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内正竖起“新的经济柏林墙”

2009-12-29朱晓中

世界知识 2009年12期

  在经历了近20年的一体化洗礼之后,欧洲是否真的因为中东欧国家的趋同而弥合了传统地缘政治语汇中“东西欧”之间的鸿沟?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东欧国家政治和经济转型的展开,中东欧国家陆续提出“回归欧洲”。虽然最初它只是一句政治口号,但随着欧盟(以及北约)声明愿意接纳中东欧国家为成员国,这一口号便演变为欧洲大陆自两德统一以来,对欧洲乃至全球具有重大政治、经济、地缘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实践活动。
  2004年5月1日和2007年1月1日,先后有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10个中东欧国家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人们曾为此欢呼:一个自由和完整的欧洲正在诞生。欧盟领导人也在各种场合声言:欧盟从此要更加团结,彻底消除因历史和不同制度安排曾经给欧洲大陆东西方带来的消极影响。
  然而,加入欧盟的新成员中东欧国家与老成员要抱成一团又谈何容易。事实上,他们的分歧已日益显现,金融危机后,随着中东欧国家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程度陷入经济危机中,“兄弟们”就闹起了“别扭”。在3月1日召开的欧盟首脑特别峰会上,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提出,欧盟应建立1900亿欧元的援助新成员国基金,以德国为首的老成员国断然拒绝,以致久尔恰尼怒称,欧盟新老成员国之间正在竖起“新的经济柏林墙”。
  其实,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今天,人们在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在经历了近20年的一体化洗礼之后,欧洲是否真的因为中东欧国家的趋同而弥合了传统地缘政治语汇中“东西欧”之间的鸿沟?换句话说,欧盟扩大是否完全消除了因不同的历史际遇和制度安排造成的心理隔阂?
  回答不会是完全肯定的,而造成欧盟新老成员国之间关系现状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欧洲国家遭受严重影响,不同程度地催生了经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
  
  本次金融危机使得欧盟新老成员国都受到影响,只是因不同的经济结构和银行体系健康度而影响各异。进入2009年以来,金融危机在许多欧盟成员国已演化为经济危机。国外市场迅速缩小,对欧盟不同程度造成出口困难、失业率上升、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减少,企业融资困难。虽然许多国家都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救助方案,但此时此刻大多以捍卫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一时间,经济民族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进而使欧盟内部的统一大市场精神和原则不断受到挑战。
  
  第二,欧盟组成性质决定了其决策复杂性。
  
  欧盟是由数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而不是联邦。换句话说,加入欧盟不是所谓的国家建立,而是国家强化过程。由组成性质所决定,欧盟的决策既不强迫成员国接受,也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奉行协商一致原则。虽然欧盟委员会呼吁成员国尊重单一市场的法则,共同应对因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但如果成员国不履行这一承诺,不顾“欧盟利益”只顾“各国利益”,欧盟委员会也无计可施。换句话说,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既无权,也无合法性同成员国的政府讨价还价。与此同时,人们还应该注意到,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欧盟成员国政府首脑不得不谨言慎行,以防止国内民粹主义抬头,进而使欧盟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成员国批准对欧盟建设至关重要的《里斯本条约》。
  
  第三,扩大疲劳症。
  
  从一定程度上说,欧盟内部新老成员国之间目前出现的紧张关系是由欧盟扩大方式所决定的。对刚刚从苏联集团中“解放”出来的中东欧国家来说,成为欧盟成员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督促其进行艰苦卓绝的转型的巨大动力。欧盟各方都接受这样的说法,只有成为欧盟成员国的“胡萝卜”确实存在时,那些一心要加入欧盟的候选国才有动力进行重大改革。有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土耳其的亲欧洲改革之所以停滞不前,部分原因是因为安卡拉不再相信欧盟真心接纳它加入;乌克兰改革混乱和半心半意固然有其国内政治分歧严重这一因素的影响,但欧盟目前不能给这个国家提供加入欧盟的前景也是不能忽视的原因;而西巴尔千国家之所以最终加速融入欧盟的法律体系——共同法——是因为这些国家都相信,他们有机会加入欧盟。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东扩成为欧盟存在的理由,那么它可以持续扩大多久?2005年,法国和荷兰的全民公决先后否决了欧盟的宪法条约。这被戏称为“成功(扩大)的失败”。此外,在劳动力市场是否向新成员国开放的问题上也显现出老成员国对欧盟扩大的“保留”看法。奥地利和德国因邻近中东欧新成员国,担心新成员国劳动力大量涌入本国,因而坚持其劳动力市场要到2012年才向新成员国开放。此外,成员国之间有关“扩大”和“深化”两种战略孰先孰后的争论至今不息。显而易见,在欧盟批量扩大之后,“扩大疲劳症”已在欧盟创始国中弥漫开来。
  
  第四,欧洲认同问题。
  
  所谓认同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所有成员国对欧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其二,老成员国对新成员国的认同。在承认欧盟核心价值观方面,新老成员国并无异议。但在老成员国完全认同新成员国方面还存在芥蒂。2007年6月欧盟首脑会议开幕之前,波兰就因成员国投票权的计算方法同老成员国德国发生了激烈的唇枪舌战。虽然它看上去只是一道关乎如何计算投票权重的简单的算术,但简单的算数不简单,它折射出的是老成员国与新成员国如何相互看待的问题。
  
  第五,“小的是美好的”。
  
  实际上,在3月欧盟首脑将别峰会之前,原有的包容和团结气氛就有后退之势。久尔恰尼之声不仅仅是作为新成员国匈牙利对最近事件的一种反应,更重要的是,它是欧盟自身及其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的一部分。峰会上老成员国对设立救助中东欧新成员国基金态度冷淡,虽然可解读为是对金融危机的一种反应,但在一定程度上更可以解释为是欧盟内心深处对从前规模较小、更排他和可管理的联盟的一种怀念。“怀旧”的人们在内心深处是不接受欧盟扩大的逻辑的。
  
  第六,新成员国的欧洲怀疑论。
  
  早在入盟之前,中东欧加入国就对老成员国在入盟谈判中的“斤斤计较”和保守态度深表失望。因此,在入盟之前,中东欧国家已经开始批评欧盟,认为欧盟长期“强加”给它们各种规则,而没能让它们表达心声和考虑其特殊需求。中东欧国家还不喜欢欧盟老成员国在入盟条约中写就的保护条款。该条款允许老成员国在某些情况下不向新成员国开放市场,绝大多数老成员国在欧盟东扩七年之内不向后者开放劳动力市场。在2013年以前,新成员国的农民也不能获得与法国、丹麦和意大利农民一样多的农业补贴。
  在新成员国入盟之前进行的民调显示,只有43%的受访者认为入盟是一件幸事。欧盟东扩之后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反映出这样一种事实:中东欧国家已经厌倦欧盟了。新成员国的投票率只有27%,比欧盟中公认的对欧洲持怀疑态度的英国还低。尽管中东欧国家没有出现明显的反欧盟情绪,但新成员国政治家注定要对欧盟的政策愈来愈多地采取批评态度,因为他们不再担心其加入前景出现反弹。人们甚至担心,捷克的公民民主党、斯洛伐克的方向党和匈牙利的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一匈牙利公民联盟会导致三国出现对欧洲持怀疑态度的政府。这些政府连同波兰民粹主义的法律和正义党政府,有可能使新成员国变成为欧盟棘手的伙伴。
  不过,应该区分选举驱动的政策和实际政策间的变化。迄今为止,中东欧新成员国对欧盟绝大多数地区通常采取建设性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欧盟和谐的威胁其实并非来自新成员国,而主要来自老成员国,后者谴责新成员国抢去了工作岗位、进行不公平竞争和破坏欧盟苦心经营的社会模式。
  当然,上述事实也可能只是造成目前欧盟内部政治关系紧张的部分因素,但是,欧盟应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理智化解这些矛盾。虽然人们不能预测未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欧盟不能回到过去。欧洲一体化需要新的范式,需要面对1989年后欧洲形成的政治现实。换句话说,欧盟必须真正承认中东欧新成员国是完全和正式的成员国。不承认这一点,将加剧目前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