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接:米勒与中国

2009-12-25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9年11期
关键词:歌德德语诺贝尔奖

夏 榆

链接:米勒与中国

1992午,米勒刚刚在德国出名。我们选了她的作品,由当时年轻的翻译家译咸中文。

我们请米勒来北京。说实在话,当时的很多情况都难以记忆,现在能记得的就是,她是活跃的一个人,性格比较泼辣,容易发脾气。但她跟年轻的翻译家们很要好。那次到中国,她在北京呆了一个星期。当时的日程,她大部分时间跟翻译家们在一起,她们谈作品翻译的技术和细节,米勒使用双语——罗马尼亚语和德语,她对翻译很敏感,在北京,她对翻译的技艺探讨多一点。

米勒到北京很少人知道,那时候我们还不能搞大型文化活动,只是搞跟德文有关的小型活动。

我记得我们在歌德学院搞了一个作品朗诵会,按照德国作家的习惯,米勒朗诵了自己的作,品。

我请她吃过几次饭,她第一次到中国,比较喜欢吃中国菜。她也跟中国作家见了面。

她从罗马尼亚搬到德国,当年就是从社会主义国家搬到资本主义国家,我觉得她的经历比较有意思,她生活在两个意识形态之间,生活在两种文化之间,这形成了她的独特性。

她对语言有特殊的敏感,我喜欢读她的书就是因为她对语言的特殊敏感。

她写作的题材大多是她在罗马尼亚时代中的生活。带有强烈的恐惧感,不能消除的黑暗和忧郁。那些极端恐惧的记忆影响了她后来的写作。

在德国她不是大众化的作家,她写的黑暗、抑郁和恐惧,并不被很多人喜欢。

她的语言也比较复杂,也可以说丰富,但她并不是很受大众欢迎的作家。

她获奖我很惊讶,很意外——她是个好作家,毫无疑问,但我认为能得诺贝尔奖的作家还有。

无论如何,一个用德语写作的作家获得诺贝尔奖,这让我感到高兴。

她不被人注意没关系,多年来诺贝尔奖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不被人注意的杰出作家被人注意。

原载《南方周末》2009年10月15日

受访阿克曼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院长

采访《南方周末》记者夏榆发自北京

猜你喜欢

歌德德语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知多少
歌德的书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朗费罗与歌德文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