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品质和思想深度

2009-12-28金永亮

声屏世界 2009年11期
关键词:奶粉民生栏目

金永亮

重视公共新闻——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

《看看看》栏目从2007年元旦改版以来,坚持“民生新闻联系时政”的方向,坚持“大民生”的定位,强化公共话题策划,在民生新闻的转型和提升上进行积极探索,引导栏目有选择地向公共新闻领域延伸,将“民生”与“公共”“国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与社会品格。

注重公共话题策划。公共新闻强调和引导公众关心的是大家事、社会事、国家事,突出公权和民权的问题,意在培养公众的“公民意识”,使公众实现由“市民”向“公民”的转变,努力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做好公共新闻必须加强公共话题的发现和策划。为此,《看看看》栏目建立了策划机制,每位记者都是策划人,轮流申报公共话题,写明申报理由,经责任编辑和制片人审查通过后,写出切实可行的策划方案,组织班子实施采访报道。

密切关注身边发生的公共事件。“唱民生调,出地方牌”是城市电视台在激烈竞争态势下谋求发展的重要思路。民生新闻栏目要做好公共新闻,必须密切关注身边发生的公共事件。2008年1月底2月初,宁波市遭遇了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天气,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看看看》根据栏目特点,迅速组织力量,推出抗击冰雪的特别报道,把卫星直播车开到高速公路、车站,连线直播各方应对冰雪天气的情况,及时报道全市各行各业积极应对、众志成城抗击雨雪灾害天气的情况。这些以“应对雨雪天”为主题的组合报道体现了民生新闻节目对事关全市民众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公共事件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高度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看看看》栏目密切关注,迅速行动,于2008年9月12日播发了《三鹿奶粉疑受污染,宁波工商紧急叫停》《嫌疑奶粉下柜,宁波暂未发现类似病例》,及时传递宁波的情况,安定市民的情绪。9月14-15日,《看看看》又接连播发《吃三鹿奶粉的孩子,上医院查一查》《大眼睛来了:问题奶粉该怎么退?》《三鹿事件后续:医院人满为患,市民切莫恐慌》三条新闻,指导市民科学理性对待食品安全事件。此后栏目还不断做好追踪报道,播发了《三鹿事件后续:各方行动,共保食品安全》《问题奶粉范围扩大,涉及品牌宁波下架》《奶粉事件后续:患儿治疗有序进行》《工商部门重拳出击,紧急调查问题奶粉》《问题液态奶已下架,进口奶粉价格平稳》《宁波消费者对奶制品信心回升》等新闻,联合其他新闻栏目报道政府行动,加强消费警示,指导市民防范,对及时安定社会情绪,增强消费信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推出深度报道——增加民生新闻的厚度

民生新闻在其初创阶段,大多以“短、平、快”的社会新闻和生活服务信息为特色,以追求生动活泼的报道效果,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能认为它天生就该如此。随着这种新闻样式的不断成熟,加上节目竞争的日趋激烈,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它们无一例外地向深度进军。选取数量适当的重要题材,展开深度报道,层层深入,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分析其中的是是非非,给观众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是民生新闻题中应有之义。《看看看》在2009年的工作思路中提出了“深度”的要求,在栏目中推出深度报道子栏目《记者调查》,设立专门的报道小组,每周推出一个连续报道,内容包括调查类新闻、思考分析类新闻和舆论监督类新闻,“强化对社会现象进行原因的分析、对策的探讨和观点的提炼,拓展节目的深度和力度”。

2009年2月18日,《记者调查》推出三篇连续报道《神秘的废弃油脂》,把调查镜头对准人们所谓的“地沟油”现象。记者从政府指定的加工企业收不到废弃油脂原料入手,用隐蔽跟踪拍摄的手段,记录了“地沟油”如何流入市场的全过程。片中还通过对城管局指定的加工企业负责人的采访,对这种非法收购、加工和出售废弃油脂的危害,从有害健康、污染环境和违法运营的角度作了深入分析。最后记者还通过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的负责人的访谈,指明了监管乏力的原因。这样的深度调查,题材是长期存在又难以发现的社会现象,主题有关市民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拍摄对象十分隐蔽,故事情节也曲折起伏,记者用明察暗访的手段加以揭露,产生了触目惊心的报道效果,对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课题。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收视效果喜人。这种新闻故事化的深度调查类新闻,是新闻调查手法在民生新闻中的范例。

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可以在展开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做成思考分析类报道,以促进这类现象的改进。2009年2月9日起,《记者调查》对超市收取名目繁多的商品“进场费”现象展开调查,播发了一组连续报道,包括《商品进超市,交费一大堆》《供货商揭超市进场费内幕》《超市进场费到底该不该收》三篇。记者通过对超市、供货商、工商局的明察暗访,揭示了这种“潜规则”的真相和危害,指出最后受害的还是消费者。这就凸显了报道旨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社会意义。这个报道有现象的深入调查,也有权威人士合理合法的分析,更有解决问题的措施,层层深入,击中要害,很有说服力。信息社会,观众缺的不是新闻,而是对新闻的解读。在这里,解读就是思考和分析,目的是揭露某个社会现象的不合理及其危害,并加以监督和解决。这样的报道,避免了表面化和肤浅化,增加了报道的深度,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强化新闻评论——把民生新闻做深刻

强化新闻评论已经成为当前民生新闻发展的一大特色,民生新闻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对其中具有深刻而复杂社会意义的现象进行评论,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加以点评,帮助市民辨明是非,理解新闻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从而受到教益和启迪。

从2008年起,《看看看》栏目把《一周新闻追踪》改为《本周话题》,着力强化民生新闻评论,尝试推出短小灵活、一事一议式的民生新闻评论,成为栏目的一个重要特色。《本周话题》从讲政治的高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紧紧抓住民生新闻评论的出发点、结合点和落脚点来展开,努力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助”。

首先要明确民生新闻评论的出发点。评论是有鲜明立场和倾向性的,评论的出发点就成为决定立场和倾向性的关键所在。《本周话题》展开评论的出发点很明确,就是要立足于帮助广大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立足于帮助党和政府做好工作。如2009年3月2日的《本周话题》就围绕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难题来展开。

其次是要找准民生新闻评论的结合点。民生新闻的评论应该善于找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结合点,使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反应最强烈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得到妥善处理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针对春节前夕火车票一票难求,黄牛倒票现象屡禁不止的老大难问题,《本周话题》敏感而准确地抓住“黄牛票,买还是不买”这一难题展开述评。新闻通过对2009年1月7号会展中心临时售票点的深入采访,揭开了黄牛票之所以长期存在的现实原因。评论指出,铁路、公安部门除了加大打击黄牛倒票的力度外,能否向民航部门学习,实行实名制。主持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春运,飞机场从来就看不到黄牛的身影,原因就在于机票实行的是实名制。从而提出“实名制值得一试”的本周观点。这样的评论,没有简单地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打击黄牛倒票现象,而是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提出切实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为政府出点子,替民众解难题,真正做到了“帮忙不添乱”,大大增强了新闻评论的力度。

最后要抓住民生新闻评论的落脚点。《本周话题》在开展评论时,多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不搞有闻必录,有事必评,乱发议论,哗众取宠,片面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年前讨薪难是个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的社会热点问题,《本周话题》在评点这一现象时,把两个新闻事件作了对比,一是奉化一批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讨薪,坐在交通要道上阻拦过往车辆,以这种偏激的做法来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二是2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依法维权,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帮助下顺利拿到了自己的工资。通过对比,评论指出前者的行为属于违法,后者才是依法维权的正当途径,从而阐明了“讨薪要走合法途径”这一观点,以述评结合的方式引导外来务工人员避免过激行为,防止矛盾激化。

以公共新闻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以深度报道增加民生新闻的厚度,以新闻评论追求民生新闻的深度,《看看看》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大胆探索,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寻求新的生长点,这种探索不但大大增加了栏目的思想和深度,也给城市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走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

(作者单位:宁波电视台)

猜你喜欢

奶粉民生栏目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奶粉危机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妹妹的奶粉钱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