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可爱文化的角度谈本土动漫的发展

2009-12-28刘德群

声屏世界 2009年11期
关键词:动画片动漫孔子

刘德群 丁 婕

在前不久结束的北京文博会上,有专家提出,建立中国式的“可爱文化”,对构建中国消费文化、推动中国消费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业内也有不少的人士指出,动漫文化的核心是可爱文化,而可爱的造型和幽默好玩的故事则是动漫产品成功的先决条件。

中国动漫文化发展中“可爱”元素的欠缺

据了解,如今美国动漫产业的出口仅次于计算机产业,产值达2000多亿美元。日本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超过了汽车产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韩国动漫原创业迅速发展,2006年其动漫产业出口达到294亿美元,占国际市场近10%的份额,成为第三动漫产业大国。相比之下,虽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内地也相继有大量的本土动漫作品出现,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近日出炉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中国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名列其中。

从上世纪60年代的《小蝌蚪找妈妈》开始,孙悟空、哪吒、神笔马良、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一个个生动夺目的动画形象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的成长,但如今从孩子们嘴里讲出的全是外国作品中的形象,连温总理也曾感慨:“我孙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动不动就是奥特曼(日本动画作品中的咸蛋超人)”。不少家长类似的感觉更强烈,打开电视,除了情节简单的“奥特曼大战XX怪兽”外,就是一些他们连听都没听过的“网球王子”“火影忍者”和“柯南”。这是孩子们“崇洋媚外”吗?当然不是。好的本土动漫作品同样会受到欢迎。在金融风暴肆虐的2009年春节期间,动画电影《喜羊羊和灰太狼》收获80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便是一例。在孩子们的心中,好的动漫作品应没有国别之分,只有故事情节是否足够精彩、好玩,创意是否足够新颖之分。如果不懂得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擦亮他们想象的火花,这样的作品当然不会受到他们的待见。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动漫产业领域,曾经最让中国人骄傲的孙大圣真的“老”了,再也无法“以一敌十九”了。优秀动漫明星的缺失将成为我国动漫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直倡导“可爱文化”的旅日画家张晓东说,从一部部国外动画片在中国的热播可以看出,我们的年轻人很喜欢这些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构建中国式的“可爱文化”对满足人们追求快乐的心理,推动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中国原创的“可爱文化”形象还非常有限,中国推出的许多动画片大家不是很爱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塑造的动画形象不够可爱,它们往往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比如:我国的动漫产品,尤其是动画片,打着“寓教于乐”的旗号,说教性质严重。现在的青少年学业负担重,接受老师、家长的管教,心理负担已经很大。看动画片本来是为了放松,却得到更多的说教,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另外,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认为“动漫只是给小孩子看的”也是制约动漫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过去,动画片也许确实是专门为儿童准备的,但现在这种观念在国外早已被摒弃。这种极其保守的思想导致多方面的不良影响。首先是对动漫作品本身质量的影响,我国的动漫作品大多制作粗糙,缺乏深刻性和趣味性;其次是对动漫制作人才的影响,制作动漫的人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广大受众心理的深刻了解,从而造成动漫制作人才素质难以全面提高;最后是对少儿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少家长将日本一些并不适宜少儿的动漫光碟买回家给孩子看,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

潜在的“轻松、幽默”的可爱文化

翻开中国长长的文化史卷,我们会发现“轻松”“幽默”深深扎根在祖先的生活观念中。在较早的“三百篇”中唐风之无名的笔下,当他感觉人生之空泛而唱“子有牛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之时,就已露出轻松幽默的生活态度了。郑风“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的女子,也含有“轻松”文化的意味。老子也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最能体现“道”的和谐法则。《道德经》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55章)含有“道”的德性最厚的就是赤子婴儿,所以他是最和谐的,能“终日号而不嗄”,这是“至和”的表现。为此,老子提倡“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28章)。之后,到“第一等头脑如庄生”出现,“遂有纵横议论捭阖人世之幽默思想及幽默文章”,太史公称庄生滑稽,便是此意。庄周的思想,确实超脱,如观鱼之乐,蝴蝶之梦,说剑之喻,蛙鳖之语,其轻松幽默的人生观是现代大多数人所不及的。老庄道家提出的“返璞归真”的思想,希望人们重新找回纯朴的真性,这种“真”其实就如孩提时的轻松、可爱。而在历史上的正统文学之外,学士大夫所侧目的野语稗史小说文学,也无时无刻不含幽默、轻松的成分。宋之平话,元之戏曲,明之传奇,清之小说,何处无幽默?《水浒》中的李逵、鲁智深,使你时而或哭或笑,时而哭不得笑不得,远超乎讽谏褒贬之外,而达乎幽默同情境地。《西游记》中的孙行者、猪八戒,确乎使我们于喜笑之外,感觉一种热烈的同情,亦是“轻松幽默”的本色。《儒林外史》几乎篇篇摹绘世故人情,幽默之外,杂以讽刺。《镜花缘》之写女子,写君子国,《老残游记》之写玙姑,也有不少启人智慧的风趣文章。

最值得一提的是儒家文化。二千多年来,儒家鼻祖孔子给中国和世界的印象就是庄重、可敬,因为他对平民教育的重视,他对道德精神的倡导,还有他对时政的关心、对社会良知的呵护、对正义的渴求。在流传于世的《论语》中,孔子的形象似乎除了可敬就是可悲,甚至按照圣人自我评价,有些可怜。也许正是孔子的悲剧形象,使他愈发伟大崇高,成为传统中国“可敬”文化的代言人。人们到了孔府孔庙,不论官大官小,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没什么好说的。其实,透视《论语》里的言谈,孔子除了可敬,也同样表现了可爱的一面。典型的就是《论语·先进篇》的一个故事情节,孔子的几位学生都高谈阔论将来如何治国安邦,有功于世。只有正在弹瑟的点(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后非常感叹地说:“吾与点也!”从这段“各言其志”的问话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圣人除了可敬、可悲的方面,也是赞赏追求轻松、愉快的生命本义的。

当中国人向世界推介自己伟大的“可敬”文化(孔子学院)之时,日本人却在大力推展自己的“可爱”文化。日本人是孔子的好学生,因为日本人听懂了孔子所说的那句真理,就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与其让别人敬你畏你,不如让别人爱你喜欢你。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可爱”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元素,举凡大众文化、娱乐、衣着、饮食、玩具、装扮、行为与礼节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外国观察家发现日本的可爱文化很有趣,但有时又显得怪异,因为日本人把这种文化运用在几乎所有的生活领域中。日本人正在做的,就是用可爱的文化,来向世界宣传日本的魅力。当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文化运用,日本的“口袋妖怪”“游戏王”“皮卡丘”取代了“米老鼠”,成为了伴随新一代少年儿童成长的卡通形象。同时,广义动漫产业已经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十几个百分点,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关于本土动漫片发展的思考

受众定位。长期以来,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一味地强调国产动画的“艺术性”,却忽略了动漫受众的定位问题。我们的动漫受众始终将主体放在儿童,而实际上动漫的受众应该是多个角度的,他可以是青少年也可以是老年人。日本就有一个著名的口号:“让3岁到80岁的人都有动画看”。国产动画对于受众的狭隘定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国产电视动画作品的题材,使其多集中在教育益智和传统神话传说这类“有益无害”传统题材上,同时也不自觉地强加给了作品说教化的态度。“可爱”不是儿童的专利,同样动漫产品的受众定位也应是多层次的。

文化取向。动漫作品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娱乐。动画片中流露出的即机、诙谐和滑稽的表情,通过多变的画面、和谐的音乐节奏、幽默俏皮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结构与人的娱乐心理结构相顺承,产生娱乐效果,让人们体验到了身心自由的感觉。动画片似乎天然就带有一种“玩”的特性,人们在欣赏动画时更希望从中获取轻松、快乐的情绪。动画作品的制作要重视其提供娱乐的特性与功能,这就要求从叙事结构、对白及行为设计等各个方面增强影片的趣味性。国产动画要想在开放的现代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弱化国产动画作品的严肃面孔,满足广大受众的娱乐要求,让受众觉得可爱、亲切,从而培养观众对国产动画作品的兴趣。

制作人员。“可爱文化”并不等于“娱乐至上”,“可爱文化”是人类自古就有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新人类的一种生活态度,他代表着好玩、漂亮和快乐,更代表着年轻、可爱和活力。目前,我们要在看到国产动漫作品数量飞速增加和制作水准不断提升的同时,还要意识到,优秀国产动漫形象的欠缺和把“可爱文化”融入到整个民族文化产业中的距离。我们的动画主创人员只有在充分了解到当代的“可爱文化”的同时,又能植根于本土深刻体悟到传统文化的可爱、轻松元素,我们的动漫事业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钦忠:《卡通一代与消费文化》[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04。

3.《动漫产业》[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06。

4.张红辉:《卡通一代的消费文化与可爱产品的市场潜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

猜你喜欢

动画片动漫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推荐一部动画片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