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刊概要

2009-12-29

世界知识 2009年12期

  何必向中国低头
  刘 冲
  
  当前,世界上许多领导人似乎已经准备好把亚洲霸权让给北京。中国在全球峰会上发挥领导作用的情景,被普遍地视为中国地位迟到的提升。有学者甚至认为,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可能更加积极而稳定。然而,中国或许还没做好领导亚洲的准备。中国模式绝不优于其对手,亚洲如今在不同领域有多个领袖:中国擅长生产大量廉价产品,日本和韩国则在创新和高科技产品领域领先。现实主义者乐于指出,亚洲以前从未出现过中日两国同时强盛的时代,并担心如此发展会导致冲突。但中日两国利益攸关,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得益于中国劳工,而珠江三角洲的工厂依赖日本制造的机器和技术。垒球和区域合作非常符合中日两国的自身利益。合作而非斗争,也许:并不存在谁是老大的问题。
  
  世界已进入水资源严重缺乏时代
  柴田明夫(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莹
  
  在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世界粮食市场价格暴涨暴跌。人口增加、饮食变化、生物燃料骤增、气候变暖、水资源枯竭等新问题,增加了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世界水资源中约70%用于粮食生产,随着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世界水使用量50年内增加了两倍以上,其中亚洲水资源使用率增加迅速。亚洲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地区,人口约占世界60%,但降雨量仅为36%。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进入工业化,用水需求量急剧增大。水争夺战在中国最可能加剧,由于工业化步伐加快,其北方缺水问题已十分严重。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可能成为制约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最近对未来粮食供应担忧的呼声高涨,世界各国为此加大粮食增产力度,但随之也将带来荒漠化和水源枯竭等新问题。
  
  加强亚洲方向
  尚 月
  
  美国不会在反俄基础上与北京建立关系,尤其在初始阶段。在各方面视俄罗斯为重要伙伴的中国也不会选择走这条路。鉴于中美可能彼此靠拢的前景,俄必须在两方面采取行动:一是积极寻找与华盛顿的相互谅解点,二是与北京发展双边和多边合作。俄罗斯必须促进与非西方世界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关系,集中更多精力提高俄在上合组织、俄印中三角、金砖四国、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组织和集团中的地位。如果说上合组织中的东亚和中亚国家是俄罗斯在多极化行动框架内与非西方世界发展关系的第一个方向的话,那么东盟就是下一个方向。俄应更积极地为参与东盟合作创造条件。不断加强的俄一东盟关系也可以防止它们与中国的合作带有过分单边性。
  
  印度尼西亚的瑕疵选举
  骆永昆
  
  印尼议会选举拉开帷幕,不过国民的民主热情已烟消云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治家食言,来能改革经济,加之竞选辩论马虎,致使选民不知选谁为好。二是投票者名单有误,使约1000万到4600万选民无法参加选举,选举合法性遭质疑。三是专业人士对选举漠不关心。他们抱怨领导人不尊重人民需求,认为民主选举制每况愈下。然而,民主卫道士争辩说,候选人缺少政策主张不会阻碍政治竞争;民主党官员也坚持认为这非政府过错。尽管如此,总统苏西洛应对此负责。因为就是按保守估计,1000万人未参选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选举结果。目前,各政党公开抵制选举结果。政治家呼吁撤消选举委员会,重新修改选举名册。现在看来,只有让更多的选民参加总统选举才能保住民心。
  
  非洲领袖空缺
  黎文涛
  
  今年2月,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就任新一届非盟主席。卡扎菲的当选可能会让南非前总统姆贝基的“非洲复兴梦”变得更加渺茫。姆贝基和尼目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当政时期曾是非洲领袖的“黄金年代”,他们在非洲建立起了“无政变”区域。但如今,毛里塔尼亚等四国在几个月之内接连通过非民主方式发动政变,这正是非洲领袖缺位的迹象之一。尼日利亚和南非两个非洲大国的现领导人都困于国内外因素中,很难脱身顾外:尼日利亚总统亚拉杜瓦体弱多病,尼日尔三角洲冲突不断。南非的新总统祖马接过的是一个“姆贝基个人色彩”甚浓的外交摊子,祖马的外交政策将很难摆脱姆贝基时期的框架而进行创新,邻国津巴布韦问题也肯定会继续困扰着这位新总统,即使作为地区领袖祖马也存在争议。非洲内部的冲突只能靠非洲人自己来解决,但是如果找不到有能力和有意愿的非洲领袖,那解决问题又谈何容易。也许,非洲大陆对新领袖的渴望只能等到下一代新生政治家的崛起。
  
  重思绿色经济
  张文宗
  
  美、英、日、韩等富裕国家都争相实施雄心勃勃的绿色经济计划,碳税、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绿色新政”等新思想引人注目。但绿色经济无法结束目前的经济衰退,这首先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和绿色经济关系不大,其次限制碳排放会抬高电价,冲击石油、煤炭、造纸、水泥等高能耗产业,造成新的失业和产业转移。政府应促进替代能源发展,但补助特定项目会冒很大的市场风险。美国政府曾支持发展生物燃料,但油价暴跌已使其无利可图。不要担心中国在发展绿色经济上超越美国,这个国家清浩能源技术落后,每月新建三至四家火力发电厂才能满足巨大的电力需求,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更高达60亿吨。劝说中国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如果政策得当,我们能够建成绿色经济,并保持气候稳定,但这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还将面临碳排放较高地区的选民和政治家的反对。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少些政治口号,充分认识问题的艰巨性。
  
  外刊人物 大卫·埃克斯罗德
  王世达
  
  在成为奥巴马首席政治顾问以前,大卫一埃克斯罗德就已跻身美国“最电越的政治战略家”、“最好的政治顾问”行列。1955年2月,埃克斯罗德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家庭。小时侯,埃克斯罗德偶然参加约翰·肯尼迪竞选总统的集会,肯尼迪发表演讲引起的民众欢呼,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72年,埃克斯罗德进入芝加哥大学,主修政治学,并在《芝加哥论坛》实习,山于表现优异,毕业后成为浚报全职雇员。2002年,埃克斯罗德被奥巴马的乐观和活力打动,只收取很少的费用,助奥巴马以70%的得票率当选参议员。2007年,埃克斯罗德担任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政治顾问,重点宣传奥巴马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以此打动选民。埃克斯罗德还利用网络组织了全国范围的草根联盟募资,将选举重点放在选举人较少的阿拉斯加等州,助奥巴马战胜希拉里赢得民主党提名,并最终赢得大选。目前,埃克斯罗德除担任奥巴马政治顾问以外,还在哈佛、芝加哥等大学授课,在电视节目中担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