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的探讨

2009-12-29李智翔

中国市场 2009年2期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结构,指出了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中低端市场的竞争过度和高端市场竞争不足、非资产型物流服务不足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善此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016-03
  
  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即非资产型物流服务)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和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以合同为导向,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并且第三方物流与企业客户之间建有稳定的联盟关系。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管理和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市场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鱼目混珠,无论是规模实力、管理理念,还是运作模式,还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随着国外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的不断引入,物流企业的规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和改善。目前市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由传统转型、国内新兴及跨国物流等几类物流企业构成。它们具备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如右表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各具优势和不足,都依据自己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其服务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它所占有市场的份额。
  
  2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最基本的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一般是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即:特定市场中诸多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作用、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的特点。根据SCP模型理论,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行为和绩效。因此,研究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容量、市场集中度及产品差异化。
  
  2.1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容量
  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第三方物流业已经占据了相当可观的比例。据统计,1999年德国物流市场总额346亿美元,其中第三方物流的营业额为80多亿美元,占整个物流市场份额的23.33%。在其他的欧盟国家中,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在10%-35%。在美国约为58%,并且需求仍然在增长。在社会配送做得较好的日本,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份额更是高达80%。
  
  在我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7年的统计,当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9%,达778亿美元。按照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所占平均市场份额计算,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容量应该在200亿美元左右。中国的物流业仍处于发展阶段,物流成本占GDP的16%以上,总量巨大,即使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只占全社会物流产值的很小一部分,但也是相当可观的。中国仓储协会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45%的企业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其中75%将选择新的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运输和仓储企业,并且60%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兴的物流企业。因此,我国的第三方物流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容量巨大。
  
  2.2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市场中买方或卖方的数量及其相对规模(市场占有率)的分布结构,是反映市场垄断与集中程度的基本概念和指标。通常市场集中度低意味着市场垄断程度弱。进入市场竞争企业数量的多少是衡量市场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中国理论界大致存在三种判断标准:
  第一种标准是社会最优标准。即最优物流企业进入市场数量应该使消费者利润和生产者利润之和最大。这一标准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但却很难量化,因而较难被实证研究采纳。
  第二种标准是将中国某一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发达国家同一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比,如果该行业中国的市场集中度低于发达国家的市场集中度,则认为中国该行业存在进入企业过多的问题。与该标准相似的另一种方法是将中国某一行业中最大企业的规模或企业平均规模与发达国家同一行业中最大企业的规模或企业平均规模相比,如果中国的小于发达国家的,则认为中国该行业存在过度竞争问题。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绝大部分只有几个人和一部车,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
  第三种标准是看生产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全行业生产能力或提供服务的能力闲置过多,则认为该行业存在过度进入问题。
  随着行业发展不断成熟,市场得到进一步整合,集中度有逐步提高的趋势。具体表现为:①缺乏自身竞争优势的中小物流企业被市场淘汰;②基于资源、战略、管理者利益驱动等多层次因素,大企业加快兼并与重组。此趋势反映了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物流服务新需求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国际物流巨头发挥自身的资金、技术和人员优势,通过投资的扩张与机构的提升逐步转向独资经营,并根据需要并购本土中小企业,以加快在中国的网络布局;另一方面,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整合度要求提高,仅提供单一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面临着巨大市场压力,摆在它们面前的只有一条出路一整合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否则只能被市场淘汰。
  
  2.3第三方物流市场产品差异性分析
  产品差异性是指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服务或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条件,与同行业中的其他企业相比,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及适应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具有可区别性和不可替代性,意味着市场垄断因素的加强。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产品差别,巩固或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异性程度通常是用需求的交叉弹性来加以衡量。交叉弹性就是某一产品的买者需求量变化率对另一产品的价格变化率之比。公式为:
  Eab=AQa/APb
  式中:Eab为A产品需求量对B产品价格的交叉弹性,△Qa为A产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APb为B产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对同一产业内的A,B两种产品而言,在B的价格变化、A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若A的需求量有较大波动,则A和B有较高的可替代性;如果波动较小,则说明可替代性较弱。同时产品差异会影响企业的定价行为。差别化程度高的产品买方偏好强,即使企业稍微提高那些产品的价格,需求量也不会较低。
  我国的社会物流供应商的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很大一部分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物流市场存在着因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的问题,这种社会化物流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功能相似,主要表现在专业性与综合性物流企业分化不足,现有的主要服务内容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很少能够提供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说明了我们在现代物流服务内容、能力和水平方面的欠缺。另外由于运输设施、搬运装置及技术手段落后,使得个性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企业特定的物流需求。
  
  3 结论与建议
  
  由于目前我国物流业服务的市场集中度与产品差异化较低,使得物流企业之间所提供的服务相互替代性很强,产品的交叉弹性很大。这样便出现了许多物流企业简单的在运输和仓储等的价格上做文章,导致相互间恶性压价的低层次竞争,也就出现了供需层面上所谓的“供过于求”但客户的特定需求又没得到很好满足的现象。即低端市场的竞争过度和高端市场的竞争不足、非资产型物流服务不足。
  因此,一方面应该采取鼓励适度垄断的产业政策,促进大物流企业的发展,通过兼并和重组,整合物流资源,发展大物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降低物流总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人员素质,创立世界一流的物流服务品牌;另一方面必须改进物流市场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降低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风险,消除行政壁垒和地区封锁,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畅通的大物流网络,为大型物流企业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市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