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费”事件频发 山西缘何成新闻是非之地
2009-12-29韩文
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15期
时隔半年,山西记者再陷“封口费”漩涡。
3月17日,香港《大公报》以《晋血站问题多 卖血农离奇亡》为题,报道了山西翼城某农民一个多月内4次在山西曲沃献血浆后死亡的事件。3月22日,血站方面在天涯论坛发表声明,称香港《大公报》山西办事处记者曾“敲诈”并索要30万元“版面费”未遂后对曲沃血站诬陷,做了不实报道,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大公报》山西办事处随后也在网上高调回应,指称曲沃县委宣传部官员参与“贿赂”记者未遂。双方还通过网络互曝了“谈判短信”。
自去年山西被揭煤矿“封口费”事件后,山西媒体圈一度归于平静。在圈内人士看来,短暂的平静归于山西新闻出版、公安等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而且去年山西煤矿的关停与煤炭市场低迷,也对媒体外部环境净化起了关键作用。
“曲沃事件”的真相尽管尚未明晰,但该事件再次警示:无论是“敲诈说”还是“贿赂说”,在山西的政企和媒体之间,为何以及如何滋生出诸如此类的新闻“毒瘤”?
山西媒体生态环境“恶化”?
在山西某报社的一间办公室,拥有20多年新闻从业经历的老记者李仁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