180亿元,2009年我预计市场规模会达到250亿元,2010年则可能达到500亿~600亿元。这个市场的规模非常大,而门槛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网游公司的利润率非常高。只要把产品做好,一款产品就可以使一个公司获得充足的发展动力。如果再有几款游戏,一家新的网游公司就可以和现在的中上游公司抗衡。
  CBR:不过外界对你的非议至今还很多,比如对你在盛大做高级副总裁的那段经历,有评论就说你不敬业,或者说没有把盛大新华的业务做好,等等。你怎么看?
  朱威廉:冤枉。可以说在盛大的两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累的两年。离开盛大之后有人发帖说我不敬业,起初看到这种帖子非常生气,我差点把命都搭上去了!但这种委屈只是我所经历过的困惑、疑虑、焦灼中很小的一部分。我职业生涯中的动荡、辛苦、打击、劳顿,难以尽述。很多认识我多年的朋友包括跟我十几年的员工经常说:“威廉,如果我换成你早就跳楼了!”
  但我有一个最大的长处,就是抗压能力非常强,这也是我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年中我不少于十次几乎身无分文。比如,最初创办联美广告公司一度非常成功,1995年我们一个月有200多万元的收入,利润将近100万元。但一夜之间。业务经理带着一大半员工单干了,业务都给他们拉走了,我一个月连20万元收入都没有。无助之下,我买了回美国的机票,行李都上飞机了,但最后我还是没有走。
  还有“榕树下”,当年我把联美广告卖掉,投入大量资金做“榕树下”,但网站一直赔钱,我也一度支持不下去。“榕树下”后期的时候,投入非常大,新东家贝塔斯曼的钱又不能马上到位,后来为给员工遣散费,我都要四处去借。
  尽管经历了这些,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跳楼自杀。如果现在有人突然进来说,我们暴雨明天要倒闭了,我也不会跳起来,我会说,急什么急,做我们该做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资本、学识、谈吐、抱负等等一切都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具备超强的抗击打能力,是否能在一次次的打击之后重新站起来。抗压能力决定了你创业能否成功。
  人生最低潮的时候,我连续睡3个月大觉,从早睡到晚,睡醒后吃饭、打游戏,打完之后再睡。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再打倒我。没有大喜大忧,喜怂不形于色。
  CBR:除了抗压能力强之外,你觉得创业还需要什么特质?
  朱威廉:必须对跟着你干的人好,这非常重要。对于创业者来说,不管处境多么困难,记住永远不要拖欠员工工资。
  “榕树下”卖掉的时候,贝塔斯曼同意接收所有员工,不开除1个人,但何30多个人不愿意去贝塔斯曼。于是我加了一条:所何不愿意去贝塔斯曼的人,我个人拿赔偿金付给他。有员工最多拿了7个月的赔偿金。光这个赔偿金,我个人就掏了100多万元。
  住暴雨也是这样。我们不足100人的时候发过一次朗权,连公司的前台小姐、保安都拿到了。接下来我们要大规模地再发一次期权。我想做的是让暴雨的员工都能有钱。
  CBR:从1994年以一个美籍华人青年的身份回国创业,你大抵经历过5次创业或打工了,你觉得自己学到最多的是什么?
  朱威廉:在人情世故方面,我学会了“拍马屁”和“在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我20岁出头回国创业,一开始就是当老板,以前在美国也是经营自己家的7家餐厅,从 来不需要对人拍马屁。后来到盛大和天联世纪打工的时候发现,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拍老板的马屁是必需的,学会迎合、理解和贯彻领导的意思,这是必不可少的一课。以前我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就算很生气也不会当众发作,不过现在我觉得必要的时候,应该让员工看到你的喜怒哀乐,让他们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譬如我痛恨同样的错误再犯一次,而暴雨的一个部门在产品设计上同样的错误犯了第二次,我一气之下当众把两台电脑砸掉了,当时大家面面相觑不敢作声。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有效,员工记忆深刻,他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CBR:在公司管理方面,你最大的体会和收获又是什么?
  朱威廉:任何创业者都要严防公司内部“小团体”的形成,这是我最有体会的一点。比如之前联美广告的业务经理带着人出去单干,其实他们的小团体很早之前就形成了,但我没放在心上,一旦“兵变”,只能干瞪眼,一点办法没有。
  对于小团体,经理人通常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只能要么避让,要么加入,只有老板可以将其铲除。所以我在暴雨中特别注意防范小团体的形成。很多老板反对“越级汇报”,但我的态度是不反对也不鼓励。因为“越级汇报”可以避免老板对身边人的偏听偏信。但请注意,这并非鼓励告密文化。我要求所有人给我写邮件的时候必须具名,否则不看。所以我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员工邮件,甚至连需要增加微波炉、椅子不舒服、电脑配置低等问题,员工都会直接写信给我。
  前两天我刚向公司全体员工发布一个通告,即日开始,我会在每个部门抽调基层员工和我面谈,谈部门和部门领导的各种情况。老板和基层员工直接沟通,这也是防范小团体的有效手段。
  CBR:除了防范小团体,还有什么心得?
  朱威廉:除了防范小团体之外,我的原则是:一切从简。按照我的观点,一个公司不到1000人的规模,主要依靠人性化管理,超过1 000人之后,则需要聘请很有经验的专业团队来梳理内部管理。对于新公司来说,创始人必须保证公司在成立后的2~3年内快速增长,他得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业务拓展和产品研发上,一切以产品和业务优先。至于人事组织、人际关系这类烦琐的日常事务,绝不可陷进去。
  CBR:你有过数段打工和创业的经历,就个人感受而言,打工和创业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朱威廉:创业比打工要辛苦很多、压力大很多。举个例子,创办暴雨之后我结婚了,新婚的第二天凌晨5点就起床出差,女儿出生之前15分钟我才赶到医院。太太因此对我有很多抱怨。
  现在我要求自己对公司事务有绝对的知情权,这意味着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你知道网游服务器是24小时都开着的,任何时候出了任何情况,部门主管可以自行处理,但处理完毕后必须马上向我汇报。如果没有及时汇报,事后将受到处罚。所以我每时每刻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没有哪个晚上不被电话吵醒,即使没有电话,睡上一两个钟头就会自己醒来一次。打工只需要做好分内的事情,但创业是“不分日夜不分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