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

2009-12-28郭秀晶周永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北京高校大都市留学生

郭秀晶 周永源

有关研究表明,北京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来京留学生规模一直居于国内大城市的首位。但以“高校留学生在校生数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这一国际通用的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进行衡量,北京仍低于世界主要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水平。随着上海、天津等地留学生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国内竞争优势也在逐步缩小。众所周知,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受到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子系统。而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SWOT分析法,恰好可以为研究这一复杂社会子系统提供一种分析框架。SWOT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对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明确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非常有助于我们进行有远见的战略部署,以谋求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途径。

一、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优势分析

1.北京的首都区位优势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同时,北京也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之一,国家金融宏观调控部门、包括4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全国性保险公司总部、大部分国有大型企业总部均设在北京,北京还聚集了大量境外跨国公司的总部。北京所具有的明显的首都区位优势,为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2.北京的城市竞争力较强

北京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国内都具有较强的城市竞争力。在《2007-2008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的排名中北京位列第66名。特别是在一些局部指数排名中,北京有不俗的表现。在跨国公司落户指数前10名的城市中,北京、上海分列第9、10位;在人力资源竞争力前20名的城市中,北京排名第16位。2008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北京位列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第3位,排在深圳、上海之后。但在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指标排行中,北京高居榜首。

3.北京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

北京是综合性产业城市。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循着北京经济发展要“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思路,对经济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北京的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2007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6.3亿元,同比增长12.3%,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GDP达到57,431元,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

4.北京具有的悠久历史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来华留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2008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认为,北京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和城市的外在形象上,而且更体现在市民的整体素质提升与公共文化的内在优势上,文化在城市综合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5.北京是全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北京有中国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和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每年获国家奖励的成果占全国的1/3。

6.北京是全国高校的中心

2007~2008学年度北京共有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以及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共159所。北京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入了普及化阶段,教育质量、教育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7.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

北京留学生规模一直居于全国首位,由于汉语标准语以北京话为基础,因此,学习普通话是来华留学生选择到北京留学的最重要动机之一。

8.北京国际交流日益加强

北京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加强。北京市与72个国家的124个首都和大城市有友好往来关系,其中已与24个国家的2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北京现有外国驻华大使馆137个。在北京设立的国外驻京代表机构已超过7,000家,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有160多家来京投资。北京曾成功地举办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举世瞩目的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劣势分析

1.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与水资源匮乏成为影响北京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美国商会不久前发布了《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其内容涉及对1,000多家在华美国企业所做的调查,旨在为有意到中国投资的商务人士提供参考。白皮书指出,北京市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作为一个生活、工作和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中国美国商会认为,北京市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急剧恶化的交通状况。白皮书表示,这一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北京整体上的适合居住性,交通堵塞和混乱的道路状况影响了外国企业在北京扩展业务的积极性。在空气质量上,北京在中国的主要城市中持续排名最后,主要原因是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另外,目前北京人均用水的水平大大超过了这一地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水资源紧缺也是一个令外国投资者担忧的因素。

2.国际化总体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

与一些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北京的整体国际化程度还不高,国际化总体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尽管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北京的既定发展目标,但相关的研究显示,到本世纪初,北京市国际化总得分为2.4分(总分为5分),表明国际化总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离区域国际化(洲际级国际大都市)和全球国际化(全球级国际大都市)还有一定差距,这种状况从总体上制约着首都教育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能力。有研究表明,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城市信息化水平、科技实力、国际交通能力和经济开放度的高低。北京的国际交通能力虽较低,国际交往人口规模有待扩大,但其他几方面的基础条件已与发达国家接近。

3.北京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仍亟待提升

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北京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仍亟待提升。“2008世界大学排名”中,进入全球最佳大学前50名的中国大陆地区的大学仅有北京大学1所,且排名由2007年的第36名滑落到第50名。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08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显示,国内名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排在201至302的组别里,未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有关对北京高等教育质量状况的实证研究也表明,2001年~2005年间,根据《北京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相关数据,从师资队伍、经费和硬件设施、教学改革等方面监测北京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发现在影响北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因素之一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方面,虽然教师数量持续增长,但与学生数量的增长不同比,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科类差异;虽然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程度、高学历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面临着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等“质量提高”的更艰巨任务。在硬件设施方面,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办学空间问题。北京高校大多面临着办学空间狭小的问题,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越来越严峻。

4.北京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亟待提高

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优化结构、保证质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在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中,在校留学生的生源国发展不平衡、学历层次较单一、专业分布集中、政府公派留学生规模较小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在留学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研究指出,高校留学生规模、留学生生源地结构以及留学生数占高校在校生数的比例,是衡量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而北京普通高校在上述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指标上的表现不容乐观。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必将直接影响到北京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首都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水平。

三、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机会分析

1.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

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为北京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根据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新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中央对北京的要求和首都实际,北京市委、市政府将21世纪上半叶北京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分为三步:第一个10年打好基础,即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个10年巩固提高,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使北京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再用30年时间,即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百年时,使北京成为当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2002年5月召开的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不仅明确提出北京是“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中城市”,而且提出要全面实施“新三步走”战略,努力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把北京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2.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

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要求首都高等教育提高国际化、现代化水平。2005年6月,国务院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不仅继续强调了北京的国际化发展方向,而且还进一步要求未来20年北京凸现其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加快现代化建设,在中国、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不断提高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北京需要长期奋斗的既定的发展目标,这也对北京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教育对外开放促进北京市国际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是首都高等教育系统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3.明确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和发展目标

明确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和发展目标为促进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培育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4年4月颁布的《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实验城市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在首都开展“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实验”,将“适应首都对外开放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程度,提高首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作为首都开展教育现代化实验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不仅是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本身的需要,而且也是为全国探索教育现代化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北京“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中更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到2010年留学生规模达到8万人左右”的发展目标。

四、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威胁分析

1.资源稀缺与人口控制政策限制规模扩张

资源稀缺与人口控制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北京高校留学生的规模扩张。北京是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到“十一五”期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1,660万人,到2020年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因此,由教育发展带动的人口机械增长也是北京人口控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由于高校留学生均须进入我国境内,所以,如何保持与城市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教育(包括留学生教育)规模就成为扩大教育开放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伴随着国内高校扩招的进行,普通高校供给能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许多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此外,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北京所能给外国留学生提供的兼职、实习、打工或就业的机会不多,这无疑也会对北京发展留学生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2.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阻碍发展的因素

第一,比较差距是最根本的限制性因素。北京在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留学申请专业的教学实力3个方面客观存在的比较差距,是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限制性因素。通过对北京高校在校留学生的调查发现,上述3个因素是影响留学生选择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北京在这3个因素方面的实力和水平与其他主要竞争城市之间的比较差距(国际竞争主要来自于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国内竞争主要来自于上海、广州、香港等城市),不仅直接影响来京留学生规模的扩大,而且对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结构优化、层次提高、质量保证均具有深刻影响。

第二,预期与收获之间的偏差是潜在的限制性因素。来京留学生在留学预期与留学收获之间存在的偏差,是影响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潜在限制性因素。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留学生希望通过来京留学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在留学生实际收获方面,汉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是大部分学生的共同收获,但增加职业技能或工作能力方面的收获则相对较低。这种留学预期与留学收获之间存在的偏差,将从深层次上影响留学生对来京留学经历的满意度,并可能直接影响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美誉度。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五、促进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1.应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应坚持“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优化结构、保证质量”,努力实现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北京应从“能力建设”的角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留学申请专业的教学实力,不断提高来京留学生的满意度,进一步采取积极鼓励的措施促进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应全面了解北京高校留学生的教育需求,努力缩小来京留学生在留学预期与留学收获之间的偏差,逐步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留学生课程体系

了解留学生的需求并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留学生课程体系,是高校留学生教育提供和扩大有效供给的关键。北京高校应在巩固文学(汉语言)、中医、历史等传统特色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提升经济(贸易)、法律、旅游、工商管理等具有潜在优势的学科专业的吸引力。运用市场营销战略对留学生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并细分,将国际精品课程的引进与本土化特色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创新北京高校课程体系。鼓励、引导北京高校优化教学机制与模式,整合资源,为留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校学习提供方便。通过留学生教育产品的多样化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京就读。

3.应突出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竞争优势,实施积极的留学生教育推广计划,逐步实现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结构优化

打造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强势品牌,对于不同的高校可突出不同的特点并给予不同的支持。通过实施留学生教育推广计划,增强北京高校作为一个留学市场的整体宣传。不断优化留学生的国别结构,在巩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留学生生源吸引力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吸引欧美、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州等地区的留学生生源。拓宽交流渠道,创新招生模式,进一步扩大校际交流;利用国际互联网、海外媒体等平台宣传北京高校留学生招生政策和信息;加强与留学中介的合作,建立相关的教育推广机构,定期在境外举办高校招生展览会与说明会,在主要来华目的国直接招生或实行委托招生。逐步放宽非必要的限制性政策,如对不同学历留学生的年龄限制、对留学生在学习期间打工的限制等。引导留学生学历结构由培训生占主体向提高研究生等高层次学历生比例转变。一方面从总体上扩大来京外国留学生教育奖学金的受益面,另一方面以奖学金制度引导和调控留学生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分布。

4.有针对性地提高留学生对来京就读的满意度,推动北京尽快形成与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留学生教育发展环境和运行机制

加强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建立健全评估体系。推进教育外事工作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留学生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努力建设一支懂业务、责任心强的高素质的国际学生教育管理服务队伍,保证留学生教育工作的规范有序。同时,应注重文化的包容性,健全留学生附加服务体系。对在校留学生满意度相对较低的方面要积极改进,以提高现有留学生的满意度。注重优化课程安排,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增加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为留学生日后职业发展提供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硬件和软件建设并举,在不断改善学校的生活设施、娱乐设施、通讯设施等硬件条件的同时,对服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服务质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关社会活动,如采用创立留学生俱乐部或学生组织的形式,进一步拓宽留学生人际交往,增进相互间的沟通与理解。■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蔡桂兰]

猜你喜欢

北京高校大都市留学生
Battle for Bohemia
大都市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研究生和留学生情况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科研人力情况
City of Dreams
北京高校研发状况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2008奥运北京高校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