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冲突的设置手法

2009-12-28

声屏世界 2009年11期
关键词:突转悬念焦点

陈 隽

电视调查性报道中的冲突要做到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张弛相间、合情合理,除在制作前对冲突的各个环节和发展节奏进行整体把握和精心部署外,要考虑如何运用一些艺术手段和技巧来巧妙安排、合理设置这些冲突。目前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常用的冲突设置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选择冲突焦点

冲突双方追求目标的不一致是引起双方争执的核心,而这些不能顺利实现的目的和愿望自然就成为双方冲突的焦点。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冲突的焦点可能是权势、财富或爱情,也可能是仅仅为了争取做人的权利和自由。冲突焦点的选择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与故事价值的表达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按照银幕剧作理论的观点,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故事价值表达并通过冲突来完成的。①在故事的营造手法和安排策略上,新闻故事与银幕剧作其实是一致的,背后也都隐藏着一个二元价值,如生与死、自由与奴役、真理与谎言、智慧与愚昧,等等。正是这样的冲突焦点和故事价值的存在使得电视调查性报道与其他形式的新闻报道相比显得更加鞭辟入里、力度不凡。

冲突焦点通常在调查性报道的开始阶段就会被明确提出,随后在具体调查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话语和行为不断地被强调。如《新闻调查——虎照疑云》,它的冲突焦点在开篇的导语中就被明确阐述:“这张照片由陕西省林业厅发布,宣告陕西农民周正龙拍摄到了已经失踪多年的野生华南虎,但是这张照片被怀疑是伪造,并且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直到今天也没有平息。照片的真假之争,已经不仅仅是专业或技术的问题,而是事件各方科学精神的检验。”检验挺虎派和打虎派双方的科学精神就成为这期节目的冲突焦点,而接下来的实地调查和多方验证也正是围绕着这个焦点展开的。打虎派从老虎的体态特征、周边植物投影、拍摄距离、光影效果等专业角度对照片的真伪作出了判断,显得有理有据。而挺虎派在面对记者关于照片疑点的提问时,由于拿不出证据,往往答非所问,甚至用一些空洞的口号如“盛世出国虎,虎啸振国威”来认定虎照的真实性,殊不知这样的行为话语所表现出的伪科学态度在镜头前已是一览无余。随着北京大学王锡锌教授对于虎照事件的一番总结:“假如它是真的,为什么一个真实的结论依然引起了公众的质疑,是不是我们程序上出了问题?假如它是假的就应当及时改正并且道歉。”最后一次将此次调查选择的矛盾焦点——事件各方科学精神的检验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这期节目也到此结束。由此可见,自始至终冲突焦点都在统领着调查进程中先后出现的各种故事材料,并将主观视点蕴含在新闻故事的客观再现中,不断与故事价值相呼应,进而完成最终的讲述。

营造悬念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急切期望的心理状态,在小说、戏剧以及电影、电视剧等叙事艺术中,悬念常常是指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的悬而未决的疑问。悬念会造成观众的某种猜想、探寻、担心和期待的心理,而这样的心理对于营造冲突具有重要意义。②电视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十分擅长制造悬念的电视节目类型,并且有着多种设置悬念的方式,但运用最多的则是制造一个总体的大悬念,同时又有若干个围绕大悬念的小悬念。因为调查性报道的目的就是揭示事件的真相,而真相究竟如何就是贯穿整个报道的总悬念,并且很多时候这样的总悬念在标题中就会被明确提出。比如《温岭黑帮真相》《视频善事为何没有善终》《真假罗彩霞》等,仅从这些标题就可以看出节目的调查方向和最终目标。以2009年6月13日播出的《真假罗彩霞》为例,总悬念从标题开始就被提出——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罗彩霞?究竟谁真谁假?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随着调查的进行以及故事情节的逐渐展开,这个悬念也被不断加强,并且在具体的段落中又产生了一系列局部的小悬念,比如是否真的有一个跟罗彩霞姓名、身份证号完全相同的人存在?如果没有,那么到底是谁盗用了罗彩霞的资料?王佳俊为什么要冒充罗彩霞?贵州师范大学和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在当初发放入学通知书和核对材料的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发现疑点?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在其中又做了什么,使得审查能够顺利通过?一系列的造假形成了一个链条,显然这不是王峥嵘的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在这个链条的每一环节都隐藏着多少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乃至滥用职权的人?诸如此类的小悬念纵横交错,环环相扣,与总悬念一起共同推动故事的发展,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随着冲突的步步深入,期待着谜底的揭开以及悬念的解决。

“发现”与“突转”

“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突转”指行动转向相反的方向。如果“发现”与“突转”同时出现必然能引起故事的跌宕,甚至改变剧情的发展方向。虽然该理论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研究,但对于如今诸多的叙事艺术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③电视调查性报道要使观众觉得可看、有戏剧性,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设置一些扣人心弦的、出人意料的情节和戏剧冲突,而要使情节和冲突吸引观众,就需要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人物关系,而这正是“发现”与“突转”所擅长的。

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中,“发现”与“突转”的手法被运用得淋漓尽致。2006年2月,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子踩死一只猫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全国网民的关注,随后数万网民在网络上展开了空前的搜索,并在六天的时间内锁定了事件参与者。《新闻调查》为了接近虐猫事件的真相,决定对该事件和当事人进行调查。记者从网民处获悉,杭州银狐科技的郭某很可能就是这起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并且视频的拍摄地点也可能是杭州。记者于是来到杭州找到郭某,但他否认自己参与过这个视频的制作,同时寻找拍摄地点的记者也被当地人告知杭州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发现使调查就此中断,原本顺利的部署也变成了毫无头绪的等待,故事的第一次转折就在这“发现”与“突转”之间出现了。很快另一位网民又提供了一条线索,他声称视频的拍摄地点是黑龙江省萝北县的名山岛,视频中的踩猫女是当地医院的药剂师王某,拍摄者是萝北县电视台的李某。记者随后来到萝北县对事件展开调查,但在采访中记者又发现王某和李某并不像预先想象的那样冷酷无情,二人在周围人的印象中是充满爱心、值得信任的好人,李某甚至还经常牵头发起爱心活动,资助失学儿童。这样的发现让记者和观众都非常困惑,两个平常人心目中的好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又发现媒体和网络的介入已经将上述三人的生活彻底改变了,王某离开了医院再也没有回去上班,在业务上受到好评的李某也因为这件事辞职,而郭某由于电话、车牌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在网上曝光,已经打算离开杭州。此时此刻,《新闻调查》也开始反思,众多媒体对这起事件的报道和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对当事人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否是某种程度的“虐人”?节目也再一次由“发现”到达“突转”,只不过这次转变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还有更为重要的故事价值。

运用蒙太奇手法,

强化冲突效果

表现蒙太奇可分为很多种,其中最能有效表现冲突尖锐性的是对比式蒙太奇。它将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形象,用鲜明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突出各自的特征,并着力揭示蕴藏在其间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表现冲突的目的。《新闻调查》运用蒙太奇表现冲突对抗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虎照疑云》就多次将挺虎派和打虎派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和态度运用画面的穿插进行对比。其中就啮齿类、灵长类以及鱼类的专家是否有资格判断现场遗留的脚印是华南虎的脚印,记者采访了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孙承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谢焱以及北京大学教授王锡锌。其中孙承骞作为挺虎派的领军人物坚持认为即便专业背景与华南虎研究无关,但只要是动物学领域的专家就有资格做出判断,更重要的是这些专家代表了陕西省;而另一边王锡锌却指出科学不应有国界、省界之分,重要的是具备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谢焱作为研究老虎的专家更是指出在陕西镇坪发现的动物脚印并非华南虎的脚印。节目在同一表现维度,利用画面的切换、镜头的交叠使双方的观点在荧幕上进行直接的交锋,将挺虎派一方肤浅、狭隘的态度与打虎派的包容、讲究实证的科学精神在观众面前做了鲜明的对比。由于蒙太奇在把握叙事节奏和渲染观看者情绪上能够充分发挥影视语言独有的魅力,并且在赋予画面思想和内涵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因此选择运用蒙太奇手法来强化冲突效果,加剧对抗强度非常符合电视调查性报道追求画面叙事的要求。

冲突与对抗作为叙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其意义不言而喻,除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把握故事的节奏、揭示故事的价值,在刻画人物性格、创造戏剧效果等方面也具有突出作用。同时,研究电视调查性报道中材料的冲突与对抗也是界定电视调查性节目的构成、突出新闻故事化的传播学价值以及探究故事性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的具体体现和运作规律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注释

①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第59页,第375页。

②③秦俊香:《电视剧的戏剧冲突艺术》,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第110页。

猜你喜欢

突转悬念焦点
焦点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焦点
《项链》教学内容再探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