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研究

2009-12-27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期
关键词:会计发展趋势报告

谭 妙 冯 璐

摘 要: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财务环境受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财务与会计作为企业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如何面对变化的环境,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分析了新环境下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新要求,以及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阐述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43-02お

1 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新要求

1.1 财务报告呈实时报告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信息使用者要求未来的财务报告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如十天、半个月报告一次,以有效地解决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当然,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对企业的IT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但它对于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财务会计报告呈多元计价模式

信息使用者还要求财务报告由历史成本计量逐渐过渡到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如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就已经把历史成本不能客观反映的资产改为由公允价值计量。此外,还要求财务会计报告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有较大的扩展,反映更多非货币性信息,如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1.3 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同样,将来财务报告目标也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为做到这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

2 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

2.1 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致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

2.2 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社会责任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2.3 缺乏前瞻性财务信息

现行的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缺少有关企业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报酬机会以及种种不确定信息的披露。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不足,缺少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行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对经营业务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反映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估计和判断等“不确定性”充斥于整个会计处理过程。

3 财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财务报告的方式转变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的普及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未来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都将与传统方式告别,纸表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将是在网上发布财务报告,发表的也不在是单一的表格、数据,而是更多运用图形与音像的方式。中国证监会已经要求上市公司除在证监会指定的报刊杂志上登载年报摘要外,必须上网公告,而且对于在网上发布的年报信息要承担同样的责任。

3.2 财务报告的历史计量原则的改进

现行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主要是对过去的交易事项进行分析、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企业拥有资产的目的在于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从历史成本中既不能准确计量出现有资产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也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作出正确的评估。尤其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不承认因物价变动而引起的币值变动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从而严重降低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未来的财务报告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来源,同时还会包含以未来交易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将采用折衷的方法即: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计量基础。

3.3 财务报告模式的改变

为了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和价值,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必须要有所改变。未来的财务报告模式应该在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的基础上再加一个第四报表及全面收益报表。全面收益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他事项与情况所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全面收益表可以较好地报告能够快速成交的金融资产的末实现价值的变动,与所有者交易无关所引起的权益变动等当前直接调整所有者权益的一些项目。并且对那些由于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末实现的收益能够较好的确认,使收益计算的一致性增强,如实反映企业本期间的全部收益。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

3.4 表外信息内容日趋增强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信息化过程中,表外信息是财务报告中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但又不能在法定财务报告内反映的信息。表外信息包括知识资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分部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信息、非财务信息、未来信息等,由于财务报告的目标将更多地倾向于决策有用性,未来的财务报告将向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会计的发展与企业的财务环境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观的形成、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等都给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课题。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会计信息,从长远的会计目标来看,要想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就要相应地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枝桃,刘淑玲,李萍.浅析财务报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4).

[2]@李恩柱.浅谈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07,(9).

[3]@高之跃.财务报表使用的未来趋势分析[J].财会之窗,2006,(3).

[4]@段悼鑫.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分析[J].会计评论,2007,(9).

猜你喜欢

会计发展趋势报告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