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三都澳为中心的海峡西岸海洋旅游

2009-12-29张光英

中国市场 2009年13期

  [摘要]三都澳在创建海峡西岸知名旅游品牌方面有独特的资源条件、产业优势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现在,随着闽东蕉城区被授予“中国大黄鱼之乡”称号,网箱养殖为主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向前推进,开发三都澳旅游产业、创建旅游品牌已是大势所趋。本文试加以论述。
  [关键词]海峡西岸;海洋旅游;海洋文化;海洋资源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3-0065-03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海洋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作为海峡西岸桥头堡的闽东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挖掘海洋文化,利用丰富的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发展海洋旅游。
  三都澳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城东南,距城30公里。由三都、青山、斗帽、白匏、鸡公山5个单岛和1个城澳半岛、14个屿、17个礁、5处滩涂以及官井洋、复鼎洋组成。三都澳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中部,居福州港和北仑港两个开放大港之间。海上北距温州145海里,上海390海里;南至福州66海里,广州黄浦561海里;东至台湾基隆港145海里,是我国南北海运和诸多国际航线的必经之路,与东南亚各国距离适中,与港澳距离较近,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在空间上三都澳则是江西、湖南、安徽、湖北等中部内陆省份最近的出海口,随着陆域交通的改善其将成为这些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
  三都澳是世界著名的天然深水良港,早在近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就把三都澳载人《建国方略》,誉为“世界不多、中国仅有”,并预言三都澳可建成东方大港。1927年末和1962年末,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两度来到三都澳,并在1962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发展三都澳旅游,以此来带动和促进整个闽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1 创建三都澳知名旅游品牌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1.1优越的地理区位
  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开发基础。三都澳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宁德市东南面,北距大连1581公里,南下榆林1575公里,东出基隆268海里,正位于中国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的中心点。往北是长三角、浙南温州,往南是珠三角、闽东南,往东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条件优越,而且三都澳周围著名景区相对集中,有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鸳鸯溪;省级风景区杨家溪、支提山、鲤鱼溪等,相距100公里、2个小时以内车程,形成扇形扩散辐射状,具备作为闽东海上旅游中心的吸引力。随着城澳万吨码头开发使用,福宁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福温铁路动工兴建,三都澳海上特色旅游将走出福建、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1.2优美的滨海景观
  三都澳素有“海上天湖”的美誉,三都澳内群山环列、岛屿如珠似链,主要有三都岛、橄榄屿、青山岛、斗帽岛、鸡公山岛,岛上奇岩怪石、洞窟众多,著名景点如斗帽岛的斗姆迷宫、螺壳岩等;青山岛的百宝金笼、鲤鱼朝天等;鸡公山岛的“非洲大象”、古榕林等;城澳半岛的笔架山、仙人靴等景点。从礁头乘摩托快艇行驶在平静开阔的海面,周围礁屿时隐时现,有的像猿人头,有的像海龟驮珠,惟妙惟肖。古人有诗赞:“青山倒插南天上,绿水横流北海边。”真如海上蓬莱。郭沫若诗赞:“良港三都澳,神州殆寡俦,青山绕一周,列屿尽低头。”以此赞美三都澳的秀美风光。特别是12万大黄鱼网箱养殖连成一片形成海上浮城,走上浮动的渔排,喂鱼观鱼或钓鱼,感受渔家生活或小住渔排把酒临风,喜不自胜,夜临渔排,晚风习习,灯火倒映一片辉煌,涛声相伴,宛如人间仙境。
  1.3深厚的海洋文化积淀
  三都岛早在唐代就开始得到了开发,到了清代已是相当繁荣的一个地方。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政府在澳门、宁波和三台山分设海关的同时,就在三都岛设立了税务总口,下辖9个口岸,负责征税收粮。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8年),清政府正式开放三都澳为对外通商口岸。1899年5月,三都澳设立福海关,为福建省第三海关。1900年11月,日本大阪商船会社开辟三都澳至福州航线。1905年6月,这里铺设了海底电缆,成立了大清帝国电报局。三都澳在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也经受了战火的洗礼。1932年6月,西医丁立三在三都澳创办百克医院,以此为掩护,秘密建立闽东共产党地下联络站。1938年9月、1939年9月、1940年6月侵华日军先后袭击三都澳后,终于在1940年6月22日,三都港班轮停航。此后,由于台海局势紧张、10年前线、10年内乱、10年军事禁地,“铜雀春深锁二乔”,三都澳这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从此封闭于东海之滨。
  1.4良好的渔业产业优势
  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及其试验场,是我国大黄鱼人工养殖的发源地,也是当前我国大黄鱼育苗与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中心。现已在三都澳建成集苗生产、试验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试验基地,育苗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并作为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及福建省海洋与水产局(宁德)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试验场的“官井洋”牌大黄鱼于2000年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2008年9月,中国渔业协会正式授予宁德蕉城区“中国大黄鱼之乡”称号,这将极大地促进闽东大黄鱼产业的升级与发展,良好的渔业产业优势将得以更好发挥。
  
  2 创建知名旅游品牌的思路与对策
  
  优质的旅游资源只有经过有前瞻性的规划与开发,才能挖掘资源优势,树立品牌,融入到旅游业大规模开展的旅游市场中。三都镇在创建全国农业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应充分挖掘三都澳享誉海内外的天然良港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巩固成果,努力创建海峡西岸知名旅游品牌。
  2.1以渔排养殖为重点,创建全国农业旅游品牌
  2.1.1把海上渔排建设成为海上主要景区,进行统一包装
  现已建成海上渔排3万箱,面积约60公顷,主要景区内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按照“统一安排、分散接待、丰富节目、安全至上”的原则,建立融观赏、喂养、垂钓、饮食、住宿等于一体的渔排示范区建设。完善海上养殖人文景点建设,包括海上渔排党支部、海上社区居委、海上边防警务区、海上旅游接待中心、海上科技中心、原种场、养殖技术培训中心、海上交易市场、水产品综合市场建设。
  2.1.2配套景点设施方面
  首先,斗帽岛景点建设。斗帽岛在整个景区中起着“画龙点睛”之功效,现已成为三都澳旅游的流向点。其次,青山岛景区建设。青山岛景点作为海上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基本完成景区路网建设,号称“海上布达拉宫”的青龙洞也已基本修建完毕。最后,三都本岛景点建设。以福海关、罗马修女院、哥特式教堂为基础,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1.3进行礁头旅游码头建设
  礁头旅游码头是海上旅游示范区的门户工程,主要包括:旅游码头标志性雕塑、公厕、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购物一条街等。旅游服务中心,购物一条街及码头标志性雕塑资金在进一步筹措落实中。
  2.1.4交通设施建设
  飞鸾到礁头的水泥路已基本完成,飞鸾高速公路互通口已建设完成,城澳疏港公路即将动工兴建,陆路交通将更加便捷。三都镇还牵头组建三都澳顺帆快艇客运公司,筹资720万元,配套摩托车艇60多艘,客轮10多艘,可载客近2000人,融资210万元建成礁头货运码头、七星客运码头、斗帽旅游码头。
  2.2以海洋渔业旅游为核心,开发系列海洋旅游产品
  三都澳可以依托较为成熟的海洋渔业养殖进行海洋旅游产品开发,开展参与性旅游。可以举办各种形式钓鱼、钓蟹等活动,也可以让游人出海,开展垂钓和养殖旅游等活动。还可以兴办海洋渔业展览馆,陈列各时期的渔船、渔具等实物模型,使游客了解三都澳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海味特色的饮食文化应该成为三都澳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三都澳海域盛产黄花鱼、对虾、美国红鱼等各种海产品,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具有三都澳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更是三都澳的传统龙头水产品。三都澳利用海水、沙滩、垂钓、渔船体验发展海钓、游泳、帆船、摩托艇、冲浪和沙滩足球、排球等旅游娱乐项目的条件。还可以从三都澳旅游资源特色出发,开发具有海洋特色的夜生活文化旅游产品,如观赏具有“海上威尼斯”之称的海上渔排城夜景,海上看日出,观海听潮等,营造一种蕴涵丰富、休闲的生活氛围。
  2.3进行有特色的旅游软环境建设
  2.3.1加强服务管理
  一是加强规划服务。抓紧落实已修编《三都澳风景区总体规划》,制作三都澳旅游全景图、示意图、线路图,为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二是加强旅游购物服务。在礁头村开辟旅游购物一条街和海鲜综合市场,向游客提供干鲜冻海产品、地方土特产、工艺品、军工民用品、海军工艺品(如军舰模型)等,以及其他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2.3.2加大建设投入
  旅游产品的构建是各种产业的功能组织,在研究资源开发的同时,要进行基本供给分析与规划,包括服务设施、绿化、交通、水电能源、排水排污等方面设施。要通过制定景区规划,加大巩固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扶持补助,争取旅游项目贷款建设,主动开展招商引资鼓励民间招商投资,加快旅游景点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2.3.3改善旅馆服务设施
  可利用海军闲置营房改造成适用型旅馆。在海上建立旅游接待中心,在斗帽岛建滨海休闲别墅,远期可引进资金在三都、青山、城澳兴建临海度假休闲中心。同时,要按照环保要求抓紧在景区内建立卫生公厕、垃圾处理场,在主要景点植树种草,搞好绿化美化。
  2.3.4加强宣传推介
  一要重点突出旅游产品形象。要围绕特色景点,将港标、网箱渔排、福海关旧址等标志性景观做成纪念品,在形式手段上,可在交通要道显著位置制作宣传广告,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广播报刊进行广告宣传,制作风景明信片,编印三都澳传说故事,扩大三都澳旅游品牌的宣传。二要积极创造条件,将三都澳旅游纳入全省、全国重点旅游线路中,并与本市、本区的其他强势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形成精品线路,多层面扩大宣传市场,提高知名度。三要把旅游和大黄鱼推销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各种大型的农业节、旅游节,如大黄鱼节等活动,充分利用在外经销人员向各地宣传三都澳风景;充分利用蕉城区现有的十多家旅游社区营销力量和营销网络,宣传三都澳旅游,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促进三都澳旅游事业发展。
  总之,三都澳,这个位于中国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的中心点,正以它自身的独具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以及国际朋友的青睐。深邃的海洋文化,神秘的军港风情,迷人的海岛风光,淳朴的渔民生活等,吸引着一批批探索蓝色文化的人们,建设以三都澳为中心的海峡西岸海洋旅游将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仇金泉,王珏,等.中国未来的新香港[J].中国三都澳专辑,1993(3):61—62.
  [2]黄幼声,罗翔翎.郭沫若二游三都澳史掇[J].中国三都澳专辑,1993(3):21.
  [3]林希顺.宁德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5(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