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运用过程分析

2009-12-29汪金燕

中国市场 2009年2期

  [摘要]本文对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的共享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四种共享信息模型,即EDI模型、外部数据库模型、第三方企业模型及信息平台模型。在比较各种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中信息共享模型在制造业领域的可实现模式。
  [关键词]制造业;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114-03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是未来希望之所在。中国要保持现有的低成本优势,仅仅通过企业内部挖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一步降低外部协同成本。中国目前的协同成本非常高,以物流为例,中国现在的物流成本是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倍,所以保持成本优势的最佳方法——降低协同成本。而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其方法、工具的完成可以应用到整个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强调协同,强调系统功能和整体效应。作为一个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中国对资源的单一管理能力强,但在整体资源的整合上浪费较大,致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配置思想和战略方法,它强调把相关的业务集成到一条链上,共同运行,共享资源,从而达到1+1>2的效应。所以整个中国制造业都要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来配置稀缺的资源。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和消费者需求不断的更新与提高,使企业间的竞争发展已成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合作行为将会减少风险,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缩短市场响应时间。供应链中原来处于竞争对手的企业意识到只有全面合作,努力提高对消费者的整体服务水平,才能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使彼此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要实现高度合作、协同,就必须共享信息。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对不同种类供应链对共享信息的需求和共享模式之间的具体实施没有再进行深一步的分析研究,蔡淑琴等提出了信息共享的三种系统模型:信息传输模型、第三方模型以及信息中心模型,而且对其特点、实施环境、具体措施作进一步的探讨(物流信息系统,2002)。
  本文对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的共享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针对EDI模型、外部数据库模型、第三方企业模型及信息平台模型四种共享信息模型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各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供应链中可实现的信息共享模型,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有效利用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一个有效途径。
  
  2 基于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需求
  
  供应链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生产、储存、分配、运输、销售、配送等环节,并最终送达用户的过程,涉及了供应商、制造厂商、仓库、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以及在各节点单位之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是具有一定流量,环环相扣的“链”。在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中,物流企业贯穿了整个供应链,是此类型供应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整个供应链的共享信息中物流信息占相当大比重。这种类型供应链中共享信息分为:A类,上下游企业间的共享信息;B类,物流企业和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共享信息;C类,第三方物流企业、需方和供方三方共享的信息。
  A类信息通常只涉及提供信息的两个相邻的上下游企业,它们的共享信息(包括上下游企业各自合作伙伴提供的需要与对方同享的信息)多来源于共享双方的内部信息系统,内容涉及商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制造业企业采购、生产、制造、销售策略和方案决策。这部分信息重要级别很高,多涉及企业的战略和核心优势,要求保密性强,可扩散范围小,一旦泄密将对信息提供方的经营活动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它的共享对企业信用等级、信息的可信性、完整性、安全性要求严格,全面信息共享实施难度大。
  B类信息指供应链节点企业(称其为节点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共享信息,它包括节点企业及物流企业内部及节点企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和物流活动有关,如地理分布信息、产品信息、采购信息、发货信息等。信息涉及企业不仅限于合作的物流企业和节点企业这两个企业,而应是整个物流网络中以节点企业为核心的某一个企业群体,信息提供方主要是节点企业。
  C类信息主要包括:相邻的上、下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三者的公开信息、与物流相关的商流信息、物流状态信息、行业及社会共享资源信息等。该区域信息的特点是透明度高、综合性强、安全性要求不高,同时涉及共享三方,信息来源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也包括外部其他数据库,如Internet,GIS,GPS,CA等。
  
  3 信息共享模型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模型可分为四种:EDI模型、外部数据库模型、第三方企业模型及信息平台模型。
  (1)EDI模型即商业贸易伙伴的信息系统之间直接用EDI专线或增值网(VAN)方式进行连接。这种模式主要用于传递遵守同一标准的贸易信息,其信息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2)外部数据库模型是基于Internet和WWW技术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对外延伸,合作伙伴(m,n,p)在Intranet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外部共享数据库(m,n,p),然后将从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库中抽取和加工出的部分信息存放其中,外部企业只能从共享数据库中获取到加工处理过的信息。这种模式下,共享信息从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通过Intranet发送到位于企业防火墙外的共享数据库中,然后传递给合作伙伴的外部共享数据库或内部信息数据库。当供应链中合作企业较多时,进行共享数据的访问和查找是一件很烦琐而耗时的工作。
  (3)第三方企业模型是由第三方信息企业提供一个公共数据库,第三方企业通过向供应链企业提供数据库服务和信息服务,与各信息共享企业之间根据合作关系传送信息,存储、处理信息。另外第三方企业可主动地从外部其他信息来源去收集、加工与供应链相关的信息以向供应链单位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
  (4)信息平台模型借助信息技术,由信息平台取代了第三方信息企业,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数据库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人工难以对其进行干预。信息平台服务商只对平台运行进行维护或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新功能模块,不提供具体的信息服务,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四种模式的比较
  
  在EDI模型中,各企业需遵守统一的商业操作模式(标准),企业内部数据库直接和合作伙伴的内部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共享的主要是商业单证和凭证信息。这种模式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系统安全性好,有一定的容错和扩充能力,但需要一套专用设备和线路,使用成本很高,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而基于Internet的EDI,则因为费用低廉的Internet替代了昂贵的VAN,使用大大降低,从而在中小型企业的应用方面开设了新的局面。这种模式的大范围使用将大幅度地减少数据重复录入和处理费用,缩短交易时间,实现供应链中贸易信息的实时共享。
  外部数据库模型,基于Internet和WWW技术,成本低廉,易于实现。但需要额外建设一个外部共享数据库,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必然影响信息在合理范围内的扩散速度,企业如采用单向数据流方式直接从对方的外部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则可减少数据传输、转换时间,但这要求共享双方有明确的信息需求,相应的数据标准,数据共享合作周期长,关系稳定,变动性不大。
  第三方企业模型对第三方信息企业的硬件设备、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不仅只是通过接口建设进行数据交换,还能对不同信息来源的数据进行集成。如按业务主题构建供应链的主题数据库,并对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或重新建设。这种模型又因为第三方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之间只是合作关系,一旦合作关系中止,信息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而第三方企业服务包括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从而可以人为地介入信息处理过程。因此该模式对第三方企业的信用要求高,企业外部共享数据库仍需存在。
  信息平台模型对供应链合作伙伴企业的信息系统限制不大,可通过信息平台提供的一系列接口规范及多种数据接收方式对其进行数据集成,从而适用于不同信息化水平的企业。但对信息平台服务商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要求很高,要能对现存的各种信息系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信息集成实施难度大,是供应链运行到较高水平的信息模式。
  
  5 结论
  
  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的共享信息涉及整条供应链上各类企业方方面面的活动。从收集最初的顾客需求开始,到每一产品的研发、生产、配送、销售、服务等信息,要获得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所提供的全部可见的信息,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共享和集成,是一件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不同的供应链可选用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型,或采取多种模型结合的方式。因为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涉及各企业内外部不同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多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企业不同部门自行建立的,它们之间独立性强,可集成性差。但有些早期信息化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可能遵循的是同一套规范,局部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性较好,采用基于Internet的EDI模型或第三方企业模型共享比较可行,比如通过EDI共享的商贸信息、交易信息等。而对业务、财务数据的交互,由于多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传递,涉及的节点单位较少,合作伙伴关系变动性较强,采用外部数据库模型或信息平台模型较好,它们能灵活的根据节点单位合作关系的变化进行共享信息的调整。根据共享信息的种类、重要性级别、涉及的合作伙伴、企业实际的信息系统情况的不同,综合地采用多种共享信息模型是目前供应链信息共享最可行的模式,它根据不同需求的共享信息和信息系统灵活的采用相应的模式,实施操作性较强。对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目前国内各地物流园区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区域内物流信息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制造业如何根据企业信息系统和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适合的信息共享模式,如何细致地对其局部模式进行设计和研究及其实施,并怎样在不同的供应链生命周期中进行调整和完善,这些问题本文限于篇幅在此未作进一步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