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编排的误区

2009-12-28魏长青

声屏世界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整组琐事会议

魏长青

第一,把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等同于领导的行踪性报道。县级电视台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应该紧跟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宣传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一般都会具体体现在全县性的每项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所以报道全局性的工作部署、进程、结果、效率和基层的经验、方法,以及执行中先进和落后的事或人都是每次新闻重要的也是主要的内容。但是我们在一些县级电视台新闻中能看到的除了领导还是领导。同一个项目,主要领导到场要报道,分管的领导下次去了还要报道。更有甚者,如果当天几个领导都有活动,那么每个领导身边都要安排记者陪同,完全成了领导的行踪性报道。

第二,把新闻宣传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职能等同于会议报道。党委、政府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开展固然要通过各种会议进行部署,但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带给老百姓哪些好处,是会议消息反映不出来的,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话。要想使新闻可信、可亲、可视,有深度、有说服力、有收视率,记者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去捕捉活生生的画面。说千遍、道万遍,抵不上做一件,一条典型报道应该胜过若干条会议报道。会议报道固然要用,但整组新闻从会议到会议,从大会到小会,从学习报告会到表彰会、座谈会都要报道,那整组新闻就成了会议新闻。

第三,把新闻报道的贴近性等同于老百姓生活琐事、家长里短的点滴报道。近年来不少县(市)台纷纷推出民生新闻栏目,但很多民生新闻栏目播出的不是楼上、楼下住户漏水纠纷,就是兄弟间房屋产权矛盾,要么是停水、停电或者电表不用自转等鸡毛蒜皮的事,或者就是化粪池堵塞、下水道堵塞、烟囱冒烟扰民等,记者东奔西跑,累得够呛,问题却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电视台不是市政处,也不是民政局,记者也不是社区调解员,不可能成天为这些生活琐事跟踪采访。强调新闻贴近生活不等于是生活琐事的堆砌和罗列,生活中这样的事天天都在发生,无处不有,这就要求我们从纷繁的社会生活中撷取带有普遍性、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典型事例进行报道,从中折射出有关社会人文道德、理想、秩序,甚至政治、经济、文化的大问题,以弘扬先进、鞭挞落后,为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稳定而发挥新闻舆论引导、监督的作用。

第四,把新闻采访水平的高低等同于稿件数量的多少。一些县级台新闻除了领导活动就是会议报道,领导活动和会议消息一般都是台领导指定性的采访任务,记者非去不可。有的记者一天要连续参加几个会议,有的记者整天跟着领导视察走访,这样的稿子一写就是几条,而且非上不可。实际上这耗费了记者的时间和精力,记者一天到晚跟在领导身边或“泡”在会议上,哪里还有时间采访那些真正反映民众生活实际、反映民众需求的典型报道,也没有精力采写带有指导性的深度报道,更不可能出好稿、出精品。这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工作状态也容易助长个别人制作假新闻、投机取巧的不良行为。比如报道全局性的经济形势,记者只是把几个数据添油加醋硬凑一篇稿,镜头摇来摇去始终在一块稻田里,名为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实为以偏概全,以假充真。有的甚至将已经播出过的稿件稍作修改,重新播出一遍,愚弄观众。

第五,新闻节目维持四平八稳地正常播出,不出现政治责任事故即可。一些县级台的新闻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要上级不怪罪下来,就平安无事。却不知,一些真正有分量的好新闻湮没在平庸的事务性报道之中。例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中,有记者报道了某镇党委组织成立“党员义工先锋队”这件新鲜事,从文字到画面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党员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帮扶活动,应该说是一条好的经验稿,却被摆在简讯栏目里播出,而当天并没有什么重大新闻要播放,前面只是播了几条召开学习会的报道。一条及时反映每天都有上千人通行的桥梁存在安全隐患的报道,非要等到上级台用了,本台才迟迟发稿。在这样的编排思想指导下,记者出不去,下不来,坐等电话指令,形成了会议多,稿子就多,没有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就得等米下锅的局面。

(作者单位:鄱阳县广播电视局)

猜你喜欢

整组琐事会议
基于单元整组 用好习作支架 落实语文要素
琐事
会议通知
论前置作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为例
琐事
会议通知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青海某陆军预备役步兵旅严密组织整组工作检查验收
5012开关整组传动异常分析
美国琐事二三 美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